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阅读教学研究

2018-09-04申晓丽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小学低年级教学

申晓丽

【摘 要】在信息化环境下,将信息化技术和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阅读教学相结合,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是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作铺垫。本文在分析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识字阅读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谈论如何结合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识字阅读教学。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169-02

一、信息化技术与语文识字阅读教学结合的目标

(一)激发学生识字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没有太多的生活经历,而课文中的一些内容却和生活息息相关,有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低年级学生的想象,所以只靠教师的讲和板书,学生不容易产生识字阅读的兴趣,而且识字的效果也比较差。同时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就因为年龄的特点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喜欢新鲜有趣的东西,呆板的课本教学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因此,采用信息化技术和语文识字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数量和质量

传统的识字阅读教学在广泛上无法做到资源的丰富,在深度上也无法保证质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单一乏味。但是在借助信息化技术以后,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从网络上挖掘和本课有关的资料,然后制成ppt课件,以文字+图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在讨论这些学习资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获到课本上的知识,还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提升,也就是学习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三)为学生广泛阅读提供便利

课本学习是极为有限的,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并不知道,所以在学习方式上会受到比较大的限制,学习思维也无法得到扩展。有了信息技术以后,学生不但可以从网络上收获更多的课外知识,而且还扩大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并获得更多有利的学习工具,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2]。因此,信息化技术与语文识字阅读相结合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去搜集课堂学习所需要的资料,向学生推荐好的阅读信息,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也帮助学生培养课外搜集信息的习惯,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为将来的语文学习和广泛阅读提供便利。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特点

(一)教学内容丰富

传统的低年级识字教学资源有限,教师最主要的教学工具是粉笔和黑板,而教学资源往往只限于教材上的内容,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受限,兴趣无法得到长期培养,而且学习效率也较低。而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集中时间少和活泼好动、好奇猎奇的心理特点,通过信息技术将图片、动画等和文字结合起来。在上人教版《识字7》时,学生对于“鹰、雀、鹂”等几个汉字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虽然课本上有原图、有象形字和现代汉字,但是光靠课本学生还是难以记住,这时如果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图片和动画将相关的象形文字串联起来,变成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学生不但可以学到课本上的汉字还能间接学到简单的拓展汉字,最关键的是学生会被视频和声音吸引过去,根据象形字线条的变化,学生能轻松地喊出这些象形字的现代汉字,从而可以更深刻地清楚原图、象形字和现代汉字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氛围也会变得更加热闹,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教学具有针对性

传统的识字教学只能通过板书来加深学生的记忆,但是汉字数量庞大,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些形近字在识记和书写的时候会出现很大的困难,如果没有正确把握汉字的细节很容易写错别字,对以后的语文学习影响极大。但通过和信息化技术的结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一些容易出错的笔画或者几个形似的汉字放在一起,用不同颜色重点标示出来,或者直接使用特效让学生多关注这些字的细节,这样学生在识记和书写时遇到的困难会小很多。

(三)实现多向交流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实现了多向的交流,改变了过去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學习。比如在上某一篇课文时,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本课文中的所有生字,利用电子白板游戏,设置了一个情境:有一只小猴子要去桃树上摘桃子,但是这些桃子全变成了汉字,如果想要摘得桃子必须要通过识字这一关。设置情境后学生们跃跃欲试,教师选择一名学生作为游戏裁判,然后指定其他学生进行识字通关,正确念出该汉字的则点一下电子白板,文字便变成了桃子。通过类似的游戏,一方面老师成了指导者而不是主导者,学生才是该课堂的主体,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沟通,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三、信息化环境下低年级语文识字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阅读教学中设置情境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课堂引入和讲解关键点的时候。如教师在上课之初可以从小学生熟悉的场景切入,跟学生们描述一番今日的天气和心情,然后说现在老师要带大家跨过“识字桥”,只有跨过桥才能见到美丽的春色/秋色,这样首先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轻松烂漫的氛围。然后在教学具体的课文或者汉字时,比如:在学习“晴”这个汉字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展示晴有哪些含义,然后动态拆分“晴”,问学生“晴”是由哪个偏旁+青组成的,学生在回答之后轻轻点一下便出现了“日”这个偏旁,接着教师可以进行拓展,让学生们自己完成操作,继续拆分“清”、“情”、“蜻”等汉字。最后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些汉字组合起来创设一个吸引学生的场景,比如在晴朗的天空下,有清清的河水、有青青的水草、还有美丽的蜻蜓,我们的心情真好。这样学生的兴趣高涨,而且学习效果也会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汉字动画,突破学习难点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和动画于一体,能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汉字的形成过程,也能通过演示来加深该汉字的深层含义,使得抽象的汉字变得动态化形象化,而且生动活泼,能有效地凸显汉字学习的重点和难点[3]。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来展现汉字的演变过程,比如在认识“鸟”这个汉字时,教师可以先将鸟的实物图片放在最前面,然后慢慢地出现古时的象形字,最后是现代汉字,这种动态的有趣的画面教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感官,是一种符合小学生学习规律和习惯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汉字世界魅力的热情。此外,对于一些重难点词需要演示该汉字的笔顺,比如将抽象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出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而且对于掌握正确的笔画书写也有帮助。

(三)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反馈学生识字阅读的学习情况

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的特点,这就给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帮助,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学习的结果及时地反馈给学生。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让学生不但能巩固新学的汉字,还能简单地进行拓展。像在区别比较相近汉字“渴”和“喝”时,在多媒体课件中先出现“喝水”的图片,然后再闪动出现“口”这个偏旁,学生一下子明白喝水是要用口来喝的,然后通过组词可以加深學生记忆。接着出现“渴”这个汉字并同时出现相应表现渴的图片,然后出现并闪动偏旁“氵”,让学生知道渴了是因为缺水,然后再让学生组词。最后还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来说是用“喝”字还是用“渴”字。通过这一系列的图片展示和学生组词造句,能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

综上,在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阅读教学可以改变过去传统单调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创设识字学习情境、展示汉字演变动画,并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温小莉.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式的探究[J]. 开心素质教育,2013(03).

[2] 熊艳. 彰显本色语文享受阅读课堂[J]. 基础教育研究,2017(06).

[3] 蒋莉. 浅析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R]. 山西日报,2016(14).

猜你喜欢

信息化环境小学低年级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