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中生有 由点及面

2018-09-04汪飞飞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维拓展真情细节

汪飞飞

【摘 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文教学历来为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也是衡量初中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当今的语文教学状况虽然有一定的成效显现,却更多的暴露了一些积难问题,尤其是学生对写作热情的缺乏。经实践研究,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写作激情的主要策略有以下四种:深化拓展文本,生成创新;关注明确细节,抓住“突破”;执笔亲力练习,触动真情;沉实设新出题,拓展思维。

【关键词】文本;细节;真情;思维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095-05

一、现状分析

学生对作文的怕由来已久。在“分数论英雄”的大环境中,学生和家长竭尽所能地提高小孩子的应试能力,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作业习题的巩固训练,从而忽略了学生的阅读提升。即使有部分家长鼓励孩子阅读,也是基于获得作文高分的出发点,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学生作文的“优秀”也是因为对规则的熟练把握,其落实的是“作”而非“写”。

教师亦是“谈文色变”。语文教师深知试卷中作文所占分值之大,可谓是“半壁江山”,但作文教学更难于把控,一节课要有明显的课堂生成难度较大。而写作水平的提高更是一种日积月累的过程,想在短时间内卓有成效不易实现。更何况,维系写作的基础,从根本上来说,是作者的情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这个角度来说,作文评价绝非易事。再客观地说,高强度的工作环境,要想有充裕的时间精细化点评学生习作,对教师而言也不大现实[1]。

基于以上原因,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对写作会失去兴趣,而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能会由于缺少系统的训练,作文水平会停滞不前。考场作文中,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获得较高分数,学生“无奈”之下被迫产生的文章又存在“假、大、空”的问题。据笔者调查,包括考试在内,本校没有一个班级可以达到一学期写十五篇作文的要求。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学生由心理上的“怕”写作文,已经转为行动上的“懒”写作文。

二、策略研究及案例分析

(一)深化拓展文本,生成创新

因为熟悉而被忽视。正因为如此,在语文教师眼中,课本往往只作为一种工具被使用。事实上,课文的选择,内容的编排,都是经过编者深思熟虑而成。部分经典课文经时间的磨洗仍在文学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契诃夫的《变色龙》等等。对于那些阅读量少的学生,文本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接触经典著作少,自身水平又无法参悟文本内容,那么课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相当于占去了中学三年大部分的阅读学习。而教师引导得当,慧眼独具,则可以带领学生领悟课文中平静湖面下的波涛暗涌,使之模仿,甚至分析拓展。

案例分析1:

读何其芳的《秋天》一诗时,学生对诗歌内容极为不解,先后提出质疑:①,为什么“饱食”的是“稻香”而不是“稻谷”?②,“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一句中的“栖息”好在哪里?③,“梦寐”不是睡着时才有吗?为什么它“在牧羊女的眼里”?

在引导学生对以上三处进行探究、品味后,我让学生看课后练习二题中“诗歌中常常运用一些非常规的表达,造成陌生化的效果”这句话,然后告诉同学们我们刚才探讨的那几句就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陌生化”现象,即“语言的应用不落俗套,给人新奇的感觉”。在写作时注意创新、准确,符合特定的语言环境,用词的准确、形象化的表达、语言的节奏变化、词语交互错位、虚实结合、打破常规的搭配等,都可以达到陌生化的要求[2]。

随后,以大多数学生深爱的周杰伦的歌《青花瓷》为例,分析语言陌生化在歌词中的运用。

学生在欣赏歌词的过程中,认为部分句子很有感觉,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比如说:韵味被私藏、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于是,我要求学生们课后找寻类似句子并仿写句、段,而学生最终也让我喜出望外,其作品颇有水平。

成果展示:①这种阴郁悲伤的日子就像秋季里下着雨,鞋子不小心踩在水里,被水浸透的棉袜子和鞋子,踩在通往校园的那条碎石子小路上,迎面吹来冷风。②初三的生活就像跑步一样,一步一步跑,洋溢着吹不尽的风啊,风尽了,初三生活结束了。

案例分析2:

课文《杨修之死》中,杨修恃才放旷,屡犯曹操忌讳,最终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得势的情况下,成為战争的牺牲品。事实上,对于杨修之死,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解读。在介绍背景常识的基础上,可以激活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钻研课文,更好地理解小说作者的意图。

关于杨修死因,学生各持己见,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借助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我要求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加以阐述。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常识,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具体讲述自己的理由,做到了言之有据。

成果展示:

《杨修之死》读后感(节选)

杨修是一名素负才名的文士,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本来只需要尽心尽力的辅佐曹操,不耍小聪明,说不定还能谋个一官半职,安享晚年,但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顶撞曹操。

……

由此可见,曹操这个人性情多变,心胸狭窄,表面上对人恭恭敬敬,背地里却不知道有多少坏话,正是因为他这种多变的性格,使他不想让他人看出自己在想什么,更别说是当众说穿了,愚昧的杨修却以为自己能解读他的想法,目中无人,心直口快,觉得曹操会因此重用和信任他,却没想到曹操愈来愈厌恶他。

在我的生活中,这样的杨修也是存在的,例如有一次一位同学和另一位同学在互相扔海绵宝宝,而我却是夹在中间的“受害者”。砸碎的海绵一碰到纸就黏了上去,像是糊了强力剂一样很难清理,我当时也做出了反映,但后来他们干脆拿捏碎的来玩。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尊重、理解和体谅。如果失去尊重、目中无人的结局和杨修也不会差太远,只会令人厌恶。如果失去理解和体谅,那只能做一个像曹操一样心胸狭窄的人,而无法交到真正的朋友。

我的评语:

能够结合课文实例,抓住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剖析杨修之死,可谓一语中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学会了从别人的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将课文和现实有效结合,从文本升华到生活,做到了真正的学以致用。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课文,不同学生其看法的落脚点不同。部分课文亦有留白,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留有余地,这种“空白”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学生可以展开想象,加以补充。若教师借助教材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改编、续写,这样既充分利用手头的教材,又能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有利于降低习作难度。

(二)关注明确细节,抓住“突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学生写作亦是如此。一周一篇,甚至两周一练,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困难。素材缺失,语言匮乏,使得作文成了一种折磨。部分语文教师为了拓宽思维、积累素材,往往会让学生写随笔,通过师生往来的方式,一则沟通情感,二来达到练笔的效果。但是,没有明确的引导,学生会不折不扣地落实“随”笔。对于那些本来就不善于观察、表达的学生来说,随笔就可以变成“天气预报”、成绩反馈,一句话简单明了,甚至标点都不屑于添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随笔对于教师来说是无效的,甚至可以说是浪费时间、精力等。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意识到随笔下的内容就是极佳的作文素材;二是他们还不知道如何抓住学习生活中的“突破口”加以来阐述。此时,教师可以适当命题,根据一天中的某一件有争议的事项围绕展开论述[3]。如:针对某日学生对教师的无礼顶撞,要求学生阐述“人心是肉长的吗”这一话题。学生因见证了事件的发生,又和当事学生处于同一群体,故对此次事件各存看法,最终交上来的随笔阐述自己观点时都有理有据,可以成为议论文极好的段落。

成果展示:①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老师、同学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②人生就像26个字母中的“I”,永远只有你自己,不能依赖别人,也没有人一生都当你的依赖。所以,独自一个人上路,走向自己的一片蓝天,拼出自己的一块“领域”。不要期望别人对你好,也是,对谁好都不如对自己,因为自己永远不会负自己。③时光走着它的路,路过青春的脚步,心情有悲也有喜,因为我们在一起。时光跟着它速度不缓不急,只是未来刚刚开始。④青春迈着她的脚步,路过少女的小屋,人生有起也有伏,因为大海也有自己的追逐。青春沿着生命的轨迹循规蹈矩,我们终将成熟,而你亦在老去。

不难发现,如果可以抓住适当的时机,巧妙引导学生描述某一感兴趣的方面,那么学生可以做到心之所向,笔之所写。尽管片段并不长,但是不管在思维方面,还是文笔展现,都极具个人想法,真实不造作。

生活中并不缺乏题材,只是学生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也缺乏意识,将之成功转化为所见的文章。若教师慧眼独具,从旁推波助澜,给予一定的指导,则可以鼓励上乘之作的产生。

案例分析:

学生小杰本学期和一个较为不熟的男生做了前后桌,该男生平日里话极少,成绩进步很大,却似乎在同学们心目中塑造了一个埋头苦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形象。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接触,她有了不少的新发现,于是在随笔有所提及。原文如下:

淼淼收放自如。笑的时候处于超级疯狂状态,五官都在抖动,但是却能突然停止。一个自修课,明明才笑得趴在地上,马上又忧郁了。有时候故意给他讲笑话,他又觉得一点都不好笑。其实他也可以很幼稚。每次说“哼”的时候,哇塞,超萌的!跟小孩子要不到糖一样。周围人都叫他学霸君,要是笑点再高些就好了。不过他的笑超有感染力,“表弟”(注:同学的昵称)说他是腹黑主义,赞同!

随笔中,小杰对她的“新邻居”有了一定的描述,可是语言较为凌乱,对人物的描述亦不够生动。事实上,小杰本身文笔不错,由于只是“随随便便”数笔来写淼淼,故人物形象并不突出。经过我随笔本上的建议,以及课后的适当提点辅导,最终她生成了一篇习作作为两周一次的作文。经板报宣传,此文不仅成为学生课后的谈资,更是引发学生之间的相互关注,此后,类似佳作亦有出现。学生关系进一步融洽,人物描写能力得以提升。

成果展示:

学霸君

初二以来,他似乎爆发了蕴藏在体内的所有潜能,一路势如破竹,在某些方面总是一馬当先。一般人心中想象的学霸君都是文绉绉的,不了解的人看见他,稍微有点接触也会认为他是一个超级内向的男生,但是要是对他有那么点了解,你就错了!

片段一:你居然骗我

一直以来英语都是弱项的他,偶尔会有十分多的英语问题问我,耳边又响起了“这道题怎么做”的声音。听见这声音我基本上都是挺欣喜的,因为英语他是真的不行,理科的分数都是英语的两倍。每次他来问我,我都会把我所知道的全部知识灌输给他,不过我可不是全能的,当然也有教错的时候,作业发下来也会听见他十分“可爱的声音”:“哼,你居然骗我!”唉……他当我啥都懂啊。不过邻桌的同学们都会很好奇,这样一位学霸君说“哼”的时候是有多逗啊,就跟要不到糖吃的小孩子一样,超萌的!这是我的看法哦,学霸君的同桌不太赞同,不过也会逗他让他说“哼”的,偏偏每次想听的时候他却一个字也不肯说了。

片段二:雷倒众人的笑

笑,分的种类很多,有最经典的蒙娜丽莎微笑,有痛苦时坚强的含泪微笑,也有开心时的开怀大笑。他的笑让人无法形容,实在是夸张!那日自习课,他竟然笑得都快趴地上了。想想都好久没见到这场景了,仍记得在初一的时候,那位乐天派兄弟总是逗他笑,一笑就是一中午。每次吃完饭从操场上溜达几圈回来,总能看见三个大男生笑成一团,他便是最夸张的一位,都笑倒在地上了呢,让人看了真的有hold不住的感觉。自从大胖走了也就没见他笑倒在地了,他都会很好地控制自己,说笑就笑,说停就停,收放自如。其实每次看他笑都挺无奈挺无语的,因为每次逗他笑的事或人我们都会觉得一点也不好笑,不过每次看见这位笑点低的同学雷倒众人的笑,周围的一圈人的表情都是或无奈或淡定或跟着一起笑。

其实我也不太了解他,这学期跟他坐的近了才体会到,并不是说我观察仔细,只是身边的同学都深有体会!记得以前老师的一句话:她说一个成功的商人是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卖出去。大概那时便让我们学会挑战自己的弱科吧。学霸君的英语应该也会好的!初三,看着努力奋斗的学霸君也不禁被感染,拿笔奋斗吧!

(三)执笔亲力练习,触动真情

关于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自幼遍览群书,功底深厚,下笔流畅、一气呵成,然此类学生屈指可数;二,深谙考场作文之道,虽不精通作文,但是能在规则之内游走,作文中普遍存在“假、大、空”的问题,即使不脱颖而出,至少也能居于中上水平,此类学生不可称为真正的会写作文;三,也是我们所说的“作文困难户”,不会写,更不想写,以至于长时间不练而水平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的结果。

激励学生写作,从基本的文本着手深入拓展,引导学生抓住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点,除此之外,积累是写作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学生除了少阅读的问题之外,如何选择阅读文本也需要慎重选择。就学生喜欢读的玄幻、言情而言,与之可谓一无用处;《读者》《意林》之类韵味深长、意义深刻,学生喜读却不大可以运用;经典名著如果摄入精华固然有效,但是理解也会成为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若有熟悉的人采纳学生熟悉的题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提笔,那么对学生来说,不论是内容上还是表达方式上,都便于学生接受并纳为己用。

本学期,笔者更多地选取与课文内容有关文学常识、美文,以及自己执笔所写的文章阅读,学生因非常熟悉,聆听的兴趣陡然上升,落笔仿写的意识大大增强。

笔者范写了一篇《我想抱着你入睡》,内容与弟弟有关,由于平日里经笔者之口,学生对我弟弟有所听闻,再加上在场学生大多在家庭中存在兄弟姐妹,和我弟弟属于同一个年龄阶段,所以大家听得格外仔细。本文一些温馨的片段也触碰到了他们内心柔软的部分,诵读过程中教室里保持着长久的安静。即使听完之后学生无一人说话,沉浸其中、回味良久。当中的学生作文,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模仿例文,以第二人称的语气,截取生活中的小片段,温情地描述了身边的亲人。文章真实感人,即使在反馈作文情况阅读时,学生们也保持了从未有过的安静。

成果展示:

致亲爱的弟弟(903李嘉欣)

那年我8岁,你降临到我的世界,我看着那么小的小布点在我的家里,我兴奋不已。我们的故事就此开始了。

我看着你嫩嫩的小脸蛋,水灵灵的眼睛,那小小的手和小脚丫,心里莫名的兴奋。

那时,晚上你会哇哇大哭,我就嫌你吵,各种抱怨你烦死了;你会尿床,总把房间里搞得一股尿味,但你都像没事人一样,还在咿咿呀呀的笑;你饿了,跟河东狮吼那样咆哮,妈妈一拿来一杯冲好的牛奶给你,你立马就安静了。

如今,你慢慢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开始调皮捣蛋了,但你仍旧是小孩子。

你会整天跟着我,就像个跟屁虫一样,整天说话根本停不下来,情绪也更加变化多端。看着你慢慢长大,我很开心,还记得么?有一次,你拿着一堆硬币,说:“姐姐,以后我养你”。你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我幻想着,多年以后,你大了,姐姐嫁人了,你对你未来的姐夫说:“我把我家的祸害交给你了,不准欺负她,好好照顾她。虽然她不是那么完美,但你如果敢扔下她,我绝对不会放过你。”然后热泪盈眶地对我说:“嫁人了,不小了,以后懂点事。”会有这一天的对么?

你在我的世界里很重要,虽然我们会吵架、打架,但一会就好了,不是么?姐姐会永远陪着你,不管你路途多么艰辛。只要你一回头,就可以看见我一直在后面。累了,跟我说,即使你有太多的坏脾气。你只要记住:你有一个姐姐,而她会一直陪着你,守护着你。

教师评语:

对于身边的亲人能够仔细观察,抓住细小的环节展开描写。运用第二人称,能够更加直接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同和别人对话,显得格外亲切。文章语言朴素却情感真挚深刻,使人读来异常感动。

诗词在语文课本中涉及并不多,考场作文也往往排出了诗歌这个题材。但是,若让学生有感而发,或者品味其中的“妙不可言”,那么在这个陌生领域,学生也可以做出不一样的成绩。笔者在教学诗词单元时,展示了平日里和老者的对诗,让学生颇为惊叹。于是,布置作业令学生自由阅读、发挥,最终收获了学生不错的诗作,部分学生的水准甚至在教师之上。

筆者诗作展示:

1.已是佳节至,怎堪情浓字零零!意缱绻,腹内深深,只叹诉不尽,道不明。但将我心寄明月,低头做期许,良辰美景日日随君行!

2.日日随君行,携手攀高登琼阁,极目瞩,不尽天涯,何惧风雨稠,力前行,世间征程苦痛多,恰似逆水行,昂首天外旭日又东升。

3.沧桑正道在人间,金樽清酒盏上碟。顾盼西帘双生月,高山流水近眼前。

4.魂飞沧宇寄我情,独上西楼念远亲。望尽天涯路漫漫,最是丹桂伴梦醒。

学生成果展示:

1.东方旭日冉升起,落满碎云朝万里。

清风拂面丝凉意,已是新秋展露眉。

天有白鹭展翅追,江存鲤鱼跃龙门。

悠然独行钱塘岸,欣然暗赏钱江媚。

今我心静澈如水,尽收天下自然美。

2.月如钩,繁星正茂。遥指群星,待你如雨落下,许我幸福一生可好。

3.咏江潮

来时万马齐奔,去时浩浩荡荡。

宁做浪中潮水,不做江中后浪。

4.断箭溶泥铁未销,自将磨净认前朝。

晨雾不与孔明便,周郎欣喜夺荆襄。

5.长日残雪漫天,西湖夏荷伫立,清茶未凉,孤灯已灭。本该天真,一世苍凉,长椅独眠白首。

我的反思:

本学期,学生总体的写作激情有所增长,水平较上个学期有所进步。不论是选材还是立意,甚至语言表达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文批阅之后,及时在班内反馈,阅读经典语段和篇章,给予学生鼓励,作文老大难问题缓解。

(四)沉实设新出题,拓展思维

同样一个话题,运用不同的语言阐述,学生的反应截然不同,其灵感迸发、下笔表述的方式亦有区别。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指的是方法门道方面,语言方面,师父的引领同样重要。考场作文阅卷时,教师总有这样的体悟:有些时候,学生写来千篇一律,改作文成了头痛之病,不得不一改三叹;有些時候学生却能推陈出新、佳作连连,不禁为他们的文采叫好。这固然跟话题的选择有一定关联,但是作文命题导语其本身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对作文的整体水平起了一定的主导作用。

命题实例1:

小溪的梦想是汇入大海的怀抱,雏鹰的梦想是翱翔蓝天。一个山村失学儿童的梦想是能坐进安静的课堂,一个爱美的女生的梦想是能拥有一件美丽的裙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秦国的大军东征西杀,是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梦想,中国航天人日夜奋战是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梦想的色彩,梦想的足迹,是丰富生活的见证,不管梦想的结果是实现还是失败,它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感触与启迪。

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角度自选,文体自定。命题实例2:三毛在她的《拾荒记》中这样写道:等我长大了,我要做个拾破烂的……三毛的话现在读来似乎有些可笑,但略一沉思又不得不让人敬佩。佛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下转第103页)

(上接第98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意思是说:不要忘记人最初的本心,用那一颗与生俱来的善良、真诚、无邪、进取、宽容、博爱之心,去看清人生与自身。那么,在这不平的前行之路上,你看到自己的内心了吗?这一路走来,你又是否坚定不移地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呢?

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角度自选,文体自定。

相较以上两个命题,第一则较为平常,是普通作文命题的思路,学生提笔之前的思考自然是稀疏平常,无法激起波澜。第二则巧用三毛的语录,乍一出现就给予学生新奇之感,之后的分析又能让学生产生新的体悟,作文思路大大开阔,最终的整体作文水平自然就上了一个台阶。这类似于语言的艺术,有的话可以“点石成金”,而有的话则“点金成铁”。语言的运用,无疑成为了学生写作的敲门砖,但开门还是砸门,有待学生论证。

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方法是多样化的。除上述所示方法,还可以从其他角度着手,如,可以视听结合,利用录音,激发兴趣,培养整体感知能力;利用影像,突破难点,培养分析思维能力;运用图文对照,集思广益,培养作文能力。再如,体验诱导,带领学生亲身体验一些事物的特性与特征,通过实地考察接触,自然而然就可以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

三、研究效果与反思

(一)研究效果

首先,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将近大半学期的实验,学生两周一篇的作文习惯已经养成(不包括考试),60%以上学生做到自觉上交,即使个别因个人能力有限,也会摘录不错的文章加以引用、扩充,学生对作文的热情高涨。

其次,丰富作文素材,优化作文体裁。一半以上的学生能结合实际学习生活的真实事例来写,一部分水平较高的甚至已经着手写各类散文及小说,虽然文笔尚为稚嫩,但是记叙文占据大半江山的格局已经改变。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最后,提升作文立意。由原来的“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学生对文章结构、中心思考更深远,突破往日“下笔皆母爱”的桎梏,产生更深更新的立意。

(二)问题反思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仅靠以上方法必然是远远不够的。生活处处皆文章,让学生爱写作文、想写作文,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但是,如何将外在的激情,转化为内在的热情,既需要各种方法的综合落实,也需要学生自己用明亮的眼睛去挖掘作文的魅力。

学生具有写作激情,这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真正要让学生能写出好的文章,还需要阅读的积累、技巧的指导等等。有激情,更要有进步来促动延续,那么后续的指导跟进需教师思考完成。

【参考文献】

[1] 钟霞梅.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出路[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01).

[2] 章凯,张必隐.兴趣对文章理解的作用[J].心理学报,1996(03).

[3] 李艳霞.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J].教师之友,1996(03).

猜你喜欢

思维拓展真情细节
风雨真情
真情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初中作文教学的思维拓展与创新分析
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细节取胜
文言文教学进行思维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时尚细节
“抗冰雪,献真情”救灾款物捐赠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