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问辩思行
2018-09-04方礼仕
方礼仕
【摘 要】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强化其德育功能,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德育活动的主导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问题教学,引导学生辩明是非,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把正确的思想认识内化为道德力量,落实在行动上。本文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问、辩、思、行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问辩思行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091-02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对初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学长期研究的课题。下面笔者就从问、辩、思、行四个环节进行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1]。
一、问——精心设疑 激发求知
在日常生活中,初中学生有很多思想上的困惑,在教学时教师有针对性地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设置具有一定矛盾冲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例如,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公共利益课时,可以利用某个新闻热点作为情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例如,高铁旅客列车上发生的故事:
故事一:(视频)女子为等丈夫拦下高铁 2018年1月5日,由蚌埠南开往广州南站的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停站办客时,一名带着孩子的女性旅客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一家人安然无恙的踏上了列车,却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一件在该女子看来根本不算什么的小事,却在网络上引发很大的争议。据了解,目前铁路公安已介入调查处理。铁路部门提醒,广大旅客乘坐列车要遵守铁路运输安全法律法规,听从铁路工作人员指挥,自觉维护公共安全和秩序,共同营造和维护安全有序、文明祥和的旅行环境。——节选自《网易新闻》
设问:旅客列车是公共场所吗?你所知道的公共场所还有哪些?学生回答后,再进一步设置第二个问题:在这个情境中,出现了哪些利益冲突?为什么会出现冲突?第三个问题:当公私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应该如何进行选择?第四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公共利益?通過层层设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自主探究学习“公共利益”的有关内容,这样的情境设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进行探索,从而激发求知的欲望。
二、辩——透视热点 明辨是非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着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上述情境一中,学习了公共利益的有关概念,再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会发生矛盾与冲突呢?指导学生进行辩论。情境一的后续报道:该女子事后接受采访时说:“只是等我老公上车,我这样做有错吗?"分组辩论:
正方:该女子的做法是对的。(站在女子利益角度)
反方:该女子的做法是错的。(站在公共利益角度)
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辩论,正方说:女子的丈夫买了票,有乘车的权利,我们平时乘班车时也是可以等一等的。反方说:妇女的做法是错的,他丈夫迟到,就应该等下一班车,而不能非法拦车,影响公众利益,影响铁路运输秩序,而且还很危险…… 通过辩论,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原因,让学生明辨是非。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种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比如,居民楼内有人将杂物堆放在楼道内,占用公用通道,给其他人的行走带来不便等。
三、思——以情启思 以情明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版)》能力目标:“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例如,高铁旅客列车上发生的故事:
故事二:高铁为急救临盆孕妇多停站5分钟,孩子安全降生。“来,大家都搭把手,帮着抬一下。”2012年12月28日19时41分,晚点近一个半小时的G43次列车停在济南西站,刚停下,客运值班员任悦与医务人员冲上列车,一路小跑将一位即将生产的孕妇抬上站外等候的救护车。本来应该停留2分钟的G43次列车在7分钟后缓缓离去。为一个乘客而多停5分钟,此前很少见。“谢谢,谢谢!”冰冷的夜,孕妇夫妇在众人帮助下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暖。20时39分,孕妇被安全推进了市五院的待产室,一个小时后,孩子顺利降生。(据齐鲁晚2012年12月30日报道)
故事一,女子拦高铁被单位停职处理,被公安机关处以2000元罚款。而故事二,高铁为孕妇多停了5分钟,孩子得以顺利降生。
通过两个案例的对比,引导学生更深一层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公私利益关系。使学生懂得:面对公私矛盾,要优先考虑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在公共生活中具有优先性,侵害公共利益,将受处罚,但这并不等于无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在公共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关心和尊重,其合法利益应当受到保护。个人利益的有效实现,充分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民主和文明。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以情动人,达到知情合一,再加上教师充满感情的表达打动学生,从而使学生得出正确的道德认知和培养道德情感。
四、行——正确选择 知行合一
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最终要落实在道德实践上。否则,再好的理论都是空谈。所以要把正确的认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作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德育教学的目的性。例如,《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公共利益的维护,就是指导学生参加公共利益的课程,让学生懂得维护公共利益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在课后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清洁教室、宿舍及学校公共场所,成立“我是清洁小卫士”志愿者组织等体验活动。并让学生反思,“我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是怎么做的?”,根据自己平时在公共生活中的表现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进行反思总结,告诉学生,维护公共利益不仅要积极参与,履行自己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在公共生活中,形成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为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而努力。思想是行动指南,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注重思想性,强化其德育功能,内化成道德力量,践行道德实践,达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德育是基本,教师应注重德育教化,旨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