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乾小说的生命意识与诗性初探

2018-09-04李佳奇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诗性

摘 要:萧乾是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及记者,其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包括小说、散文和新闻特写等。其中,萧乾进行小说创作的时间较短,因而小说数量不多,但萧乾小说凭借着清新忧郁的文字风格和对生命意识的不断追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巴金、冰心和钱钟书等人都曾对萧乾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作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萧乾小说的诗性特征明显,作品中饱含作者对人生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关键词:萧乾小说;生命意识;诗性

文学来源于生活,带有作者的思绪和创造性,好的作家能够使自己的作品比生活更富有诗性。萧乾的小说充分做到了这一点,他的小说大部分都带有自传性的色彩,内容多是自己的真实童年经历,充满了对人生变化无常、生命孤独的感触,但对生命的叹息和明确的死亡意识却反向激发起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激情。本文旨在具体分析和探究萧乾小说的生命意识和诗性。

1.萧乾小说的诗性

何为诗性?诗性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的思考,它与生命存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诗性以生命存在为载体但又独立于生命存在之外,诗性帮助人类挣脱世俗的捆绑,不至于在物欲横流中迷失自我,在客观具象中加入了个人的主观情感和生命感悟。

(1)压迫与自由

萧乾曾在小说中用“风筝”来象征自由,用“握着线桃的主人”来象征压迫,风筝在天空中无拘无束的飞翔着,但当另一头的线绳收紧,飞的再高再神气的风筝也要乖乖回来。在文中,萧乾还写到“飘在半空中的人似乎享受着绝大的自由。然而,能逃得开那个傍晚吗”[1]。自由是暂时性的,但奴役和压迫确实长久的。这种充满忧郁气质的思想与萧乾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童年贫穷、动荡和被歧视的生活令萧乾的性格中充满了自卑、敏感和忧郁,但萧乾在教会学校学习十年的经历又帮助他树立了坚强的生命意识和性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萧乾是一个具备双重人格的人,尽管他的性格中存在黑暗的一面,但他仍能够挣脱出自我的牢笼以客观的姿态审视人生和社会。

(2)生命的叹息和孤独

仔细品读萧乾的小说会发现他常常在小说中感叹生命和生活的艰难,借助自然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萧乾对生命深深的无力感和孤独感不仅体现在很多细节中,比如人物的名字,还体现在借景抒情。萧乾十分善于借景抒情,美好的自然风光在他的眼中呈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充满了凶恶,人类在自然中只是渺小的生物。

萧乾对生命的虚无感主要体现在对生命无常、孤独流浪的体验。萧乾的父亲在他还未出生时就离开人世,母亲也在萧乾未成年就去世,失去双亲的萧乾童年生活困苦且孤独,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对还是个孩子的萧乾来说太过残酷,在一个没有爱的环境下成长的萧乾感受到了太多世间的冰冷,因此他也更向往真善美的生命和人性。

许多现代文学家在创作时从《圣经》中获得启发,萧乾也不例外。由于童年穷苦,萧乾从普通学校轉到教会学校,在教会学校中度过十年时光。这个特殊的经历帮助萧乾很早接触到了基督教文化,并在日后的文学创作中融入了许多基督教的内在精神。基督教中真善美的人性表现对童年困苦萧乾拥有强大的吸引力,在年少时,他曾每日狂热的翻读《圣经》,“如果信仰可以充实人生,我也有这信仰。虽然始终不曾跪在一个牧师面前接受一滴沁凉的圣水,在观念上人格化着一位宇宙的创始者是有过的。”[2]萧乾读过《圣经》后愈发向往真善美的世界,这与他内心中对生命的叹息和孤独的感受相互纠缠,使他的小说拥有了更深层次的意境,情感表达更加丰富。

2.萧乾小说的生命意识

萧乾绝大部分的小说作品都是以悲剧收场的,人物始终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因而他的作品始终充满了忧郁的氛围。在笔者看来这种基调和结尾是萧乾有意在通过死亡来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激情,正如狂风暴雨后的寂寥无声,可以在平静中给予读者更深层次的对人生思考。死亡和生命意识并不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对立面,两者互相依存并且可以互相转化。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死亡也是每个人的宿命、永远无法逃避。萧乾还未出生时,他的父亲就已去世,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在他九岁时撒手人寰。至亲的接连离世不仅对萧乾的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更让他早早的开始了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对死亡的思考和惧怕首先带来的是对生命的无力感和虚无感,继而会变成对死亡的抗争。在这种与死亡的斗争之中恰恰体现的是人类对生命的一种强烈的意识和激情。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才会重新审视生与死的关系,才会更加看透人生的意义,一切财富、地位等等世俗化的东西都变为一缕缕云烟飘散,真正认识到生命和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总之,对死亡的淡然反而更反向体现了萧乾作品中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和饱满的生命热情。

参考文献

[1]萧乾.给自己的信[A].萧乾选集第三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270.

[2]傅光明.萧乾散文文集.关于死的反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3]萧乾.忧郁者的自白[A].萧乾选集第三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

李佳奇,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诗性
卷首语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古诗教学要注重诗性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诗经》爱情誓言及其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