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哀伤任务模式在民族地区震后丧亲小组工作中的运用

2018-09-04张怡然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组工作民族地区

摘 要:我国地震多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造成大量少数民族人口伤亡,对少数民族丧亲者进行必要的哀伤辅导有利于帮助丧亲者健康度过悲伤阶段,开始新的生活。本文基于哀伤任务模式理论的视角,将民族地区地震丧亲者作为对象,探讨哀伤任务模式理论在西部民族地区震后丧亲小组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方法,包括利用少数民族特殊的丧葬仪式增加丧亲者失落的现实感;通过宗教信仰引导少数民族丧亲者倾诉宣泄悲伤情绪;借助民族特色产品帮助丧亲者提升个人能力感、适应新环境三个方面。

关键词:哀伤任务模式;小组工作;民族地区;震后丧亲

我国地震多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地震造成大量少数民族人口死亡。亲人的丧失给少数民族幸存者及其家属们带来严重的心理伤痛,为了使地震遗属们尽早走出地震阴霾,对丧亲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抚慰显得尤为重要。哀伤辅导是通过协助丧亲者引发正常的哀伤、完成哀伤任务来健康地度过哀伤过程,从而增强个体的心理能量,提高生活能力,以此恢复和重建丧失后的正常生活。小组社会工作秉承“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具有专业的理论与工作技巧,在帮助震后丧亲者走出哀伤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本文基于哀伤任务模式理论的视角,尝试性提出哀伤辅导小组工作在民族地区震后丧亲现象的具体运用。

一、民族地区震后丧亲现象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之一。根据《团结报》评选的20世纪中国是大地震中,有7个都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2011,田烨)。据统计显示,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有2万多人羌族人口死亡或失踪,占现存羌族人口的10%(侯斌,2008);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65%,其他民族(回族、土家族、蒙古族、撒拉族等)占2.35%,2010年玉树县发生的7.1级地震中共造成了2698人遇难。由此可见,少数民族面临极大的地震丧亲威胁。

丧亲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个体失去其亲生父母或兄弟姐妹的现象,它也是个体在亲人去世后的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痛苦与悲伤的反映。在地震中,经历丧亲事件的灾民群体所受到的心理创伤是最严重的。亲人的丧失给丧亲者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使他们的生理、心理都承受颇大伤害。

二、哀伤任务模式

香港学者陈维樑将“哀伤”定义为个体在丧失所爱或做依恋的对象(主要指亲人)后的面临的状态,它是个体心理情绪的外化表现,包括“悲伤”与“哀悼”两个过程。哀伤是丧亲事件之后的必经阶段,也是应对丧失的必要过程,在哀伤的过程中人能体会到一种强烈且无法抵抗的丧失感。哀伤任务模式理论认为个体在丧失之后如果不能完成哀伤的具体任务,那么丧亲者将无法顺利走出哀伤阶段。Worden提出丧亲者在经历哀伤的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四项主要任务:第一,正确认识丧失,接受丧失的事实,如果否认丧亲现实,则有可能会导致复杂哀伤反应的产生;第二,经历哀伤,产生合理的哀伤情感体验,接纳痛苦,采取行动处理负面情绪;第三,重新适应失去亲人后的生活,学习扮演新的社会角色;第四,整合内心情感,将情绪投注到其他的关系中,重建开始新生活。

因此,在哀伤辅导的过程中,工作者要帮助丧亲者正视丧亲事实,在合理的时间段内,协助丧亲者引发正常的哀伤反应,表达内心悲痛的情感,积极面对丧亲事件。哀伤辅导的最终目标便是促使丧亲者用健康的方式处理丧亲者与逝者之间因为丧失而产生的各种的情绪并完成未竟事务。

三、哀伤任务模式在民族地区震后丧亲小组工作中的运用

在民族地区的震后丧亲小组工作中,小组工作者需要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特殊的文化习俗与生活习惯,保持文化敏感性,把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结合起来。根据Worden哀伤任务模式理论提出的哀伤任务,在民族地区震后丧亲的小组工作中,小组目标便可以具体制定为一下三个方面:

(一)利用少数民族特殊的丧葬仪式增加丧亲者失落的现实感

地震丧亲具有突发性,让人一下子难以接受,许多幸存者在地震后听到亲人丧亡的消息时,会感到震惊与绝望,难以接受这一现实。因此在丧亲事件发生后,小组工作者需要帮助丧亲者正视丧亲的事实,增加他们失落的现实感。仪式活动通常代表某一种行为的结束,同时开始一种新的行为。在此阶段,小组工作者可以利用少数民族的丧葬仪式帮助丧亲者完成哀悼的任务,在哀悼的过程中让组员正式地与亲人告别,尽早接纳亲人离去的事实。

少数民族长期以来留存着其特殊的民族文化与民族传统习俗,不同的少数民族特定的丧葬文化与仪式,小组工作者可以按照少数民族信仰的区别,将小组成员分组,为他们举办佛教仪式、基督教仪式等不同的民族安葬仪式与守灵仪式,在外力的推动下让他们亲身参与到送别亡亲的过程中,切断与去世亲属在心理上的联系,让他们正视丧失、接纳丧失。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工作者可以充当司仪人员,全程陪伴小组成员完成哀悼仪式,利用共情与同理心的技巧,给予小组成员心理支持。同时,在仪式的进行过程中,小组领袖可以继续鼓励成员流露悲伤,更加真切地体会死亡,让组员接受死亡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将情感重心转移到感受现实生活上。

(二)通过宗教信仰引导少数民族丧亲者倾诉处理内心情绪

丧亲者内心深处的伤痛时刻都有可能被外界的某些小细节勾起,譬如见到与亲人相关的物件、遇到特殊的日子或节日等。一些丧亲者会采取自我防卫的方式,将悲伤情绪深深埋藏而不表现出来,为了避免谈起去世亲人,甚至选择离开居住地,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避免与逝者有关的一切环境。在对丧亲者进行哀伤辅导的过程中,引导丧亲者表达出内心的哀伤情感至关重要。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大多都有他们自己的信仰,信仰可以视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支撑人们渡过难关。在小组活动进行中,小组工作者需要帮助小组成员倾诉自己的悲伤感觉,不能压抑、掩饰。小组领袖可以通过自身的经历向小组成员介绍正常的悲伤反应,让小组成員正确认识丧失感,引导组员讨论自己的丧失感。小组工作者可以通过“空椅子”技术、角色扮演、绘画等方式,为丧亲者提供机会让组员们说“再见”小组活动过程中让丧亲者对哀伤情绪进行调整、抒发,将悲伤情绪合理的表达。

(三)借助民族特色产品帮助丧亲者提升个人能力感、适应新环境

在增加丧亲者失落的现实感并处理内心的情绪之后,小组工作者在最后阶段的目标则是帮助丧亲者克服再适应过程中的障碍,将情感的关注点转移至新的关系中,帮助他们重回生活正轨。地震通常伴随着经济的,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来说更是巨大的打击。小组工作者在此阶段便可以将民族特色产品作为依托,让丧亲者参与到民族特色产品的恢复、制作与推广中,在转移生活关注点的同时可以增加物质或非物质支持。

通过结合少数民族特色资源,选取一些实用的少数民族特色工艺品,开展相关的兴趣学习小组,邀请当地专业的民族工艺品传承者向小组成员介绍该项工艺品的历史渊源、发展流派等,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培养小组成员传承、发展民族特色的意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小组成员共同学习民族特色产品的制作,提高组员的行动力与实践能力,鼓励成员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增强信心,提升个人能力感,体会生活的意义。当小组成员掌握一定的制作技能之后,小组工作者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社会上寻求正式与非正式的合作关系,帮助小组链接社会资源,让小组成员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完成自助的任务,使他们更好的走出丧亲阴霾,开始新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刘丽.灾后的心理援助研究概述[J].考试周刊.2008,37:234-235.

[2]罗艳珠.悲伤辅导及其在殡葬服务中的应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12):29-32.

[3]蔡兴林,杨远波.汶川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调查及体育干预方式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5):107-110.

[4]傅素芬.一例失独家庭哀伤辅导个案报告[C].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会议论文集.2015:131-134.

[5]王兰凤.哈尼族原始宗教信仰研究[J].学周刊.2013,22:201-202.

[6]刘斌至.震后失依青少年哀伤经验的社会工作研究-基于汶川地震灾区的深入访谈[J].社会工作.2013,1:77-85.

作者简介

张怡然,(1993.8~)女,陕西渭南,中南民族大学,2016级社会学硕士,研究方向社會工作。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猜你喜欢

小组工作民族地区
“筑梦成长”高校贫困生小组工作援助计划
优势视角下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抗逆力研究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带领的几点注意事项
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初中生抗逆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