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办公室新宠无人货架的发展历程
2018-09-04陈紫瑶
陈紫瑶
摘 要 2017 年无人货架概念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了资本追逐的对象,众多的企业快速入驻该行业。无人货架多服务于办公室人群,满足封闭的办公室场景下上班族的即时性需求,这一模式拥有快速、短距离以及更便捷的扫码支付等优势。无人货架随着新零售概念和分享经济的普遍化,并凭其具备的“成本低、复制快、体验好”的特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过于激烈的竞争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无人货架的经营面临瓶颈,向智能、精细化转型是未来发展的转机。
关键词 无人货架;特征;爆红风口;瓶颈;转型
一、无人货架的概念及特征
2017 年是无人零售业态的爆发之年,无人货架作为无人零售的重要一员迅速站上风口,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短短半年时间内就吸引数十亿元资金、数十家企业入局。无人货架多指放置在办公室内部、消费者选购商品后可以自助扫码进行结算的小型货架,主要满足白领人群在办公场景下的即时性需求。最早出现的无人货架的终端形态多为简单的开放式零食货架,商品以零食、饮料等常温食品为主。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迭代,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提供冷饮、水果、鲜食以及便当等热食的无人货架,冷柜、智能售卖机等更丰富的终端形态纷纷涌现。无人货架是无人零售线下终端的又一次“进化”,这种体积小、无人值守、品类多样的销售终端与二维码一道形成了“标配”,满足了办公室白领日间的即时消费需求,让上班族免去了等待送货和排队付款的烦恼。对比天猫、京东,或是楼下的便利店,这一模式拥有快速、短距离等优势,更便捷的扫码支付与更多元的品类,也是他们区别于传统自助售货机的一大亮点。
二、无人货架走向爆红风口的原因
公开数据显示, 在今年1月至今, 无人自助设备领域已披露的融资项目为已超过25个, 累计金额超30亿元人民币。而无人值守货架目前市场上的活跃玩家除了小e微店外, 还包括每日优鲜便利购、果小美、领蛙、哈米科技、猩便利、有品、便利吧、七只考拉、零食e家和咕哒猎人等等。无人货架自2017年8月以来一路引吭高歌,风风火火地向办公室进军,“成本低、复制快、体验好”的无人货架让资本家疯狂,企业入驻规模不断扩张。
但无人货架并不是什么最新概念, 在很早之前就已经问世,之前叫自动售卖机,常见于一些公共场所,是借助别人的场地, 开展零售活动。那为什么之前的无人货架就没有出现如今爆红场面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和之前的售卖机相比,现在这个售卖机是开放的,更加直观可触,所见即所得?
本文认为无人货架的兴旺主要有这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新零售概念的进一步发酵,无人货架比便利店离得更近, 比O2O更快, 就在用户身旁,不同于线下的大型商超、连锁便利店、夫妻便利店和线上的电商,它挖掘到工作场景下的隐形零售需求。另一方面,共享经济的推波助澜,无人便利店的线性成本结构原本是跟传统VC的边际递减逻辑相悖的, 在ofo和摩拜把从线下到线上这种商业模式验证成功之后, 很多VC都看到了这种模式的想象空间, 并加速布局。无人货架披着新零售和共享经济这两件华丽的外衣,无人货架的概念被炒得火热,投资人都害怕错过未来的巨头,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随后各路“追风者”便蜂拥而至, 整个行业也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
三、无人货架遭遇瓶颈的三大隐忧
2018 年年初“撤柜”“裁员”消息不断,无人货架这杯茶似乎在慢慢变凉。分析认为,无人货架前期舍命狂奔导致众多市场乱象,行业正逐渐朝精细化转型,但随着资本收缩,许多玩家或许来不及找到新的买账者。无人货架虽然有着诸多优点,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1.商品损耗难预料且不可控
无人货架从出现伊始就在商品损耗的问题上饱受争议,开放式的无人货架商品直接暴露在外面,支付全靠消费者自觉,这种模式对货架地理位置布置的精细化运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无人货架的商品多集中在日常快消品,这类商品的毛利率本身就很低,一旦货损率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必定会面临亏损的问题。尽管现在各家无人货架企业都强调货损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实际情况如何仍有待考量。尤其当前大多数无人货架正处于快速拓展市场、争夺点位的关键时期,在保障扩张速度的同时,把控点位质量就变得更加困难。
2.运营难度大
不同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无人货架所在的零售行业涉及的环节非常多,牵涉到供应方、场景方、消费者等多角关系。由于商品数量有限,很多无人貨架常常需要一日多配,必须通过建立高密度的点位网络来降低成本。无人零售本质上还是一个零售的生意,货架入场只是一个初步的环节,后续供应链的打造能否跟上点位拓展的节奏也将对无人货架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生鲜水果等更丰富的品类,对供应链的要求大大提高。
3.同质化竞争拉高初始落地成本
一大批企业的入场与跑马圈地大大拉高了这个以低成本为核心优势之一的赛道的初始投入成本。一方面,无人货架点位的拓展严重依赖地推,大多数企业通常只接受一家无人货架入驻,具有明显的排他性。想要抢占市场,无人货架企业就必须快速规模化,烧钱大战不可避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目前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对入驻的无人货架收取点位费或对流水进行分成,无人货架逐渐失去租金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为了寻求差异化的优势,无人货架企业采用冷、热柜甚至智能设备的点位占比越来越高,设备成本也开始大幅增加。
四、无人货架如何走向远方
无人货架凭其“成本低、复制快、体验好”的优势将无人零售推向了一个高峰,但随着资本市场对无人货架领域的态度趋于冷静,行业过于激烈的竞争以及盲目扩张后的弊病接连暴露。面对诸多无人货架企业先后被曝出撤点、裁员,无人货架该如何走向何方呢?笔者认为智能、精细化运营或成新零售领域要点,无人货架的前景可能迎来新的转机。无人便利架看似成本不高,但是‘硬功夫都在后端的供应链以及是否匹配大数据的精准营销体系。否则无人便利架的成本只有架子的‘硬件成本,没有价值和发展空间。而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有赖于背后强大的后台数据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志刚.无人货架走俏:办公场景能否成下一个零售新大陆[J].商业观察,2017(10):22-24
[2]王玲.无人货架背后的逻辑[J].互联网经济,2017(12):12-15.
[3]吴文治.便利蜂被曝大撤站无人货架遇转型瓶颈[N].北京商报,2018-03-1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