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与健康成长

2018-09-04李先桂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技工学校

李先桂

【摘 要】目前,心理危机已成为存在于技工学校学生这一群体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即自信心不足,逆反心理严重和人际关系不协调,长期持续下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文中简析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04-0017-01

当前有不少技校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他们对学习和未来缺乏自信,对父母与教师表现出严重的逆反心理,不擅长人际交往,这不仅制约了学生各项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将简析技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浅谈解决措施。

1 技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1.1 自信心不强

从总体上分析,大多数技校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对学习成绩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表现很茫然,缺乏学习动力与自信。目前,有近八成的学生对于校内学习感到累和烦,有近一半学生对于其中的某些科目没有兴趣,也有部分学生会出现逃学行为,他们认为自己没能考上高中或者大学,未来没有希望。造成学生自信心不强是多方面的,从宏观角度来看,主要有社会环境和学生自身心理特点两大影响因素。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市场经济体制暴露出的弊端也使传统思想道德体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的思想也在腐蚀着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其学习动力与信心的缺失,从而逐渐产生消极心理。此外,学生自身缺乏主动性、耐力以及自我约束力,从主动性来看,学生普遍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从意志上来讲,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受挫能力也较弱,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会选择逃避;从自我约束力来说,学生易受外界影响,注意力不集中。这些不足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考试成绩,進而导致学生逐渐丧失自信。

1.2 逆反心理重

技校学生的年龄集中在15岁到19岁,还属于青春期,因此,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非常严重,不肯接受来自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善意提醒与批评,经常会出现明显的抵触情绪,甚至与家长和教师发生直接冲突。

1.3 人际关系不协调

部分学生受网络小说中个人主义的影响,或者长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擅长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逐渐形成了极端利己的坏习惯,容易出现人际关系不协调现象,这样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后期发展。

2 应对措施

2.1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教师要注重创设轻松愉悦的第二课堂,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动力。长期的心理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教学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态度,教育名著《学记》中明确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对学习和未来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着力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

2.2 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

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心理教育讲座,辅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此外,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心理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取进行分层教学与开展小组合作等方式来调动学生融入心理教育活动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行分析如何解决心理危机,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和发表个人见解,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3 家校构成联合体系

发挥家校联合的力量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与成长环境,疏导学生的消极心理。因此,技工学校应该和家长共同构建家校联合体系,大力丰富学生的眼界与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

2.4 加强教师心理培训工作

教师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应重视加强教师的心理培训工作,引导教师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尽力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综上所述,培养技校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理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丰富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完善家校联合体系;学校应重视加强教师心理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干预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内控体系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探讨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浅谈技工学校档案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