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护理管理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影响

2018-09-04潘玉秀谢卫国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4期

潘玉秀 谢卫国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护理管理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自我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盆底肌锻炼依从性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盆底肌锻炼依从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Q-SF评分对比,干预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自我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其盆底肌锻炼依从性,利于缓解漏尿等临床症状的改善。

【关键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自我护理管理;盆底肌锻炼依从性

压力性尿失禁指在打喷嚏、咳嗽、大笑或者提重物等致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妊娠及分娩损伤,肥胖,绝经等雌激素分泌不足是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的关键危险因素[1]。该疾病虽不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但长期漏尿等现象不仅会引发念珠菌感染,还易诱发患者自尊受损、社交障碍等负性情绪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目前,该疾病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现临床多采用无副作用且可以自我护理管理的行为疗法,效果较为显著。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自我护理管理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观察组中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2.36±3.57)岁;病程2-19年,平均病程(10.29±2.18)年;Cullen分类:轻度尿失禁16例,中度尿失禁25例。对照组中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2.58±3.64)岁;病程3-19年,平均病程(10.51±2.21)年;Cullen分类:轻度尿失禁18例,中度尿失禁23例。2组基础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获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3]内相关诊断标准者;②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者;③经腔隙或窦道造影等检查确诊者;④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阴道脱垂者;②泌尿系统疾病者;③长期服用雌激素者;④患有其他慢性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病情监测等。观察组采用自我护理管理,即①强化教育,通过授课、答疑等方式,向患者讲解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等,每隔2周进行1次,30-40min/次,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进而引起重视;②通过盆底肌群模型向患者讲解相关解剖学知识,告知经盆底肌锻炼治疗疾病的原理、要领以及重要性;③叮嘱患者避免或减少浓茶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若患者存在便秘现象,则告知其进食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④叮嘱患者勤换内裤、护垫,确保外阴区域皮肤的干燥与清洁;⑤建议患者饮水量为1800-2400ml/d,18点后减少饮水量,以减少夜间尿量,并叮嘱患者切勿憋尿,叮嘱患者排便时尽量采用蹲式,排尿过程中有意识地放慢排尿速度或中断尿流3-5次,可锻炼尿道外括约肌,以提高骨盆底肌肉的收缩力;⑥告知患者盆底肌锻炼日记的填写方式,由医务人员不定时检查,并根据完成情况给予鼓励;⑦采用一对一教学形式,向患者讲解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方式,锻炼时间频次:30-60min/次,每日进行1次,10-15次为一疗程,家庭盆底肌锻炼:凯格尔训练(kegel)3次/d,每次15-30min,并发放音频文件以便温习;⑧指导患者因咳嗽、打喷嚏等导致腹压增加时,应快速收缩盆底肌肉,以避免漏尿现象;⑨鼓励患者讲述内心忧虑,并进行心理疏导,告知其放松技巧,以克服负性情绪;⑩待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坚持电话随访,每周一次,15min/次,以督促其坚持锻炼,抑制惰性思想的萌发。

1.4 评价指标

①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根据两组患者盆底肌锻炼的依从情况,可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优:平均锻炼时间>30min/d;良:平均锻炼时间11-30min/d;差:平均锻炼时间<10min/d或拒绝锻炼。②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参照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4]评估患者漏尿症状改善情况,包含漏尿量(0-6分)、漏尿频数(0-5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0-10分)、发生漏尿的时间,前3项总和即为总得分,分值越高则表明患者漏尿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依从性

观察组盆底肌锻炼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症状改善情况

干预前,两组ICI-Q-SF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ICI-Q-SF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有研究证实,盆底肌锻炼依从性是影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经保守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5],由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盆底肌锻炼的重要性缺乏认知,致使大部分并未熟练掌握盆底肌锻炼技巧及方法,且依从性较低,导致病情迁延不愈[6]。故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以帮助患者在专业医护人员的协助下提高依从性尤为重要。而自我护理管理可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通过行为及认知策略,使患者具备主动对其情绪、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目标管理的能力,以控制疾病发展[7]。

本研究结果显示,盆底肌锻炼依从性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Q-SF评分对比,干预前2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自我护理管理模式,具有提高锻炼依从性,减少漏尿量,缓解尿失禁症状的积极作用。盆底肌锻炼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行为训练手段,且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的限制。该训练模式通过促使盆底肌群反复的舒张与收缩,以提高患者盆底肌的张力,使膀胱颈的活动度降低,进而达到防治尿失禁目的。故本研究采用自我管理模式,①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专业性指导以及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使其充分认识到盆底肌锻炼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促使患者主动参与锻炼,进而利于提高锻炼依从性及自我效能②借助音频等方式使患者巩固练习,利于提高锻炼趣味性,使其跟随节奏进行锻炼,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③加强院外随访,通过电话等现代化手段,提供专业性指导,可有效缓解医患矛盾,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归属感及信任感,促使其接受连续性治疗,可增强训练依从性;④叮嘱患者坚持记录盆底肌锻炼日记,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督促,通过反馈信息可全面了解患者内心感受,并给予针对性措施;④通过心理干预,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可有效减少负性心理,利于尿失禁症状得以改善[8]。

综上所述,采用自我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激发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盆底肌锻炼的兴趣及依从性,提高其盆底肌力并促进康复。

(通讯作者:谢卫国)

参考文献

[1]叶勇,陈忠.压力性尿失禁热点问题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03):332-335.

[2]张艳,黄金.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运动治疗研究进展M.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01):254-256.

[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10):796-798.

[4]陈燕娥,吴学明,温云花.综合康复疗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6,25(08):65-67.

[5]邹琴,陈吉辉,李晓玲,等.盆底肌肉锻炼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3):993-997.

[6]邹琴,李晓玲,赵延慧,等.盆底肌肉锻炼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控尿效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04):312-315.

[7]周淑艳.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2):2462-2464.

[8]赵淑芬.早期盆底康复锻炼在壓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09):1852-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