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校内数控专业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
2018-09-04耿玉兰
耿玉兰
实现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完善配套的设备和场地,由专业的技术人员领导进行实训,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项教学战略,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校园内,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实践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如何实现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进行阐述。
一、把握校企共建校内实训环境基础
第一,引进训练项目,创设生产情境。引进训练项目,建设实训基地,需要学校在引进生产项目的同时要加强与相关公司之间的联系,签订加工协议,由企业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一起完成生产任务。在实训基地要创设与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岗位环境相一致的环境,保证学生在学校内所学的展示都能够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并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就业岗位培训。此外,引进生產项目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素材积累和教学资料的积累,第二,引进企业,实行师生顶岗。在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时候,可以引进企业实体进入学校,将企业的生产项目、企业的生产环境、企业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企业的生产文化等引入实训基地,并加强与相关企业之间的交流,使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生产技术的研发、数控专业课程的完善、专业岗位培训、生产设备和生产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等。最主要的是由教师参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由学生参与生产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第三,引进产品,改善教学结构。进行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将典型的数控产品各生产工艺以及生产技术引进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中,以真实的生产过程和产品为教学载体,完善教学体系,深化改革专业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环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二、革新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教学模式
第一,实现生产车间与教室相结合。在学校内建设实训基地,需要对教学课程按照生产功能和工作过程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建立学校实训基地与企业生产车间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基地,实现生产和教学的双重功能,将教学知识引入到生产实践中,使学生受到生产环境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生产的实际环境之中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实现教师与技师一体化。在建设好的实训基地内,应该保证教师与技师之间的比例是平衡的,教师深入到生产环境中,从技师那里学习到相关的生产技术,对当前比较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艺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教学水平。而技师也可以在教室那里学习到一些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师与技师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实习团队。第三,实现学生与实习生的一体化。学生在进行实习的过程中要遵循“顶岗位、遵序列、保质量、定产量”的原则进行实习训练,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实行教学与就业同步进行,对学生应该实行带薪实习的制度,学生在课堂之上就是学生,在实训基地的生产岗位上就是实习生或者学徒工。第四,实现教学与生产的一体化。在对学生进行数控生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实训基地的训练,等同于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与管理之中,学生在完场相对的生产任务的同时也就是完成了相应的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掌握了知识,为他们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校企共建校内实训长效机制
第一,投入多元化,建设校内生产基地。引进多方投资,用于建设校内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集生产、实验、实习、学习、教学、科研、培训等为一体的训练基地,训练内容以及人员的复杂性,需要多方引入投资。第二,实行学校、企业双层管理制度。为了更好的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由校企共同按照有关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共同制定教学考核制度,将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双方根据标准共同制定教学与实践指导书。学校应该不断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形成一种工学交替、将生产引入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教学课程,不断更新生产实践指导资料,更好的进行教学和生产的同步实施。第三,实现校园与企业的资源优势互补。在进行校企合作,建设校园实训基地的时候,可以利用企业内部的资源,让学生在进行顶岗实习的时候更好的完成生产任务和教学任务,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成本,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利用学校内部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进行内部员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样一来,可以实现事业与学校之间的资源互补,双方实现共赢。
在校园内建设数控专业实训基地,实现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共同出资,实现资源共享,进行技术和人才互补,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训训练体系,加强学研结合,使学生通过到实训基地进行训练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通过校园与企业共同的产品研发活动,将数控知识育专业技术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批面向社会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南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