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着力呈现”回归“学生主动发现”
2018-09-04陈金跃
陈金跃
随着下课铃响,一堂题为《谁不说咱“经贸”美——用细节描写定格校园一瞬》的优质课只上到一半就遗憾告终。不完整的课堂,症结何在?
一、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立足长远写作,描写真情实感,过于理想?
纵观自身写作教学理念,一直以为教学即唤醒,写作教学就是唤醒每个学生的写作冲动并提供合适的表达途径,就可以实现写作冲动到写作行动的跨越。
所以将教学内容确定为学生熟悉的校园景象,认为他们多多少少对校园景象积聚了一份真情实感。
二、教学目标的预设及达成:强调写作技巧,辅导细节描写,偏离学情?
所以,将教学目标预设为运用多感官、多手法的技巧,精细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落实教学重难点,将教学过程依次分解为指向发现——指导技巧——拟写习作——循环点评——拓展运用。
1.任务引领,指向发现
以图文并茂发到朋友圈为任务,引领学生开始写作。课前让学生用手机镜头记录校园景物,希望学生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去记录身边的事物,让“细节描写”以直观的形式呈现;上课伊始,小组评选最美校园特写,请拍摄者说出这个景物哪一点吸引了自己及在按下快门时的心情。在师生闲聊式的对话中,期望学生关注校园美景细节和当时的心情,但他们无法有效描述。
2.美文品读,强化技巧
品读《古都的秋》片段,旨在体会细节描写及其呈现方式,与细节描写背后的情感,像“泡一碗浓茶”这样的细节描写,刺激了学生的味蕾;“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则以声写静,将学生带入宁静的氛围,而对“细数槐树底下一丝一丝的日光”等这些画面感十足的叠词的品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家闲适的心情。
如何将内心的情感外化为细节描写,让学生以读促悟。在品读《雪野里的精灵》片段时,提醒学生关注“竟”字,以感受到作家的惊喜;在教师点拨下,学生发现作家观察立足点在一点点推进,看到景象越来越精细,惊喜感也越来越强烈。“白的、紫的、蓝的、紅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这一句,通过三次朗读语速的加快,学生逐渐体会一步步放大的惊喜感。这一环节耗费诸多教学时间。
3.拟写思维,精准呈现
在试课时,学生出现了写着写着细节描写脱离情感的情况,因此增加了拟写思维图的环节,以期帮助学生树立整体构思的框架。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填制十分陌生,在组内存在推诿的行为或用写作替代,延误了教学节奏。至此,课堂教学戛然而止。
4.点评互助,共同发现
原来在教学设计中还有点评互助环节。组内传递写作成果,为对方修改字词句;推荐本组最有意思的习作,从多感官、多手法、心情与细节描写的对应这三个维度拟写推荐词;最后在班内开展集体分享和教师点拨。碍于课堂时间,未能实施。遗憾!
三、教学实践下的抉择
很多学生走入课堂,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替代感知和观察;走出课堂,沉迷于王者荣耀,沉浸于“诛仙”和“十宗罪”:远离了大自然,远离了生活,自然远离了观察和发现。所以,写作教学可以从观察和发现入手。
1.细化课前任务,让学生汇聚情感去主动发现
尽管课前布置了拍摄任务,但借班上课的学生一方面基于不够重视,一方面基于拍摄时无所适从。就后者来说,他们不清楚拍什么景物,该怎么拍,这时候就要给各个小组落实拍摄的景物,比方说第一组拍树,第二组拍花圃里的小花。
带他们到校园里实地寻访,仔细观察深秋、初冬时节落叶如何在风中飘舞;仰望四季常青树的叶子在阳光下如何轻轻摇曳,上下翻飞,折射出鱼鳞般的光泽感;聆听风声在树枝间、花丛中呼啸。有了具体的实地寻访,学生内心情感变得丰满,拍摄的畏难情绪也随之减少。
2.充实品读素材,让学生在温故知新中主动发现
陈平原教授说:“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重心,应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发现的眼光,发现什么,发现汉字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大自然之美。”
本教学设计只选择了《古都的秋》和《雪野里的精灵》片段,其实在教材里就有范文,如上册的《我的空中楼阁》、《离太阳最近的树》和《窗前的树》。
舍近求远,选了两篇令学生陌生的语段。若以温故知新的理念贯穿“美文品读”环节,势必提高课堂时效性。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选择已知素材,经小组讨论后,可能会发现更适于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
3.明确评价维度,让学生在互助批改中主动发现
写作实践伴随着“呈现”,常是老师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衡量一堂作文课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可是呈现后,如何点评是难点。
笔者常在向学生明确本次写作的维度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换习作,找出对方存在的问题,并替对方修正和完善,如字数不够则尽量补齐,若内容和主题关联度不密则要替对方写一小段,再向班内集体反馈;鼓励学生在看到佳作后及时分享。
写作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而思维的源头在生活,在阅读,在大自然,所以教师要做的功夫在课外——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让他们情绪饱满,会表达幸福、愤怒、悲伤或孤独且同理心强,写作冲动就会越强烈,学习表达技巧也就容易。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