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体验乐趣的劳技课堂
2018-09-04薛兰
薛兰
[摘 要]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独特有效的教学形式来激发课堂教学中的快乐因子,把课堂营造成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在快乐课堂的构建中展示初中劳技学习的乐趣。基于教学经验及反思得出:营造和谐发展的课堂氛围和生成积极自主的活力课堂,能够提高劳动与技术课堂的幸福指数。
[关键词]体验;乐趣;劳技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5-0077-02
新教育理念的深入实践,要求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课堂教学中的快乐因子,把课堂营造成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在快乐课堂构建中展示初中劳技学习的乐趣。如何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成为培育人才的地方,如何提升劳技课堂的幸福指数呢?笔者鉴于教育教学经验及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反思,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尊重与信任,诱发快乐学习
情感认知是学生内在认知技能提升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进行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在良好的交流环境中促进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同步发展。
如在《衍纸贺卡的制作》教学展评这一环节中,我对学生说我很喜欢看《我为歌狂》这个节目,特别是当选手进行决赛时,会对评委和观众说一些心里话,为之后的评选拉票,希望自己不被淘汰,这一环节特感人。不出所料,很多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为本节课教学的开展营造了轻松的氛围。随后我又郑重地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模仿这个节目中自我展示的环节,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读,努力为作品拉分,争取拉到更多的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能够快乐地学习并且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从而提高了上课的效率。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辅助者,除了要教学生学知识,同时,也应该成为一个倾听者,尝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打破学生害怕、畏惧教师的心理。例如,经常与学生一起讨论喜欢的动漫人物、手工制作技巧等,都可以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话题。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关心、爱护,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爱,提高对教师的信任,这也是构建民主课堂的必要条件。如,教师可耐心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实践,细心帮助学生解决知识学习中的困惑,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会逐步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二、赞扬与激励,提高课堂参与度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在课堂上要强化师爱的作用,将赞美和鼓励带进课堂。学生在学习时常抱有不同的态度,也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感受,若顺利完成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学习失败则会感到痛苦。当一个人失去了自信心,产生自卑感时,就不能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将被动课堂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课堂实践参与度。
在《衍纸贺卡的制作》一课中,有一组学生由于作品有缺陷,小组代表不肯自我展示,觉得丢脸。这时,我积极鼓励他们:“完成一个作品不只是为了结果,过程中的表现也很重要。你们组在制作过程中,态度非常端正,合作很到位,安全卫生工作做得也很好,正因为组员严谨细致,才没有及时完成任务。”在自我展示时,我要求他们发掘自己作品的优点,虽然没完成,但是衍纸基础造型做得很好。于是他们组根据自己制作的蜻蜓、花朵、云朵等衍纸基础造型组成的美丽图画,用一首歌曲《晚霞中的红蜻蜓》,唱出了他们组的贺卡装饰设计内涵。组员们激动万分,每个人都流露出开心的表情。他们在展示过程中,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赢得了赞美的掌声,大家体会到了“失败”也能成为一种美。该组的精彩表现让下一组不甘示弱,他们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展现作品红花和绿草间的关系,突出了作品设计的思想内涵。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不但是学生学习理论的过程,同样也是学生审美情趣、认知水平逐步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尽量从实际入手,创设教学情境,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究,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使课堂实践得到增强。所以,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是学生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
以《花篮的编制》课程为例,教师首先可为学生展示几个编制作品,然后在课堂中主动为学生演示花篮编制的过程。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拿出易拉罐、彩色纸片、纸盒子三种物品,让学生进行自由制作。此时,有的学生提议:“老师,我们来分组比赛怎么样?”教师则借助学生的这一提议,在班级中开展花篮制作比赛,最后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从学生的趣味点入手,结合学生给予的建议,开展课堂教学内容的场景性引导。教师的教学场景设计没有刻意进行课堂安排,而是始终保障课堂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学生需求紧密结合,这是创建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体现。由此可见,打造快乐的劳动技术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乐于学习,课堂彰显出生命的活力。
四、关注交往沟通,师生友好合作
劳动技术课堂是教师培养学生审美、认知、创造能力的实践途径,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需求视角出发,进行进一步实践。
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之间的交往。教师要善于利用师生学习互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好快乐教学的引导。结合相关理论来解析这一实践过程,就是要营造更加富有创意性、综合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加课堂教学时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空间。或者可以将其理解为,不断进行教学工作的综合探索,逐步引导教师形成有计划、有目的的课堂交流方式。
例如,劳动技术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趋向的表达,从学生对劳动技术的理解上,逐步引导其对课程内容认知深度的提升,这样,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过程,就变成了教师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做好学科教学计划的过程。从这一层面上看,关注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构建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快乐课堂教学工作能够推进的前提条件。
同时,教师的教学实践,必须是具有价值的交流与互动,使沟通成为教师教学的过渡。如教学《印章镌刻》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观察“我今天穿的T恤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教师今天穿的T恤上印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图案,教师让学生解析其蕴含的意义和篆刻手法。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用过的印章,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各组代表积极上台交流讨论结果。案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也是学生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总之,快乐教学法的實践,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将“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变为现实,因此,快乐教学在劳动技术课中的运用,不仅是激发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是新时期教学实践创新的代表。
[ 参 考 文 献 ]
[1] 韩献芬.谈快乐教学法[J].科技信息,2009(12).
[2] 劳本信.谈谈快乐教学法[J].职教论坛,2004(23).
[3] 许凤仙.试论“快乐教学法”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2).
[4] 王海玲.快乐教学浅议[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4(3).
(责任编辑 诺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