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千古,永乐安详
2018-09-04阿部
阿部
“咚——”浑厚悠远的钟声在北京大钟寺响起,过往的行人忍不住驻足聆听,这钟声便来自于国宝永乐大钟,据说这口大钟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永乐皇帝下令铸造的。
大块头有文化
永乐大钟的体型完全对得起它名字中的“大”字,钟体由青铜铸成,高6.75米,有两层楼那么高,钟口直径3.3米,也超过了一层楼的高度。
永乐大钟不仅块头大,体重也足足有46.5吨。不过,你可不要以为它长得粗壮彪悍就一定没有内涵,不信就来看看大钟的内外壁,满满当当地铸着约23万字的经文呢!这些经文的内容都是当时永乐皇帝仔细斟酌后选定的,有些还是这位皇帝亲手撰写的哦。
要铸钟,先挖坑
要造这么个家伙,还要在钟壁内外铸上密密麻麻的经文绝非易事。科学家们研究后发现,永乐大鐘是用我国三大传统铸造法之一的泥范法铸造的,而这泥范就是用泥巴做模具。
永乐大钟这么大的块头当然需要一个巨大的坑做泥范,所以工匠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挖坑,坑挖好后,便开始在坑里制范。要铸造大钟需要两种范——内范和外范,而且这内外范上还要刻上凹陷进去的文字。往泥巴模具上刻几个字、十几个字不是什么难事,可是永乐大钟上刻的可是23万字,字大了,模具上排列不下;字小了,大钟上疏密有别不美观,所以光是给大钟上安排文字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
泥巴模具用火烧
因为大钟太大,所以不管是钟的内范还是外范都需要用多块泥范拼合起来,合格的泥范还要进窑用火烧成陶范。烧好的陶范拼成大钟的模样后,又要经受一次火烧,铜、锡、铝、金、银等多种金属按不同比例被熔化在一起烧成沸腾的液体,滚烫的金属液沿着熔炉和陶范之间的槽道一路倾泻而出,内外陶范之间随即便被金属液填满了。到了这一步,距离大钟完工就只剩下最后一步——冷却,可别小看这一步,如果冷却时出了问题,致使钟身出现裂痕,那么大钟永远也发不出悦耳的钟声了。
要让大钟没有裂痕只能通过慢慢冷却,别忘了,大钟可是诞生在大坑里,这可是最好的天然冷却室哦。总之,在工匠们的精心呵护下,永乐大钟终于顺利地制造完成。
完美乐音挂起来
大钟是造出来了,可是怎样才能把这个大块头挂起来呢?挂起大钟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蒲牢,它能像龙爪一样将大钟紧紧抓住。
蒲牢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为龙九子之一,排行第四,居住在海边,却生性怕鲸,一旦受到鲸的攻击就会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根据蒲牢“性好鸣”的特点,将其铸成钟纽,还把敲钟的木杵做成鲸的形状,敲钟时就像是鲸在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永乐大钟的钟纽做得非常精妙,看起来虽然和大钟一样是赭黄色,不过为了坚固耐用,内部却巧妙地加入了钢芯。科学家们曾经计算永乐大钟钟纽的安全系数高达8.2,甚至超过了现代飞机材料强度的安全系数。
有了坚固的钟纽,永乐大钟被结结实实地挂了起来。据说永乐大钟第一次被敲响的时候举世瞩目,伴随着撞击,雄浑有力的钟声响彻长空,远传至数十里,持续数分钟仍绵延不绝。
搬家全靠滑冰
永乐大钟自铸钟厂诞生就一直住在北京西郊的万寿寺里,直到明朝灭亡,清朝的雍正皇帝才给它搬了个家。至于搬家的原因,是因为雍正皇帝觉得把永乐大钟移到北京城北边的觉生寺风水更好。为此,觉生寺专门造了一座钟楼迎接这个宝贝。不过,永乐大钟并没有很快被移过去,因为它实在是太大了,很长时间人们都想不出办法来移动它。
直到乾隆八年,人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万寿寺到觉生寺的路上,每隔一里挖一口井,再引井水到凿好的渠里,当时正值寒冷的冬天,井水很快结成了厚厚的冰层,就这样,靠着冰层的帮助,永乐大钟一点点“滑”到了觉生寺。
由于永乐大钟的名气太大,人们渐渐淡忘了觉生寺本来的名字,寺名慢慢变成了“大钟寺”,一直到现在这个名字依然在沿用。
钟声依旧
我国是钟的故乡,随着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僧人们又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器——佛钟,此后历代都竞相铸造各种朝钟、佛钟、道钟、乐钟,而永乐大钟可以说是一口集我国各类古钟之大成的巨钟。明清两朝,每逢辞旧迎新之际,大钟寺的僧人都要敲钟108下,据说一是因为一年有l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二是因为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听到钟声即可消忧解愁。如今,为了保护永乐大钟,同时又为了使更多人欣赏到钟王的美妙之声,大钟寺内的古钟博物馆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三每天敲钟三次,每次敲钟三下,每敲一下,钟声可在殿中回荡70秒钟。
古钟博物馆于1986年建成,现已收集历代古钟180多口,大部分是明清两代的古钟,花纹造型精美,不仅对研究我国礼乐制度、思想史、音乐史、断代史等具有重要价值,而且由于它们荟萃了古代工艺技巧之精华,代表了当时铸造、声学、乐律学、力学的高超技术水平,也是研究我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宝贵资料。
如今,每逢节日永乐大钟都会鸣钟三次,厚重的钟声像是在念诵着钟上的佛教铭文为人们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