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新品种‘露玉33’的选育
2018-09-04侯富恩聂园军郝科星王铭
侯富恩 聂园军 郝科星 王铭
摘 要: 西葫芦新品种‘露玉33是以国外西葫芦品种的分离后代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纯合自交系‘07-108为母本,‘06-55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1代杂交种。该品种属矮生密植类型,早熟,从播种到采收40 d,嫩瓜单果质量250 g左右;第1雌花节位6~7节,嫩瓜皮色为鲜嫩的浅绿色,长筒形,光泽度好,商品嫩瓜纵径23.6 cm,横径7.8 cm;植株生长势强,雌花多,抗病,丰产;早春大棚栽培667 m2产量5 000 kg左右。适合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早春各种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关键词: 西葫芦; 新品种;‘露玉33;杂种1代
Abstract:This new F1 hybrid summer squash ‘Louyu 33 is developed by crossing inbred line ‘07-108 as female parent with ‘06-558 as male parent. The parents are both selected by inbreeding of a foreign summer squash variety. This hybrid has bush plant type with early maturity and is suitable for high density planting. Commercial young fruit can be harvested after sowing 40 d.The first female flower is on the 6-7 node. The commercial young fruit is long shaped with glossy light green color, 23.6 cm in length and 7.8 cm in diameter. The plants grows vigorously, with high density of female flowers, high yield and resistance to diseases. 667 m2 yield is about 5 000 kg in tunnel in early spring. This variety is suitable for protected production or open field production in early spring in most areas in north China.
Key words: Summer squash; ‘Louyu33; New variety; F1 hybrid
1 育種目标
西葫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瓜类蔬菜,栽培面积仅次于黄瓜[1]。山西省主要以早春拱棚和露地栽培为主。从品种栽培面积来看,山西本地品种相对较少,外地品种占比较大,如中葫系列、京葫系列,还有部分国外品种等。目前山西本地选育的品种主要有山西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东葫系列、长青王系列,山西农科院蔬菜所的晋西葫芦系列等,且主要还是围绕早青一代选育出的品种,育种方面未有较大突破。目前的主栽品种,其早熟性、商品性、产量都较好,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就是抗病性差,后期早衰,瓜皮采收后期容易变为深花皮,严重影响商品性[2-3]。因此,我们制定了育种目标:早熟、抗病、采收后期果实外观不易花皮、产量高且稳的西葫芦新品种。
2 选育经过
2.1 亲本来源及特征
2.1.1 母本来源及特性 母本‘07-108自交系,从法国引进杂交1代品种,经过5 a(年) 9代的多次自交分离,严格的定向选择,培育出的1个新的早熟材料,植株生长势较强,节间偏长,第1雌花节位7~8节,叶片的叶缘深裂,叶绿色,且有白斑,易坐瓜,瓜皮浅绿色,带乳白色网状条纹、中长棒形,光泽度好,瓜条美观、早熟性好,较耐病毒病,嫩瓜纵径24.8 cm,横径8.0 cm,单瓜质量230 g,从播种到采收的时间为40 d。
2.1.2 父本来源及特性 父本‘06-558自交系,从国外品种的 F2代中分离,经4 a 7代自交分离,选育出的一个早熟材料,株型紧凑,植株长势中等,节间中等,叶片的叶缘缺刻较深,叶色深绿,第1雌花节位5~6节,易坐瓜,果皮深绿色,瓜为中长棒形,连续结瓜能力强,嫩瓜纵径20.4 cm,横径11.2 cm,单瓜质量300 g,从播种到采收的时间为45 d。
2.2 选育过程
2007年春季配制杂交组合25个,当年秋季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初步筛选,最终选出4个组合,其余组合淘汰。2008年,在山西省农科院试验地对初选出的4个组合与对照品种‘碧峰进行组合筛选试验,结果组合‘07-108ב06-558在早熟性、丰产性、商品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均超过对照品种。 2010—2011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定名为‘露玉33,2012—2013年参加山西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西葫芦品种区域试验。2014 年5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 认定编号: 晋审菜(认)2014012。
3 试验结果
3.1 组合筛选试验
2008年在试验基地进行了组合筛选试验,栽培方式为春季露地栽培,以当地生产上推广较大的‘碧峰为对照,试验地设计为: 小区面积30 m2,每个品种3 次重复,株行距50 cm×70 cm。试验结果表明,‘07-108ב06-558综合表现最好,早熟性比对照提早4 d; 前期产量比对照增产10.8%,总产量比对照增产11.7%;抗病性强;果实长筒形,为鲜嫩的浅绿色,带细网纹,光泽度好,商品性好于对照。
3.2 品种比较试验
2010—2011年育种单位分别在山西榆次、太谷、清徐对‘露玉33进行春季大棚品种比较试验,对照品种为‘碧波。试验地设计均为: 小区面积30 m2,每个品种3 次重复,株行距50 cm×70 cm。试验结果显示2010年和2011年的前期平均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5.1%和12.4%,2010年平均667 m2产量4 359.2 kg,比对照增产13.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平均667 m2产量5 458.6 kg,比对照增产8.5%(表2)。
3.3 品种区域试验
2012—2013年西葫芦新品种‘露玉33参加了由山西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春季露地西葫芦新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为‘碧爽,区试点分别安排在晋中市榆次区、祁县,太原市清徐县,朔州市朔城区,长治市壶关县5个地区。各试点每小区面积20 m2,每个参试品种1个小区,3 次重复,株行距50 cm×70 cm,育苗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定,栽培管理方法同当地商品西葫芦生产。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区试品种‘露玉33的播种至始收时间较对照品种‘碧爽平均早3 d,抗逆性比對照较强,品质、商品性好。2012—2013年参加山西省春季露地区域试验,2年平均667 m2产量5 463.6 kg,比对照‘碧爽平均增产6.8%。
3.4 抗病性鉴定
2012年秋季与2013年春季,在山西省西葫芦品种区域试验榆次试验点,对白粉病和霜霉病抗性进行了鉴定。鉴定采用以田间自然发病为准,在采收后期进行调查。白粉病调查所用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占叶片面积1%以下;3级-病斑占叶面积2%~5%;5级-病斑占叶面积6%~20%;7级-病斑占叶面积21%~40%;9级-病斑占叶面积40%以上[4]。霜霉病发病较轻,仅调查发病率。病毒病调查方法:0级-无症状;1级-叶片轻微褪绿;2级-有较多褪绿斑,轻度花叶,形状正常;3级-严重花叶,形状正常;4级-严重花叶,轻微变形;5级-叶片严重花叶,严重畸形[5]。调查田块采用常规管理,整个生育期不施药。结果显示,‘露玉33的白粉病平均发病率为68.4%,对照品种发病率为75%,抗白粉病性显著强于对照品种;试验期间霜霉病发病较轻,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5%和3.3%;‘露玉33病毒病平均发病率21.2%,病情指数7.2,对照品种平均发病率32.2%,病情指数10.0。
3.5 生产示范推广
‘露玉33育成后,在山西全省及陕西、河北两地进行了生产示范推广,累计面积534 hm2。该品种在示范推广期间表现出良好的商品性和适应性,市场前景良好。
4 品种特征特性
‘露玉33属中早熟品种,从播种到采收单瓜质量250 g左右的嫩瓜40 d。株型矮生,开展度中等。叶片五角缺刻且较深,叶色深绿,上有小量白色斑点。第1雌花节位7~8节,雌花多,成瓜率高,商品瓜长圆筒形、皮色浅绿色。耐逆性强,丰产,抗病,采收后期瓜色不变。667 m2产量5 000 kg左右,适合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各种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5 栽培技术要点
适合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早春保护地和露地栽培。早春大棚提早栽培,2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定植;露地,4月上旬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高垄地膜覆盖栽培,重施农家肥,667 m2施用5~8 m3腐熟有机肥配合适量化肥[6]。株距50 cm,行距70 cm。667 m2种植1 900株左右。除定植水和缓苗水外,结瓜前一般不再浇水,以使植株节间短、株型紧凑。当进入结瓜盛期时,加强水肥管理,结合浇水每6~8 d追施复合肥。根瓜需及时采收,以防止坠秧,影响养分的合理分配。生长前期预防植株徒长,低温期加强棚室防寒保温。及时疏花疏果,防落素蘸花保果,3月初,棚室温度逐渐升高需及时降低防落素溶液的浓度。生长前期防治虫害,中后期预防白粉病和病毒病。
参考文献
[1] 武青山,武峻新. 西葫芦新品种晋西葫芦4 号的选育[J].中国瓜菜,2010,23(1): 14-16.
[2] 刘庆华,雷逢进,韩丽丽,等. 高产抗病绿皮西葫芦新品种绿蒂的选育[J]. 蔬菜,2015(6): 69-70.
[3] 雷逢进,王晓民,卫爱兰.浅谈我国西葫芦种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06(4): 14-15.
[4] 程有普,孙秀润. 40%福星EC防治西葫芦白粉病药效试验[J].天津农林科技,2003(6): 12-13.
[5] 陈浩,胡梁斌,王春梅,等.植物源抗病毒剂20%丁香酚AS防治西葫芦病毒病药效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12-113.
[6] 刘海河,张彦萍.西葫芦安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