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为导向的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实践体系建构

2018-09-04罗文广蓝红莉文家燕戴喜生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年8期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主体

罗文广, 蓝红莉, 文家燕, 戴喜生

(广西科技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6)

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教育形式和载体,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不断的人才支持,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则提出更高要求。在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地方高校也成为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力量。但目前地方高校还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如办学经费有限、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偏少、师资水平偏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少,造成了学校办学水平不够高,难以吸引高质量的生源,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还应秉持“研究生培养为了创新,研究生能够创新,研究生必须创新”的理念[1],以创新为导向,认真研究和构建其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体系,克服不利条件和因素,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为了后续的论述明确清晰,对创新、创新能力和实践体系的内涵进行界定。

一般来说,创新应具有首创性和独创性,意味着进取、批判和推陈出新,意味着对前人思想的超越,对现存的旧事物的否定与突破,是一个人创新品质的综合体现[2]。创新的内涵是发展的,涵盖各种形态的创新,如组织、制度、知识、技术、管理和文化等的创新。本文所述的创新是指知识、技术形态的创新。

创新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综合能力,建立在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基础之上[3],其能力结构具有多元性,可从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角度理解其内涵[4]。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弗洛伊德、吉尔福特和斯滕伯格等都有一些著名观点,都表明创新能力更具现实性和操作性[2],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是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表现,需要从多方面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实践体系是一个多主体、多层次、多维度的开放系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含三重维度:实践改造自然、实践改造社会、实践改造人[5]。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本文所述的实践体系,是指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即为了培养研究生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特殊能力而形成的物质活动系统,侧重于“实践改造人”这一维度,高于并包含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

2 建构多主体、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体系

2.1 建构实践体系的依据

本文所述的“以创新为导向”,是一种目标导向,即构建的实践体系应能够达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创新能力是构建实践体系的依据。如上所述,创新能力具有多元性,其构成要素是多方面的[6],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分析[7-9],将其要素细分为8类,并定义如下:

(1) 创新基础。指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基础性知识,主要包括通识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外语等。

(2) 创新技能。指创新活动所应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能力,主要包括文献阅读、信息收集、社会实践、动手操作等。

(3) 创新人格。指人在社会化过程和创新活动过程中由遗传特性以及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的、带有个人倾向性的身心组织系统,包括大胆、勇敢、自由、明晰、自我认可等品质以及治学态度、责任心、道德修养、独立思考等。

(4) 创新智力。指创新活动中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精神能力,包括自学、观察、思维、想象、决策等。

(5) 创新精神。指创新活动中通过人的感觉神经系统将外界的事和物以感觉、知觉、意识等方式记录入人的体内并重演于体内外的产物,包括团队精神、开拓精神、创新意识、意志力等。

(6) 创新投入。指创新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资金、物品或劳务,是创新的物质基础,包括师资情况、经费、设备场地、科研项目等。

(7) 创新制度。指在创新活动中所形成的与创新精神、创新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良好的创新制度是创新的基本保证,包括创新组织体系设置、创新激励制度、创新考评制度、创新约束制度等。

(8) 创新环境。指在创新过程中影响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本文特指与创新活动相适应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术交流氛围。

2.2 建构实践体系

2.2.1 实践体系的多主体

哲学上,主体是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本文所述的实践体系由多类人参与其中,包括研究生、学校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社会上其他相关人员,因此它是一个多主体系统,将其分为学习者、指导者和管理者3个主体。显然,研究生作为学习者在整个实践体系中是核心主体,教师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者在某些环节中起重要作用,教学管理人员在整个体系中起服务作用。

2.2.2 实践体系的多层次

层次是指系统在结构或功能方面的等级秩序,具有多样性,可按事物的质量、能量、运动状态、空间尺度、时间顺序、目标、结构、属性特性、组织化程度等多种标准划分,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既有共同的规律,又各有特殊规律。硕士研究生虽然是我国高等教育中较高层次,本质上仍然是受教育者、是学习者,“知识”还是整个研究生阶段的主旋律,只不过对研究生掌握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按照实践体系运行中研究生这个主体应达到的目标,将其划分为3个层次:知识习得、知识应用、知识创新,这是一个逐步提高、难度不断加大的层次结构。“知识习得”是通过课程学习、实验、实习等获得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知识应用”是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对象中;“知识创新”则是在具体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或新技术。对于地方高校,培养本科生达到第二个层次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即可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但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仍需要达到第三个层次。

2.2.3 实践体系的多维度

关于维度,从哲学角度看,就是人们观察、思考与表述某事物的“思维角度”。实践体系这个教育活动系统,是一个多维度系统[10],“维度”是实践体系的具体内涵体现。实践体系有具体、丰富的活动内容,因此有其“内容维”;其次,研究生阶段的3年时间,不同的时间段教育活动、创新活动的层次、要求是不同的,有其“时间维”;再者,这些活动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有其“方式维”。关于实践体系的活动方式,参考文献[11]的分类,从主体角度考虑,本文将实践体系的活动方式分为学习者中心方式、指导者或管理者中心方式、协同互动方式。

2.2.4 以创新为导向的实践体系建构

图1给出了实践体系建构的过程。由图1可见,着眼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创新能力元素为导向,设置相适应的实践体系内容维,而内容维、时间维和方式维之间存在相应的关联性,通过主体的各种实践活动,最终达到对应的“层次”。

创新能力要素以及实践体系的维度、主体、层次之间更加详细的立体关系由表1所表述。在表1中,以时间为主线,设置相应的实践体系内容(内容维)。这些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大类:教学内容、教学科研条件(场地和设备)、制度、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教学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课程实验、专业实践等,不同的内容可达到“知识习得”或“知识应用”目的。教学条件为“知识习得”“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创设物资条件。将制度归入到实践体系中所述的3个“层次”的保障条件。学术交流包括听学术报告、面对面讨论、交流汇报等多种形式,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即可以获得知识,也可能产生思想火花,获得新想法、新观点,以“知识习得”为主,也可能会产生“知识创新”。课题研究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应用知识,还学到研究方法和掌握实验方法、使用实验设备,掌握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课题研究有望产生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在这个阶段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图1 实践体系构建过程示意图

表1 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教育实践体系

表1(续)

研究生第一年(研一),以“知识习得”为主,在一些实践环节中兼顾“知识应用”;研究生第二年(研二),以“知识应用”为主,在课题研究开始阶段兼顾“知识创新”;研究生第三年(研三),以“知识创新”为主,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知识习得”“知识应用”。

在这个体系中,绝大部分活动环节的主体都是研究生,因此,活动方式主要采用学习者中心方式。指导者或管理者,包括导师、课程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他们的活动涉及课程的讲授、课题研究和论文指导、实习实验指导、有关制度制定、教学科研条件实现等,这些环节中他们是主体,但都是为使研究生达到所述的“层次”服务。协同互动方式是根据特定活动的特点而在各主体之间采用的活动方式,以使研究生这个核心主体更有效地达到所述的目标“层次”,例如,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方式等,需要教师与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的协调互动[12];另外,在例会、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环节中同样需要导师和研究生、研究生之间的协调互动等。实践体系的运行,应能使研究生获得相应的创新能力培养,例如,通过“课堂教学”应能使研究生具有“创新基础”,而一些环节,如“例会”达到培养“创新基础”“创新人格”和“创新智力”等多个能力要素。

3 实践及成果

我校作为一所地方院校,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我校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这10多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按照构建的实践体系不断探索,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改进,取得了较好的实践经验和培养成果。

3.1 实践体系的实施

按照构建的多主体、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体系运行,有利于强化培养过程以及不断完善培养内容。该体系每个环节的主体、方式、目的都很明确,能够强化内部监控,持续改进。在实践过程中,对实践体系的内容维度不断地完善和细化,例如开办研究生教育之初,没有“新入学研究生与导师见面会”环节,仅有类似于本科新生的开学典礼,为了渲染学术氛围和创新环境,取消开学典礼,每年围绕不同的主题来执行该环节,主角是研究生和导师,在此环节中师生可以充分交流,让研究生了解学科和学科前沿。又如对于偏重于应用的控制学科研究生,电子技术应用能力需要进一步强化,因此在专业实践中增设“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让研究生完成一个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与制作,如智能小车自主寻优控制实验系统设计与制作[13];再如“学术交流”环节,过去只考核研究生听专家学者作报告的场次,为了强化学术交流,对学生在校内作报告和参加学术会议并报告也进行考核等。

该体系构建有助于思考多主体和培养资源利用问题。为了解决导师队伍数量不足和水平有待提高问题,积极探索充分利用内外部优质资源。利用校外优质资源,聘请如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学校的教授以及本地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学科专业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导师;利用校内优质资源,聘请校内相关学科(无硕士点学科)高水平教师作为导师,解决导师队伍的问题,加强了校内外人员的交流,并有利于校外教学资源的利用。

3.2 实践成果

对于一所地方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征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培养质量:首先在深造率方面,近3年每一届毕业研究生约有6~8人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含毕业一、二年后,每届约有40人),深造率近20%;其次参加学科竞赛方面,成绩优异。近3年每年约有40余人次获得国内各种学科竞赛奖,如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华南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5项,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一等奖2项,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一等奖10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华南赛区一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2项等。最后在研究生就业方面,近3年每届毕业生的签约率平均约94%;就业去向:23.5%进入高等教育机构,25%进入国有企业,4%进入机关单位或科研院所,42.4%进入其他企业单位。绝大部分毕业生能够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骨干。

猜你喜欢

研究生创新能力主体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