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地区渤海国遗址的空间分布及生态景观构建分析
2018-09-04赵义珂
赵义珂 戚 欣
(吉林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长春 130118)
0 引言
历史遗址展示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等,是古代历史文化发展的直接证据.根据文化史料[1-3]记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渤海国遗址,敦化是渤海国建立后的第一个都城,其地区遗存32处渤海国时期遗址,种类丰富多样.当今社会城镇化发展速度快,加之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遗址的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本文拟就敦化地区渤海国时期遗址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进行探讨分析,并结合该区历史、文化、生态等特点对构建遗址生态景观提出可行性建议.
1 敦化地区渤海国遗址的空间分布
1.1 敦化、渤海国地情概况
敦化历史文化悠久,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它地处吉林省东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区,主要以山区为主,四面环山,是长白山腹地.气候以温带季风为主,全年平均温度5℃左右,土壤肥沃.主城区在地势较低的山谷地带,总面积1 195 700hm2,是吉林省区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敦化有六顶山古墓群,城山子山城、敖东城、江东二十四块石、依克唐阿碑和陈翰章墓等数量较大的文物遗产,文化底蕴深厚.渤海国在唐灭高句丽后由靺鞨族创立,其领地横跨今天我国东北、俄罗斯和朝鲜,是当时极为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渤海国附属于唐朝,在东北地区辖制229年,被称为海东盛国.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始称渤海国,建都于忽汗城,即今敦化(见图1),史称旧国(敖东城).随着对中原文化的不断学习,渤海国仿照唐朝制度,实行多个国都管理的制度,即五京制(上京、中京、东京、南京、西京),在敦化建都30年后(742年),迁都至中京(今吉林和龙)[4].在整个渤海国统治时期,极具创造力的靺鞨族留下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是唐代繁荣多样的民族文化及大一统光辉历史的见证.
图1 敦化在渤海国中位置图Fig.1 Dunhua's position in Bohai
1.2 渤海国遗址空间分布
敦化丰富的文物遗产中,最为瞩目的是渤海国时期的遗址,敦化地区现存渤海国时期遗址32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2处,州级3处,市级11处,县级1处及未定级的14处.遗址空间分布情况及现状详见表1及图2.
表1 敦化渤海国时期概况一览表Table 1 A list for the ruins of the Bohai period general information in Dunhua region
续表1
续表1
图2 遗址的空间分布图Fig.2 Space distribution of ruins
2 自然环境对敦化地区渤海国遗址分布的影响分析
自然环境的概念极为宽泛,由生态系统(动植物、土壤、岩石、大气等)、自然资源(空气、水、气候)等组成.简而言之,自然环境涵盖了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诸多自然条件.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提出来较为完善细致的自然生态观,其中城市选址思想主张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管子·乘马》中记载“凡立国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因天材,就地利”.《管子·度地》中也有关于选址的记载“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形之肥饶者”[5].因此历史遗存的分布往往与其周边自然环境也有着密切联系,择善而居是人类进化的本能,在渤海国遗址的分布中,也有所体现.下文仅从气候、地形地貌和(江)河流、植被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气候对遗址分布的影响
敦化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5℃左右,气候较凉,近60年夏季平均温度中的最高值为19.7℃,春秋季平均温度5.3℃,冬季平均温度约-15.6℃,春夏主导风为西南风,秋冬主导风为西北风,由于冬季温度较低且持续时间较长,植物生长周期较短.雨量充沛,近60年,年均降水量约650ml.敦化地区地形复杂,整体呈四周高中间低的趋势,它的气候受海拔高度的影响也较大,不同地势之间温度存在着较大差异.地势高的地方受寒流影响大,温度较低;地势低的地方形成山谷,并由四周山势形成挡风墙,温度较高.因此也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小气候区[6].就遗址分布来看,聚落址多数分布在海拔200m~400m的台地上.山城址则会相对高,这与古代城市防御相关,符合城市布局特征.
2.2 地形地貌对遗址分布的影响
《荀子·强国》中提到“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7]这是先秦时期提出的选址思想中的“形胜”即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敦化地区四周分别大黑岭、张广才岭、牡丹岭和威虎岭等山脉形成天然屏障,在它们的环绕下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地区最高海拔2 000m,最低海拔450m左右.处在一个较小的山谷里,中部为丘陵台地,各山脉总体走向为东北——西南.牡丹岭略有不同,它呈东西走向,由图3可以看出遗址多分布于敦化的中央部分,北向、南部有零星分布.渤海国聚落址多位于海拔较低的位置,且聚集度较高,体现了坡度对于渤海时期选址的重要性.
敦化地区共遗存32处遗址,其中地处海拔600m及以上的遗址有12处,剩余20处遗址地处400m~500m盆地、山谷等地势较为平缓的区域.由图3分析可得,敦化地区遗址相对集中在400m~600m海拔范围内,而且多位于三面环山、可抵御寒冷气候的敦化中部区域.
图3 遗址与海拔之间的关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ruins and altitude
图4 遗址与流域之间的关系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ruins and rivers
渤海时期各类型选址除了山城址以外,大部分趋向于低海拔地区,这是因为渤海国不同于其他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渤海国政治相对稳定,人民定居生活,农业文明繁荣,较低的海拔更适于农业生产.敦化地区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地广人稀,森林覆盖率较高,野生动植物等物种丰富,便于狩猎业与养殖业的开展,因此海拔较高地区也分布着一些遗址.渤海人为了防御外部入侵而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修筑山城,同时在坡度较高的地区修筑城址还可以避免河流改道和洪涝以及山体滑坡等灾害[8].
2.3 (江)河流对遗址分布的影响
水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儒、释、道3家都对水进行过很深刻的阐述,自古帝王对水也极为钟爱.水被作为生命之源,哺育一方的河流被称为母亲河.由于在人口集中地区,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古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地下水的取用受工艺限制,地表水即河流、湖泊为主要供水方式.在原始社会时期,聚落址就临近水域.城市尤其是都城这一现象更为明显.我国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有21个省会城市都依附于河流,如吉林省长春市就依附于伊通河[9].敦化是渤海国的第一个都城,水资源存储量丰富,地区有一江十七河,牡丹江也发源于此,水域面积有一万多公顷,河流主要属于牡丹江和富尔河流域的分支.自古以来,人们都是逐水而居,择水而憩,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发展农业畜牧业的重要条件.
敦化地区渤海国遗址主要沿河流分布,敦化地区共有渤海国时期遗址32处(见图4),其中沿河流流域分布的有22处(具体分布详见表2),其占遗址总数的68.7%.
表2 河流周边遗址分布数量表Table 2 Quantitative table of site distribution around rivers
由表2可以看出,遗址主要沿水域广阔,流量较大的干流[如牡丹江(Mudanjiang)和富尔(Fuer)等河流]分布,沿支流[如官地(Guandi)、珠尔多(Zhuerduo)、小石(Small stone)和黄泥(Yellow mud)等河流]分布的相对较少.河流不仅为古代人民提供了生活必需品,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用水.河谷地区往往冲刷出肥沃的土地,具备较为完善的生存条件.因此,河流是影响遗址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植被对遗址分布的影响
图5 遗址与植被之间的关系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ruins and vegetation
敦化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植被以栎杨桦林、落叶松林、红松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占总植被面积的80%左右;在河流沿岸,地势低洼地区,植被以苔草草地和疏林草地为主.阔叶林树种主要有桦树、椴树、柞树和胡桃楸等;针叶林树种主要有红松、黑松、冷杉、云杉等(见图5).其中针叶林主要生长在在海拔800m~1 000m的区域.灌木、草甸等分布在海拔500m~600m处.在山谷地区有旱地和零星水田分布[10].
由图5可以看出,遗址主要分布在旱地周边的疏林(即针阔混交林和阔叶叶林经人类砍伐破坏后形成的)区域,这与遗址周边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木材在我国古代社会中作为房屋建材、生火取暖的燃料等被大量使用,树木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破坏之后恢复缓慢.树木被大量砍伐后形成疏林,遗址周边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稀疏.植被的生长状况与遗址分布的密集程度成反比,遗址越密集,疏林面积越大.
3 遗址生态景观构建的可行性建议
渤海国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建筑以木构架为主,抗破坏能力差,现遗址留存多为地基及少量生活用品残片,观瞻度不高,遗址大多分布在田间乡野,交通不便,通达度低,旅游产业效益差,使得遗址的保护只能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来源单一.我国遗址的保护多以点状为主,只保护遗址自身,而忽略了对遗址周边环境的保护,敦化地区大部分遗址被农田覆盖,常年耕种造成水土流失,导致个别遗址面目全失.因此,遗址保护面临着巨大挑战.对遗址生态景观的构建是保护遗址周边环境、减少遗址损坏灭失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增加旅游收入、保证遗址保护经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遗址生态景观的构建不仅是遗产保护形势愈发严峻的客观现实决定的,也是尊重历史,尊重遗址风貌,尊重自然环境,生态与文化并进的发展动向决定的.
3.1 遗址生态景观构建中气候的有效利用
敦化全年温度较低,尤其夏季温度最为适宜,在生态景观构建中可与农业采摘园、生态体验园等结合,打造生态、文化、游览于一体的避暑胜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2 遗址生态景观构建中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
敦化整体地势呈中间低、四周高的盆地形态,可以把地势与遗址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空间层次,发挥台地、山脉的优越性,组成有序的观赏流线和丰富的观赏体验空间,利用山体的围合形成与世隔绝之感的历史文化氛围,有身临其境之感.
3.3 遗址生态景观构建中(江)河流的有效利用
敦化水资源丰富,主要以地表水居多,对水的合理引导利用不仅可以改善遗址的水土流失,也可以增加景观的灵动之感,利用地势的高差,增加遗址的竖向观赏性.水或静或动,增强景观的趣味性,建立生态循环体系、雨水收集系统,实现真正的生态景观工程.
3.4 遗址生态景观构建中植被的有效利用
本土生长的植被,适应性和生命力都是极强的.充分利用野生植被,保持遗址周边的自然状态,也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敦化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植被四季色彩不同,桦树秋季变黄,针叶树木四季常青,阔叶树木冬季落叶,植被自然变化是时光流逝的见证,也是遗址历经风霜的见证.用不同的树种营造不同的遗址环境气氛,松柏营造出庄严肃穆之感、杉树则有挺拔孤傲之感.在遗址保护的前提下,尊重遗址历史风貌,紧扣渤海文化的历史背景,结合现代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构建敦化渤海国时期遗址与自然环境特征相协调的特色生态景观体系,营造历史文脉传承与本土特色鲜明的生态景观[11].
4 结语
本文以敦化地区渤海国时期遗址为对象,并根据我国古代城市选址的一般规律,探析其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遗址分布与所在地的气候、地形地貌、河流、植被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充分表达了渤海国时期古人在城市选址与建设中尊重规律、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的生态思想.此外,还根据这一关系论证了构建遗址生态景观的可行性,为敦化地区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指明了方向.本文对敦化地区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缩小未发掘遗址的范围和预测其具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