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云港市居民对沿海防护林保护支付意愿研究

2018-09-03张雨萌贾卫国

神州·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张雨萌 贾卫国

摘要:沿海防護林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保护沿海防护林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连云港居民支付意愿调查的有效问卷,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探究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月收入、对本市生态环境满意度、对沿海防护林认知度和环保意识八个因素对连云港居民支付意愿的影响程度,得出以下结果:性别、学历、家庭月收入和环保意识四个因素与支付金额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家庭月收入的影响最显著。

关键词:沿海防护林保护;支付意愿;多元线性回归法;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沿海地区台风暴雨、海啸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沿海防护林不仅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还可以抵御海啸和风暴潮,对于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国家林业局最新数据显示,分布在我国1.8万多公里海岸线的沿海防护林,年生态效益超过8100亿元,为防御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发挥了突出作用。

至2017年,连云港市已完成沿海防护林建设26.6万公顷,并在全市建成了169公里沿海基干林带和纵深防护林系统,其生态防护效果日益显露。至2018年春,连云港完成沿海绿化造林2万亩,其中成片造林1.2万亩,新建沿海农田林网0.3万亩,并完成四旁植树和沿海工业园区绿化500万株。此举有利于打造沿海农(盐)田绿色屏障,为改善东部沿海地区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生态新港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然而,连云港沿海防护林的经营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由于沿海防护林的生态效益具有无形性、外部性、公共物品的特点,存在“搭便车”现象;第二,连云港在防护林抚育、管护、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投入资金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防护林体系建设质量。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工具和创新性的环境管理手段,对于解决连云港沿海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实现森林资源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针对外部性,庇古提出征税或补贴的解决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出现了“林业政策效益论”、“和谐理论”、“森林多功能理论”。随后,美国林学家提出“林业分工论”、“新林业”等理论。20世纪末,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发展成熟。国内对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第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第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模式,如环境税;第三,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我国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大多从国家和政府这一宏观主体的角度进行。近年来,虽然有部分学者从农户、林区居民等微观主体的角度进行研究,但多将微观主体作为利益受损方,即补偿客体,忽略了农户、林区居民在享受森林生态效益的同时对森林造成的破坏,对农户、林区居民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少。因此有必要将农户、林区居民等微观主体作为补偿的责任主体,考察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支付意愿。

针对连云港沿海防护林经营建设的现状,如何转变居民“沿海防护林保护是政府的事”的传统观念、改变居民存在的"搭便车"的心理,使居民自愿为获得的生态服务而付费,调动居民参与沿海防护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实现政府与居民、保护与利用协调统一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考察居民对沿海防护林保护的支付意愿,是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因此,本文将连云港居民作为补偿责任主体,根据连云港居民沿海防护林保护认知及支付意愿的访谈调查,构建支付意愿的多元化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居民个人因素和居民心理认知因素对支付意愿的影响程度,明晰居民支付意愿的动机构成,对城乡居民自愿支付能力进行预测,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二、连云港居民沿海防护林支付意愿调查的方法选择

1.调查与数据获得

1.1调查过程

问卷发放主要集中在连云港市灌南县和东海县,随机抽样。由于问卷研究内容的隐私性,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填写。

1.2问卷内容与发放回收

问卷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影响连云港居民对沿海防护林保护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月收入)和居民认知水平因素(对本市生态环境满意度、对沿海防护林认知度和环保意识);第二部分,费用支付形式和补偿方式。

问卷共发放78份,选取有效问卷65份。

2.变量描述与选择

钟全林、彭世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林区居民个人特征(如性别、家庭年纯收入等)是影响其生态公益林补偿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并且家庭年纯收入的影响最显著;梁爽、姜楠、谷树忠认为农户环境保护支付意愿受农户基本情况(如年龄、受教育年限等)、农户能力(如家庭年纯收入)、环境保护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张眉、刘伟平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上,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愿意支付;乔旭宁、杨永菊、杨德刚认为渭干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受家庭年纯收入、受教育年限、户籍、支付方式以及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知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构建连云港居民沿海防护林支付意愿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时,如果指标太多,会导致各指标相互交叉,甚至产生重叠;如果指标太少,又无法涵盖影响因素的整体。基于上述原则和现有的研究成果,从受访者个人因素和认知水平因素两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因此,本文选取的影响因素包括:受访者个人因素(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月收入),受访者的认知水平因素(对本市生态环境满意度、对沿海防护林认知度、环保意识)。

自变量与因变量具体解释见表1:

3.模型选择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描述被解释变量支付意愿与多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本文建立的基本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Y = β1X1 + β2X2 + β3X3 + β4X4+ β5X5+ β6X6+ β7X7+ β8X8

Y为支付意愿,X1为性别,X2为年龄,X3为学历,X4为职业,X5为家庭月收入,X6为对本市生态环境满意度,X7为沿海防护林认知度,X8为环保意识。根据样本数量,设置置信水平为70%。

一般情况下,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结合经济理论找出所有对被解释变量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如果遗漏了重要的变量,回归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自变量过多,一方面会增加计算量,造成误差的积累,另一方面出现多重共线性的可能性增大。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本文采用单向前进逐步回归法,逐个添加变量,反复建模,找到上述统计量最优的模型。

三、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

将统计数据导入Eviews,进行OLS回归(表2),对回归方程总体进行F-检验,对单个解释变量进行t-检验。在显著性水平ɑ=0.3的前提下,回归方程总体通过显著性检验。解释变量性别X1 (β1=0.45,p=0.15<0.3)、学历X3 (β3=0.19,p=0.12<0.3)、家庭月收入X5 (β5=0.43,p=0.0002<0.3)、环保意识X8 (β8=0.13,p=0.30<0.3)通过显著性检验;解释变量年龄X2 (β2=0.17,p=0.40>0.3)、职业X4 (β4=0.03,p=0.6320>0.3)、对本市生态环境满意度X6 (β6=0.005,p=0.85>0.3)、对防护林认知度X7 (β7=0.12,p=0.51>0.3)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存在解释变量未通过检验,说明存在多重共线性,进行单向前进逐步回归(表3),得出以下结果: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情况下,家庭月收入、学历、性别、环保意识与支付意愿存在显著相关性。家庭月收入X5(β5=0.42>0,p=0.0002)与支付意愿正相关;学历X3(β3=0.146>0,p=0.14)越高,支付意愿越大,正相关;环保意识X8(β8=0.13>0,P=0.25)越强,支付意愿越大;男性的支付意愿大于女性,愿意支付更多数量的金额。

四、结果分析

利用单向前进逐步回归法修正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的线性方程如下:

Y = 0.42X5 + 0.15X3 + 0.47X1 + 0.13X8,F=7.78,P=0.000041

根据修正的回归方程和有效问卷的结果,有以下三点分析:

第一,家庭月收入X5(β5=0.42>0,p=0.0002)、学历X3(β3= 0.146>0,p=0.14)、环保意识X8(β8=0.13>0,P=0.25)与支付意愿正相关,男性的支付意愿大于女性,愿意支付更多数量的金额。最显著的影响因素是家庭月收入,其次是学历,这与问卷调查中居民为影响自身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排序结果一致,原因是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具有一致性,支付金额的大小取决于家庭可支配收入。

第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与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存在不同之处。年龄、职业这两个个人因素和对本市生态环境满意度、对沿海防护林认知度两个认知水平因素对居民支付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可能原因是,年龄、职业与居民的学历存在高度相关性,对生态环境满意度、对沿海防护林的认知度与环保意识存在高度相关性;无论居民对本市的生态环境是否满意、对沿海防护林是否了解,出于环保意识或者对生态环境的期望,都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用于沿海防护林的保护,影响支付意愿的主要是经济因素。

第三,根据问卷结果,居民不愿意支付保护防护林的生态建设费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收入较低,家庭负担重,无能力支付。对于愿意支付生态建设费的居民,倾向于以纳税形式交由国家统一支配或者以公益募捐的方式支付,倾向的补偿方式主要是纳入个人信用体系(如增加可贷款额、信用额度等)和生态旅游优惠。

五、政策建议

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使自然资源的供给与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和人类持续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补偿作为解决上述矛盾的方法之一,受到广泛重视。沿海防护林作为公益林的一种,就其生态效益而言属于公共产品,存在外部性,外部性则是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目前的生态补偿方式包括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连续补偿和一次性补偿、政府主导补偿和市场主导补偿。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补偿方式是政府运用一般性财政资金对受偿者进行补偿。

对沿海防护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有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组织建设,落实目标责任。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应重视防护林保护,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第二,科学合理规划生态公益林。合理布局,遵循自然规划、经济规划,使造林工程达到高质量、高效益。

第三,夯实基础设施,提高保障能力。加强基层林业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加强林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公安和林业植物检疫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科学经营,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发挥防护林的多重效益,例如发展林下经济。

第五,开展公益林宣传工作,动员全社会参与。宣传防护林的多重效益,加强居民对沿海防护林的保护意识,提高居民参与防护林保护的积极性。

第六,促进市场机制在生态补偿领域的应用。由生态效益的受益者和环境破坏者直接对提供者进行补偿,提高生态补偿机制的效率,如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

参考文献:

[1]颉洪涛,成向荣,吴统贵,虞木奎.基于文献计量的沿海防护林研究内容分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2]孔凡斌.试论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政策理论、对象和实现途径.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2)

[3]温作民.森林生态税的政策设计与政策效应.世界林业研究.2002(4)

[4]李琪,孙瑛,李望.沿海防护林可持续经营及其实施途径的研究——以山东省沿海防林 为例.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2008

[5]陈凯星.城市居民对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服务支付意愿研究.博士论文.2015

[6]文清,尹宁,吕明,张皓东,王雨濛.云南森林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WTP)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08

[7]居国赋,耿小红,刑栢,吴能贤.生态公益林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探析.中国林业经济.2017.12.10

[8]彭翌峰.加拿大安大略省居民的森林价值观的比较研究.硕士论文.2017

[9]李凤凤,徐卿.连云港市生态公益林现状及发展建议.安徽林业科技.2017.4.5

[10]白斯琴,陈钦.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林业经济问题.2015.12

[11]李文华,李芬,李世东,刘某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自然资源学报.2006

基金项目: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7NFUSPITP161;

作者简介:张雨萌,女,1997年9月生,江苏连云港人,南京林业大学大三学生,农林经济管理專业。

通讯作者:贾卫国,男,1969年10月生,安徽六安人,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资源与环境经济。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