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

2018-09-03高肖俊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11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管理措施特点

高肖俊

摘 要:目前二元经济结构与自然条件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极大,它直接扩大了城乡差异,让农村饮水安全与城市产生较大差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各地区还需要积极建设优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体系内容,解决安全饮水问题,明确工程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本文将结合广西某地来详细论述这一主题,着力分析该地区农村的安全饮水工程问题与有效管理措施。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特点;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7.7 文献标志码:A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能否拥有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和系统,完全取决于政府管制机制与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效调度实施。一方面要赋予工程本身以公益性特质,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应对我国多数农村地区可利用水资源贫瘠的问题,从整体上建立一套能够遵循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符合供水工程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安全饮水机制,满足工程运行本身与市场调节的有效联动的现实要求。

1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1.1 基本内容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基于对农村饮用水的社会调查与供水特点基础上实现,它所涉及的重点内容包括农村供水模式、饮用水水质、水量、水压以及工程工艺流程设计,当然也要考虑到水厂本身的设备选型与安全运行等内容,结合不同区域、不同供水模式和不同用水需求来考虑问题,丰富内容。

1.2 基本特征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存在多重特点,首先它的安全建设任务重大,目前我国每年还需解决200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同时对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从全国各地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来看,还有许多地区未能有效启动,以广西为例,其农村地区的自来水普及率只有70%左右,这意味着省内依然有近500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其次,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本身在管理层面具有组织特殊性,它的工程设计、规划、实施与管理等多方面内容专业化分工相对较强,涉及多单位、多部门集体参与。所以为了做到项目推进流程有序性和各单位的有效参与于紧密联系,还需要建立严格的工程项目组织制度,保证权责分明,提高其中各个参与方的相互协调性,解决工程中所存在的不协调纠纷矛盾问题。

最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系统是存在复杂性的,这一复杂性也决定了工程组织管理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涉及农村的安全饮水工程规模普遍较大、涉及面较广、资金投入多且存在高技术难度。同时项目本身容易受到地域气候、地质水文、地域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制约影响,所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还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政府及社会组织方面要做到共同联手、有效干预,保证项目实施过程顺利。

2 广西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所存在的问题与管理措施

2.1 广西某农村用水现状概述

虽然广西某农村近海,海洋资源丰富,但由于多年来农耕与生活污染的原因,造成地方可用淡水资源极其匮乏,地方人民饮用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据统计,当地有近45%的人口在饮用水方面无法达到国家农村饮用水安全标准。根据国家水利部、卫生部所制定的《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相关内容划分,目前当地农村总人口为495.77万人, 其中集中式供水人口为280.223万人,分散式供水人口为215.547万人,其中无法达到安全饮水标准的人口占到当地总人口的45%,这一比例也说明当地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已经相当严峻,饮水工程开启实施势在必行。

2.2 广西某农村安全饮水需解决的问题

广西某农村安全饮水需解决的问题大体可归结为两点:污染问题与管理问题,下文将作出详细解读。

(1)污染问题

根据对当地的调查发现,目前该农村地区周围的饮用水污染源头众多,其中以生活污染源为首,由于该地区人口主要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但在监测中却发现其地下细菌学指标合格率偏低,这说明该地方水体已经被彻底污染。究其原因,还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农村家庭无法做到人畜分居,粪池与水池相隔不远,人畜粪便成为了农村水资源头号污染源。再有就是当地人的生活污水随意倾倒也导致水体中充满了合成洗剂、氯化物等化学药剂,加之病毒与寄生虫卵共同污染水体,地方水质长期恶化,为农村安全用水埋下巨大隐患。

另一方面,当地农畜养殖规模化也是水体污染关键,许多畜禽粪便与肥料氮、磷、钾复合物污染水体,这说明该地方未能将人畜饮水环境与乡镇供水工程完全分开,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2)管理问题

当地农民在思想观念与生产技术方式上都相对落后,对安全饮水问题根本不重视,所以过去该农村所建造的安全饮水工程设施目前均处于半瘫痪或完全瘫痪状态,再次进行农村水利改造面临资金、技术在内的重重困难。

再者,该农村在安全饮水水源水质监测方面还是空白,整体监测技术力不足,监测组织力量也不到位,加之该农村水源地规模小单分布分散,水质水量均无法保证稳定性,这对未来开展相关监测工作也带来困难。

(3)广西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未来建设管理措施

广西某农村地区在完善安全饮水工程之前必须深刻解读国家的《生活饮用水质标准》,在深刻理解其内容基础之上着力开展工程,逐一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其整体工程建设思路如下: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为工程内容,最终实现农村安全饮水目标,提高农村地区的饮用水质量。

①合理化地方可持续性水源布局

该农村地区应该首先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联系起来,在满足农村饮用水水量的基础之上解决水质问题,保证首先建成一批高标准的农村安全饮水水源工程,首先做到广大群众在干旱年份有水用。其次就是要针对当地地下水水资源污染问题,基于技术解决的基础,努力做到珍惜深层地下水水资源,确保做到深层地下水的有效利用与补充平衡,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合理利用地方水资源。

②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防治结合

该农村要做到水量水质发展并重,实现对农村饮用水水资源因地制宜有效保护,为地区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一系列保护方法。比如说要做到统筹规划,杜绝一切垃圾及有害化肥污染环境,保证供水水源不会受到农业发展污染影响。还要做到防治结合,强化对水源地周边排污体系的设置,合理设计排污口,做到雨污分流,借鉴城市先进经验来设计适合于当地实际状况的给排水管网,保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高质量、高效率。

③做好水质监测检验工作

当地农村要引进先进技术,强化水源、出厂水以及管网末梢水的水质监测过程和检验工作内容。在地面水方面,应该地区修建小型水库一做到合理引渡水源,并围绕水库配置河床式取水建筑物、渠道涧槽饮水设施、管道饮水设施等等;在地下水方面,则要多设计大口径、地龙渗渠、机井等等來合理储蓄水源,做好地下水输送与配水工程。同时要坚持建设沼气池与农村改水设施,真正将改水、改厕二者安全饮水工程内容结合起来,为农村洁净用水开拓新途径,保证当地农民群众都能能用上干净水。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农村地区应该大力推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保证在合理运用各种技术内容的同时做到“以水养水”,构建自我维持循环发展的良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安全饮水工程技术内涵,同时强化对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周青.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3.

[2]卢显健,韩彪.广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现状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5,7(12):159.

[3]曾远.阿图什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管理措施特点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