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朋友圈自恋式现象传播心理研究

2018-09-03李艳玲

出版广角 2018年14期
关键词:好友理想社交

【摘 要】 朋友圈是微信的重要功能之一,随着微信的不断发展壮大,发朋友圈和刷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习惯。基于微信朋友圈具有满足用户的认知心理、好奇心理、表现心理和安全需求,自恋式传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构建理想自我、寻求身份认同以及获得自我存在感是微信朋友圈自恋式传播的主要动因,然而,过度自恋式传播将会引发个体焦虑、助长虚荣心理并影响个体判断能力。

【关 键 词】微信;朋友圈;传播心理;自恋

【作者单位】李艳玲,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4.025

克里斯托弗·拉什将自恋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分析,即“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病态形式,并用夸张的方式表达其内在结构”。移动互联网时代,高度关注自我的个人主义文化成为自恋的显著特征。人们在社交圈中晒自拍、晒美食、秀恩爱、秀成功等成为现代人自恋主义倾向的具体和集中体现。

基于此,本文微信朋友圈自恋式传播,重点指的是当前互联网文化范畴中存在的广义和狭义层面上的自恋文化,它是一种隐性的、高度关注自我、有极强表现欲的群体性心理状态,通过自我形象的构建,以“他者”视角来塑造自我社交形象,以获取在虚拟平台中的价值感和认同感。在微信火爆的今天,朋友圈中的自恋式传播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

一、微信朋友圈的传播特质

微信朋友圈以强链接为主,弱链接为辅,可任意添加在线好友,拓宽交友层面,使线上社交圈和线下社交圈相融合。首先,微信用户可以通过发布朋友圈内容,即音视频和图文等来表达自我、记录生活。在朋友圈发布信息的同时,还能通过手机定位功能实现位置共享,设置好友观看权限等。其次,微信朋友圈能够提供其他应用的分享,用户可将其他应用中自己喜爱的文章、音乐、视频等内容跨平台分享。例如网易云歌曲、腾讯视频、微信读书等都可以链接方式分享到朋友圈。最重要的是,朋友圈的动态只有相互是好友和共同好友才能够看到,这种互动方式与其他社交应用的显著区别在于,朋友圈塑造了一个只有相互是好友、同属一个圈子才能进行互动的圈子。这种高度模仿现实社交的功能,体现了朋友圈私密性、真实性的特点。

基于此,可以总结出微信朋友圈的几个传播特质。

1.满足用户的认知心理

认知心理,指的是传统受众普遍存在的渴望了解外部信息的心理现象。微信朋友圈是立足于较强人际互动关系而构建的虚拟社交平台,正是因为是“熟人社区”,朋友圈的信任度较高、关系链条牢靠,过滤掉了很多不确定的、信任度低的信息。此外,微信朋友圈的一键分享功能,既保证了圈子好友之间信息共享,又能够与外界保持紧密联系。

2.微信朋友圈用户具备双重身份

微信朋友圈用户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并在这两种角色中不断变换。用户在朋友圈中能够通过信息互动、动态发布了解好友动态,其好友可以通过以上内容观望自己,这不仅满足了用户自我形象设置和了解他人动态的需求,还能满足好友类似心理。甚至可以说,微信朋友圈用户的双重心理造就了当前的传播生态和格局。

3.满足用户的自我表现心理

微信朋友圈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给用户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上至精英阶层,下至草根妇孺,都能够在朋友圈通过视频、音频、照片和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自我、表现个体喜怒哀乐。比如,有些用户品尝了美食、发现了旅游好去处,出于炫富、卖萌或者纯粹就是想发说说的“无聊”心理都会在朋友圈发布相关资讯并加上定位,让圈子好友看到进而评论或点赞来实现自我展示。

4.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

微信朋友圈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熟人圈的链式结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封闭交流通道,真正形成一个私密的社交圈。微信的设置分组功能和允许朋友查看范围功能,更将其私密性和排他性发挥到了极致。这种私密化的设置,大大增加了用户的安全感。用户在朋友圈发布内容时,能够自主选择呈现的好友范围,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人际交往烦恼。

由于具有这些传播特质,微信朋友圈深受用户喜爱。《2016年微信影响力报告》显示,61.4%用户每次打开微信必刷朋友圈,发朋友圈和刷朋友圈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由此衍生的微信朋友圈自恋式传播行为也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二、微信朋友圈自恋式传播心理分析

1.构建用户理想的自我形象

现实中的自我是符合个体真实状态的形象和行为,而理想的自我则是个体心理所期望的、想成為的那种在意识中构建起来的、现实中不存在的形象。在移动社交时代,个体关注的重点是自我,并希望在社交空间建构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

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社会是一个舞台,人生是一场表演,人们在前台表演,展现特定情境,在后台放松自我,不用考虑个体形象。在现代生活中,微信朋友圈就扮演了前台角色,人们在朋友圈中展现自我,完成自我形象的建构,实现印象管理,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这种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行为其实就是营造理想自我的过程。

在朋友圈信息发布前,个体会预判该信息是否符合自我形象,表现理想中的自我。在这种心理影响下,个体常常采用“美图秀秀”之类的工具和选择性呈现这两种方式来表现。美化修饰主要通过个体发布图片和文字信息体现出来。例如在朋友圈中晒自拍,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年女性会发布经过修饰的照片,发布的文字信息也会经过精雕细琢,将自己理想中的一面展示给他人,期望获得他人的赞美、认可、羡慕或崇拜。选择性呈现是个体有意识地将部分信息过滤,在发布朋友圈时扮演“把关人”的角色,选择性地呈现自我积极美好的一面,而有意地避免或弱化自我消极邋遢的一面。

2.寻求身份认同

弗洛伊德最早提出身份认同的概念,即社会个体在心理上得到一种归属感的具体体现。加拿大传播学者泰勒认为,身份认同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社会学上和心理学上,还体现为自我欲望的呈现,进而实现自我指导和构建“完美”的自我形象。

微信朋友圈在身份认同上提供了一个用户自我形象和虚拟身份培养及认知的全新平台。个体在朋友圈中展示理想自我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我、重塑自我的过程。个体在朋友圈重塑自我的同时,也会在无形之中完成自我认同。例如,出于对理想自我形象的预设,某位想要考上博士的硕士用户,很可能会在朋友圈中经常转发学术信息,上传参加学术会议和与业内大咖合影照片等内容。虽然其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尚未达到自我的理想境界,但这种出于自我认同的分享,可以给其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来自朋友圈的点赞或评论,可以使个体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培养对自身积极的认同感。

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他人认同”是他者对自我的评价和认知影响自我评价和认知,也就是我们认识自己来源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知,他人的评价、态度都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体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自我和把握自我。朋友圈作为一个社交平台,人们在传播和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别人的态度来评价和审视自己,并不断反思和调整自我认知,从而进一步构建理想的自我形象。比如,个体发布朋友圈得到好友点赞或评论的积极反馈后,在发布内容时会更有针对性,以便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3.获得自我存在感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的学说,存在感是一种自身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识。在万物互联的网络时代,这种存在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互动与分享。与现实的人际交往相比,如今的人们更依赖社交网络来获取存在感,通过社交网站与他人互动、分享信息,在自我展示和自我欣赏中完成刷取存在感的心理满足过程,而且这种满足感会随着点评和点赞数量的增多而不断增强。正是这种满足感不断驱使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个体经历。

需要指出的是,在社交网络中发布信息并不能使人获得较大的存在感,外界对信息的回应才是存在感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微信朋友圈中,个体获取自我存在感的渴望会更加强烈。因为朋友圈是以熟人为基础构建的社交网络,人际关系场较强,渴望被熟人关注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欲望,这种欲望的满足就意味着个体获得了相应的存在感。因此,刷存在感便成为朋友圈自恋式传播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过度自恋式传播的负效应

1. 引发个体焦虑

微信朋友圈基于建构理想自我的自恋式传播会使个体变得更加自恋,这种传播一旦无法达到个体心理预期,就会引发严重的个体焦虑。具体来说,对自我存在和自我认同需求的过度追求会让个体产生朋友圈情结,过分依赖朋友圈来实现存在感和认同感。这种做法通常会导致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信心和对他人评价过于敏感,特别在乎好友对自己的点评和点赞,希望通过互动的数量和频次来彰显自我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关注。然而,一旦离开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形象,个体在现实中就特别缺乏安全感,身份焦虑感也随之上升。

阿兰·德波顿指出,“身份焦虑指的是人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通常表现为个体会强迫性或不由自主地随时查看朋友圈的最新动态,了解他人信息,与好友互动频繁,同时也表现为个体发布朋友圈的频率极高,甚至出现刷屏现象。因此,在焦虑感的助推下,个体过分寄希望于从朋友圈获得自我价值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朋友圈依赖症,一旦离开虚拟社交圈就会产生焦虑感,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学习和生活。

2.助长虚荣心理

适度自恋式传播可以构建理想的自我,给予个体积极的心理暗示,但是频繁地进行自恋式传播便是虚荣心作怪了。微信朋友圈低门槛发布动态的功能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发布内容,以图片、文字、视频、定位等各种标签来设置自我期待和所要表达的虚拟形象。正因为构建理想自我的便捷性,个体会在无形中受到激励,助长其虚荣心理,使得晒自拍、秀身材、天天励志等现象成为一种常态,甚至引起他人的误解和反感。因此,虚荣心诱发下的微信朋友圈动态不仅脱离用户现实,达不到自己所预设的个体形象,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影响他人对自我的整体评价。

3.影响判断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关键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际交往逐渐转向为人机交互,社交媒体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中介,人们在社交平台上扮演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特点的虚拟角色。基于熟人关系建构的朋友圈,个体的线上关系网大多是熟悉的同学、同事或亲朋好友,所以个体在朋友圈中进行自恋式传播时,这些熟人就能够判别其是否过度或美化。

然而,微信朋友圈毕竟也要实现商业价值,不可避免地要添加新功能,而这些新功能將会对以强关系为主的微信社交平台造成冲击。随着微信泛社交标签越来越明显,很多仅有一面之缘的所谓好友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如代购、微商等一面未见的“好友”。相对于现实中的熟人,这些纯粹由网络联系在一起的好友,彼此之间缺乏了解,了解彼此的方式只能依靠朋友圈中呈现的形象。所以,当个体在朋友圈中进行自恋式传播且线上的自我形象与线下自我形象不相符时,就会影响他人对自我的判断,造成现实与虚拟社区中的认识偏差。

参考文献

[1]郭喜超. 传播心理学视角下微信朋友圈晒自拍行为研究[J]. 理论研究,2016(6).

[2]时方圆. 朋友圈现实——从心理角度分析朋友圈发布者对信息的过滤[J]. 新媒体研究,2017(11).

[3]朱剑卿,胡晓林. 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心理分析[J]. 传播与版权,2017(6).

[4]王佳丽. 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心理研究[J]. 传播与版权,2017(2).

[5]李小华,张付伟. 社交媒介中“晒”现象探析——现代人的自恋主义倾向[J]. 新闻界,2015(21).

[6]王欢,关静雯. 微信朋友圈“晒”现象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6(5).

[7]何享. 网络自我表露心理探析——以微信朋友圈为例[J]. 镇江高专学报,2016(7).

猜你喜欢

好友理想社交
社交之城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属羊
雪花特快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