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编辑的能与不能

2018-09-03罗飞宁

出版广角 2018年14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选题人工智能

罗飞宁

【摘 要】 人工智能可以大大提高编辑选题策划的准确性,优化编辑出版流程,倒逼编辑提高综合能力。然而,人工智能仍然无法替代编辑在价值观和伦理审视方面的作用,替代编辑与读者、作者在情感方面的维系作用。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编辑工作只有不断创新发展,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才能不辱时代使命。

【关 键 词】人工智能;编辑;出版

【作者单位】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青年探索》编辑部。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4.011

2017年7月我国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 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制定促进人工智能發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建立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体系等一系列措施[1]。面对国家提出的人工智能战略和已经开始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人工智能产品,编辑出版行业在这一股潮流中面临着变革。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概念可最早追溯至1956年美国的达特茅斯会议(Dartmouth Conference),当时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等科学家第一次向世界提出了“人工智能”。时至今日,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走过60余年。科学家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主要研究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2]。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尼尔斯·尼尔森(Nils Nilsson)教授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关于知识的科学——怎样表示知识、怎样获得知识、怎样使用知识的科学” [3]。人工智能先驱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uffi)在《2017未来媒体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协作是未来媒体十大发展趋势之一[4]。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系统的全面布局,它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与改变出版生态[5]。事实上,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是无法回避的必然趋势。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编辑的部分任务将被分担,编辑工作将逐渐迈入专业化与智能化并重的时代。

一、人工智能为编辑工作带来的新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以其迅速的数据处理能力、高效的任务执行能力为编辑出版带来较大的促进与裨益。信息技术的革新将影响着人类的思维与服务模式,人工智能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也将显现出无以比拟的优势。

1.人工智能帮助编辑提高选题的准确性

传统依靠编辑经验、灵感的选题策划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出版业发展的高效率与高标准要求。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甄别、筛选并制定出选题策划方案是摆在编辑面前的难题。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为特征的人工智能将为编辑的选题策划提供大数据视野下的技术支持。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帮助编辑进行更有效、更精准的策划决策。在选题策划方面,人工智能根据出版大数据解决方案,对热门事件、热点词汇,进行智能分析。还可以清晰了解读者的偏好点,对文章进行智能分发和个性化推荐,重塑内容分发机制,做到每个人都能关注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人工智能可以对各大平台的文章进行大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精准匹配,推测出哪些内容更具前瞻性和话题性,有效帮助编辑挑选合适的选题素材。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社长王瑞在2016年底表示,通过对大数据的抓取,编辑在做选题的时候,可以了解到全国有多少家出版社在做同样的选题,可以知道市场上此类选题的销售量如何等等[6]。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无论是图书编辑还是期刊编辑都能对前沿、热点问题有更好地把握和了解。

2.人工智能能优化编辑出版流程

人工智能技术让出版流程实现智能化,将为新闻出版业的转型融合带来更多可能性[7]。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出版编辑流程。对于编辑流程来说,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帮助编辑快速准确地初审稿件。过去,编辑审稿时遇到某些关键性信息,如是否抄袭、剽窃,数据是否造假等很难去辨别,而人工智能技术却能够快速地识别出文章语句的出处,并对关键信息进行有效排查,大大缩短审稿、编稿的时间。

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及应用在编辑出版行业的渗透步伐越来越迅速,未来的知识获取必然与人工智能关联在一起。传统出版业中,主要根据编辑能力来寻找出版资源,凭借知识经验来筛选稿件,读者能看到什么主要基于编辑的人工判断。随着物联网的进一步普及、用户数据的积累, 内容推送的权利正在由编辑让渡给算法,人工智能将扮演“内容分拣员”的角色。在新的编辑出版流程和传播机制面前,如何辨识和选择发布信息将成为编辑未来工作的重心。

3.人工智能倒逼编辑提高综合能力

传统编辑只重视对稿件的文字加工、写作格式和规范的修改,随着编辑出版的转型升级,读者阅读介质的多样化,造就可利用的媒介元素也越来越多元化。如何巧妙、熟练地运用丰富的媒介元素,使文字、图片更好地呈现给读者,实现主题的有效表达,是摆在现代编辑面前需要研究和实践的课题。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可以很好地对图像、文本进行图文互现,而且人工智能已经能够高效完成内容加工、翻译、内容查重、语音识别等任务。这就倒逼编辑必须提升综合能力,除了扎实学习传统编辑的业务知识,有必要加强数字技术、新媒体技术等综合能力和知识维度的学习与培训。

二、编辑工作中对人工智能的反思

尽管人工智能在编辑校对、数据识别、信息搜集等方面已取得进展,但仍面临着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核验作者身份信息、影响因素预测以及意识形态问题等。“人工智能在思维能力上还无法比拟或超越人类思维和意识。人工智能对于人类行为的模拟仍然处于机械化阶段,还未达到人类自主思维或具有完整感觉。与人类主体的社会和文化属性不同,人工智能的本质属性是自然性和机械性,还不能形成主体的真正行为活动和社会属性。”[8]基于此,编辑应发挥自我能动性,体现人的主导性和价值性。

1.难以替代编辑在价值观和伦理审视方面的作用

人工智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产物,虽然它的进步与发展超出了人类的预期,但其发展轨迹与方向仍然受到人类的控制与影响,特别在处理一些复杂、非线性,涉及微妙情感关系的问题处理上,人的价值是无法被替代的。由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原因,机器人是建立在计算机算法和数据挖掘技术之上的一种科技,通过已建立的资料库和互联网中同类型的材料来匹配信息,从而达到对文本的编辑校对。由于这种技术缺乏真实场景的体验,无法对文本进行价值观上的判断,无法建立符合编辑出版伦理、道德、法律和制度相匹配的人工智能体系与责任机制。因此,发挥编辑的价值判断优势显得尤为必要。

在当前弱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已经能基本掌握一些基础性的编辑技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器也在学习并越来越多地入侵与占领人类传统工作岗位。当我们将这些重复、烦琐的职能交给人工智能之后,编辑核心价值应该体现在发现和挖掘优秀作品中,如何更好地引导优秀内容进行传播是编辑面临的重要课题。数据搜集和分析是人工智能的强项,但价值判断必须依靠人来进行。美联社是最早启用机器人写作的传统新闻机构之一。从2014年7月起,每一篇由写作机器人生成的新聞报道,美联社都会安排编辑进行人工审查。这种审查不再是简单的字、词、句的校对,而是理顺新闻事件背后相对复杂的事实从而形成价值判断。编辑只有进行“多任务执行”,掌握更深入分析的技能和练就更加具有思想深度的报道能力,才能应对数字信息大爆炸和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趋势,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略胜一筹[9]。

2.无法替代编辑与读者、作者在情感维系方面的作用

人工智能说到底还是算法问题,然而算法是有局限性的。针对一个抽象的问题,算法给出的结果是唯一性的,这种精准的解释有时候并不符合人类社会非结构化、非线性的思维。有时候我们要求的是舒服、满意的结果并非唯一、正确的解释。在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还不能完全具备人类处理情感和思维的能力,也不完全具备人类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人工智能依靠算法,预先设定的程序和固定的模板进行信息处理和加工,难以复制编辑与读者、作者的交往行为模式,尤其在针对特殊作者要“打人情牌”时,还是需要人出面解决。编辑与作者、读者的情感维系不仅仅停留在稿件的编辑过程中,编辑与他人的沟通交流,给予读者、作者人文关怀与情感反应等方面都是人工智能无法模拟的。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编辑工作的创新

编辑生产过程随着人工智能向纵深度发展将不断得到创新。在深度人工智能时代,编辑重复的线性结构化工作将会逐渐被替代。例如校对、参考文献编排对应、检查学术不端等。智能编辑时代, 编辑更重要的工作是设计、指挥、操控机器如何干活。人, 将指挥机器如何做编辑工作, 而不是机器指挥人干编辑工作。这就需要编辑工作的不断创新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所带来的产业变革。

1.人才创新

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出版行业从业者应全面提升知识结构与能力。编辑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突发应变能力和跨领域思维及理论运用实际的能力。目前人工智能短时间内是无法真正地替代人,人工编辑的价值体现在对文章进行价值判断并做出处理,这是编辑创造性和思想性的体现。一方面,编辑人员要增进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了解,在选题策划、编辑出版、发行营销、用户发现等领域中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以便对出版内容精准定位,提升系统能量。另一方面,编辑要锤炼自己的情操,提高自我的艺术追求、对出版物的情怀以及审美水平。在智能编辑时代,编辑的思考能力、整合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越来越重要,培养与开发有效的编辑人工智能体系的嵌入式、协作化的方法,增强人工智能服务编辑的感知能力、服务模式和有效性将有助于全方位提升编辑的综合能力。出版物的国际化要求编辑要有全球化的视野,站在国际视野看待并解决本国的问题将有益于编辑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生存与发展。

2.内容服务创新

在数据爆发增长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内容以数字化呈现的形式生产和传播。内容服务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文本内容的多元化,还要适应新时代的作者、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对内容进行拆分,使其适应读者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在传统出版时代,内容是根本。在智能出版时代,如何做好内容创新和内容建设依然重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锻造出版物的核心内容,夯实出版物的内容品牌,通过深度学习,将内容、技术、用户连结在一起,全面提升出版物内容的呈现形式和阅读体验模式,实现出版物内容服务的创新十分重要。

首先,编辑应该关注信息,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精准分析,以此掌握目标群体及其关注的内容。其次,编辑应该致力人工智能技术与编辑出版的融合。出版物不是独立的,而是与技术、社交网络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通过这个有机整体,编辑既要对其进行内容服务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提升出版物品牌认可度,又要通过开发读者资源,创新发展。最后,编辑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使作者、读者能够简便、快捷地找到各自需要的内容,从而使作者、编者、读者高效率合作共赢。

3.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使整个编辑出版流程在新技术、新工具、新手段的驱动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并形成了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传播模式,提高了内容推送的精准性。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带动编辑行业标准化的创新,编辑行业标准的重新修订必将把技术革新带来的新变化考虑在内。在工具创新上,群体智能的应用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字化协同生产:在选题策划阶段,人工智能弥补了编辑因为知识体系欠缺所造成的遗漏;在编校阶段,人工智能能根据知识点对文章进行知识标引,实现相关知识链接的同步上线;在发行阶段,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内容分发。技术创新最重要的体现是平台创新,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能把信息录入、选题策划、采编、审稿、文图处理、传输、发行进行了一体化整合,使整个编辑出版环节都顺势而变,编辑生产过程更加高效。一方面,人工智能加强了编辑、作者、读者三者之间沟通的时效性,提升了投稿、审稿、用稿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应用到编辑流程的各个具体任务中,在每个环节中通过大数据的云计算使得审稿的科学性和效率在加强,对稿件质量的评价更具客观性。人工智能使得编辑出版具有持续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大大地简化了编辑的工作流程,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这些创新已日益融入整个编辑生产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7-07-20)[2018-05-06]. http://www. gov. cn/zhengce/content/2017-07/20/content_5211996. htm.

[2]许晔. 下一代人工智能:引领世界发展的新兴驱动力[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20).

[3]孙梦曦. 探索融合: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前沿——访美国著名人工智能专家、康奈尔大学教授巴特·塞尔曼[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0-12.

[4]张志安,刘杰. 人工智能与新闻业:技术驱动与价值反思[J]. 新闻与写作,2017(11).

[5]沈珉. 人工智能技术再造出版生态[J]. 出版广角,2018(01).

[6]出版头条. 王瑞:大数据对选题策划很重要[EB/OL]. (2016-12-10)[2018-05-06]. http://www. chubantoutiao. com/cbtt/admin/info/viewDetailOnPhone?infoId=4698.

[7]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EB/OL]. (2017-07-17)[2018-05-06]. http://www. sohu. com/a/156284456_267807.

[8]鞠天相. 智能编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11-15.

[9]周政华,练紫嫣.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的谢幕与重生[J]. 新闻研究导刊,2017(11).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选题人工智能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人工智能与就业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