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学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改革探索
2018-09-03陈清香谢玲玲侯庆华黄鑫谢辉
陈清香 谢玲玲 侯庆华 黄鑫 谢辉
[摘 要]为了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根据学院制定的“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海洋人才培养方案,广东海洋大学综合参考国内兄弟院校开设海洋生态学课程的学时数、教学内容,以及相关联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本课程的学时数等,参考《海洋生态学》教材的各章节以及该专业相关联的其他课程内容,精选适合海洋科学系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学生查阅资料组织材料并试讲部分知识点、课后或课间观看纪录片和公开课视频等多项教学手段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海洋生态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6-0196-03
海洋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课程,既是生态学的分支,也是海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课程由于交叉性强、应用广泛,很多国内外高校涉海专业都有开设,有的学校甚至将其作为海洋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国内采用的教材基本上是由厦门大学沈国英、黄凌风等老师编著的《海洋生态学》(第三版),属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前能在网上公开查阅的各种级别的海洋生态学精品课程有好几所高校的课程,如厦门大学的海洋与地球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浙江海洋学院省级精品课程等。对比不同院校的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我们发现理论教学的内容大同小异,核心内容均有囊括,但分配的学时数有较大差异,这也就意味着重要的知识点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或总学时数的限制有一定的变化。由于我校对专业课程总学时数的限制,我系最终确定下来的海洋生态学的学时数为32理论学时,这与其他高校精品课程学时数(厦门大学的为82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浙江海洋学院省级的为54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相差甚遠。基于此,我院对海洋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并要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本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
一、优化教学内容
就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来看,根据院系整体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优化教学内容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一所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要发展,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我校海洋与气象学院从成立至今虽然才短短的9个年头,但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学科体系不断增多、教学层次逐步丰富,招生规模也稳步上升,海洋科学由原来的单一物理海洋方向发展成如今的物理海洋、海洋化学和海洋地质三个方向,而且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也将实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新型模式,海洋生态学作为一门交叉性非常强的学科,海洋科学系三个方向的学生都将学习这门课程。在这些全方位的变化下,学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修订,各任课教师也对各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优化,让课程间的衔接更加合理,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和详略更加科学,以适应学院新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也对海洋生态学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筛选。
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海洋生态学这门课程,但各校该课程在所属专业的重要性并不相同,如对于海洋生物、海洋环境、海洋生态等方向,海洋生态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而对于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等方向,这门课程属于一门交叉性、拓展性的课程,而对于一些非涉海专业,这门课程仅仅是作为素质教育类的公选课。因为其重要性在不同学科方向不同,所制定的教学大纲和对学生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异。我院海洋科学系有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三个方向,海洋生态学这门课程属于交叉性、拓展性的课程,需要在有限的学时数内完成核心知识点的授课目标,通过综合了解各专业方向内所有课程,只有将关联性较大的课程核心知识点进行统一协调,才能做到既不遗漏,也不重复。基于此,我们以沈国英等编著的《海洋生态学》(第三版)为参考教材,着重讲解第一部分海洋生态学总论部分的内容,将第二部分海洋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第三部分海洋面临的威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部分的内容糅合到第一部分,课堂上列举例子时,尽量将几大生态系统类型的典型例子与理论结合。比如,在讲解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的理论时,详细介绍珊瑚礁生态系统、深海生态系统,同时介绍不同类型的污染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讲解生物群落演替时,着重介绍红树林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近海污损生物生态系统;讲解环境因子时,以光照、温度、盐度三种主要因素详细对比从赤道到极地、从滩涂到深渊、从海表到海底不同维度上的变化情况,并辅以观赏视频加深感性认识。另外还有部分在《海洋生态学》教材中没有详细讲解的内容,也会在后续课程环境海洋学、海洋科学导论、化学海洋学等相关课程中学到。
二、变革教学模式
高校课堂的模式经历了粉笔加黑板的板书时代、板书加幻灯的胶片时代、板书加PPT的课件时代,直至如今的视频、公开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如何提高高校课堂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且便捷,对粉笔加PPT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那么感兴趣,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近几年,随着微课、公开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其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非常明显,如果高校教师仍不思变,抱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放,很可能就会在这股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被淘汰。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在信息时代,利用互联网学习是很多人更乐于接受学习方式,而且他们也能很熟练、便利地通过网络获得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这对习惯对着PPT讲课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增加课堂的吸引力,提高课堂效率,如何为学生提供有益的网络学习资源等,都需要教师认真考虑,细致设计,且愿意花精力、花时间摸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
由于涉海院校基本上都有开设海洋生态学这门课程,且已经有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的精品课,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如厦门大学的国家级海洋生态学精品课,提供了详尽的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资料,也罗列了一批与课程相关的视频清单,还有部分上课的视频;浙江海洋学院的海洋生态学也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还推出了海洋生态学双语精品课……因此,在每个年级的海洋生态学开课之初,都会向学生介绍和推荐这些资源,希望学生能将这些网站当作他们的学习辅助平台。
除了这些院校精品课资源外,网易公开课上还有与生态学或海洋学相关的授课视频,如山东大学王仁卿老师主讲的《生态学与人类未来》,还有独立制作人Hank Green推出的趣味十足的Crash Course《生态学》,厦门大学陈敏老师主讲的《海洋变化——来自海洋的讯息》,中国海洋大学王秀芹、赵栋梁等多位老师合讲的《海洋学》以及赵进平老师主讲的《海洋科学专业导论》等;这些国内外优秀的公开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能补充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这些内容会在相关章节讲解完之后,推荐学生课后观看。
无论是精品课,还是网易公开课,基本上都是以专业课程的形式呈现,难免显得有点“严肃有余、趣味不足”,因此在每次上课前或课间休息时间,都会播放一些跟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纪录片、新闻报道等,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介绍海洋深海环境时,可播放《海洋魅影之深渊》、《深海探索》(卡梅隆)、蛟龙号深潜的新闻和深潜时的视频,并对比国内外在深海探索方面的进展;在介绍海洋中的生物因子时,可播放《超级鱼类》、《海洋》以及一些浮游动植物的短视频;在介绍海流时,可播放《表面洋流》、《大洋环流》科教视频等,将观看视频和课堂理论讲解相结合,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从未见过,无从脑补”的短板。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对海洋整体的了解,我们还推荐学生在课后欣赏《行星海洋》、《地球脉动》等成系列的优秀纪录片,这样对理解海洋在宇宙中的位置、海洋的各种物理运动与天体的关系、海洋与陆地的关系、海洋与各圈层的关系、海洋生物的行为习性与环境的关系等从微观到宏观各层次间的联系都进一步加深。
听课和观赏视频毕竟都属于被动性的接受知识,因此,每年在本课程开学之初,我们都会提前选出一些章节,安排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通过阅读课本内容,查阅网络资料和图书馆电子文献等,讨论后制作PPT,然后集中时间讲解,师生一起提问、补充、点评并打分,此分数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本内的知识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制作课件和做学术报告的技巧,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最近,我校又推出了Blackboard教学平台,希望通过数字化教学,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多媒体、网络组成的平台内进行课程教学交流。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系统,是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教”“学”的环境,学生可以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并自主进行课程内容学习,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讨论、交流。目前,本课题组正在Blackboard平台上建设海洋生态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希望此平台能更好地促进生态海洋学课程的教学与学习。
三、完善考核制度
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能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绩,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很多课程的评价基本上是平时到堂率折算的成绩加上最终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机制的弊端比较明显,会使学生不注重平时的学习,学过的知识点不能及时地理解、掌握。前面章节的基础内容没有消化吸收,严重影响后面章节知识点的理解。虽然有的学生靠考前死记硬背一些关键知识点,突击复习,勉强考试及格,但这对他们理解整个海洋学科间的联系,灵活应用海洋生态学知识有着严重的影响。而且,即使在考试结束后,通过答题情况可以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但由于考试结束意味着这届学生本课程教学全部结束,教师无法再将问题反馈给学生并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只能在下一届教学过程中强调这些知识点。目前,我们通课堂随机小测和提问,加强理解当堂或上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完成1-2章节的授课任务后,要求学生及时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及时批改并讲解,这样可以了解学生未掌握的知识集中在哪些方面,并及时解决;学生自行组织材料并讲解相关章节的内容,也成为考核的重点之一;期末考试的成绩比重下降到60%,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将课程内容全部积压到最后突击复习,为考试而考试。这些措施的有机结合,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测、评价,并及时反馈、纠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教学内容的优化以本学院的海洋科学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将海洋生态学与其他前后相关联的课程紧密结合,既避免重复,又循序渐进,在有限的学时内尽量圆满完成核心内容的教学;同时紧跟学科和技术发展,选择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度,力求做到寓教于乐,以提高教学效率;在考核方法上也采取更科學合理的方法,多方面评价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反馈给学生,以此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海洋生态学是一门发展迅猛的学科,随着海洋调查技术的发展和对海洋空间探索的扩增,尤其是深海科学、极地科学、空间科学、生物技术等众多交叉学科的发展,海洋生态学在未来的几十年一定会有更多的发展和突破。海洋生态学的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要用更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平台,及时介绍各个海洋科学方向取得的最新成果,促进海洋生态学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建设,朱爱意,吴常文. 《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93-96.
[2] 李洪利,王坚红.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信息,2010(17):553+562.
[3] 史云峰,赵牧秋,张燕.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海洋生态学教育模式[J].琼州学院学报,2011(2):106-108+112.
[4] 陈桃英,蔡生力,刘红,李云.以生为本,创海洋生态学高效课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0):38.
[5] 赵惠莉.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方法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3(1):73+156.
[6] 王育红.通过互动式课堂模式促进学习者学习自主性[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5-16.
[7]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8] 焦建利微博.微课现状、问题与趋势[DB/OL]. www.jiaojianli.com.
[9] 刘青,陈敏,靳翠丽,周晓见.翻转课堂应用于海洋生态学的教学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9):111-112.
[10] 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54.
[11] 张新中,孙文夏,邓自发.《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429-10430.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