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 引领新发展

2018-09-03郑焱

林业与生态 2018年8期
关键词:全园植物园花海

郑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创新已经融入到了管理、科研、旅游等日常工作中,有力驱动了园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思路引领 激发内在活力

新一届园党委领导班子上任以后,经过广泛调研,集中全园智慧,在原工作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围绕增强植物园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这一中心,全面优化科研、产业、管理三大体系建设,精心打造旅游品牌节庆活动,把植物园建设成为植物王国、科普殿堂、旅游胜地、幸福家园。

依托新思路,园领导科学设置部门机构,把原研究与发展中心细分为植物保育利用研究所、生态景观环境研究所、经济植物研究所、花卉研究所和林下经济研究所、植物引种与信息管理研究所6个科研部门,新增科普中心,撤销东湖塘基地,其不再作为独立部门,园部门由14个调整为19个。同时,就每一个部门的职能进行重新确认和划分,解决了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认真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有关精神,新出台了《目标考核和绩效工资改革方案》,把全园各部门划分为管理、科研、产业三类,实行分类考核。重点改革了全园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规范工资结构组成,调整绩效工资发放范围和比例,对园林公司和旅游公司制定了单独的创收奖励办法,有效落实了上级精神,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待遇,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机制创新 增强科研能力

2017年9月至10月,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行,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在此次盛会上一举赢得了金奖7个、银奖28个、铜奖23个、优秀奖14个,成为了令人瞩目的“明星”。在这耀眼的光彩背后,是雄厚的科研实力的保障,而这一切与科研机制创新密不可分。

经过新一轮部门调整,各科研部门的科研重点和主攻方向进一步明确。为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园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一是规范科研资金的使用,全额保障科研人员的福利待遇,创造安心搞科研的好环境;二是科研项目实行课题组负责制,课题组长自主负责资金开支和项目实施验收,解决了项目资金被挪用、项目无法实施验收等问题;三是对科研成果转让和科研部门的经营性创收实行三七分成奖励,70%收入自主安排使用;四是制定了专类园管理办法,安排了专类园专项经费,确保专类园建设巩固发展。

凭借自身实力,植物园还积极争取了一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三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落户,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为原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城市森林生态定位觀测研究站——湖南长株潭城市圈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为湖南省极少种群和珍稀濒危植物研究中心、湖南蓝莓研究开发中心和湖南优良林木快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举,有效提升了植物园科研平台,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7年,全园立项各类科研项目40项,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布省地方标准4个,科技创收1190万元。此外,全园引进植物新物种867种、品种347个;繁育成活珍稀雉类4种47只,收容救护野生动物86种861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3只,国家二级31种492只;大力推进科普教育工作,智慧植物导览系统基本建成,科普讲堂初步形成影响力。

发展旅游 壮大经济实力

每年,无论是鸟语花香的春季,还是绿荫浓浓的夏天,抑或是彩叶斑斓的秋季,甚至是白雪皑皑的冬天,对于长沙人而言,省森林植物园都是一处不容错过的花开四季的必去景点。近年来,植物园通过加强品牌和景观建设,生态旅游快速发展,2017年,实现旅游收入2490万元。

说起植物园的生态旅游,当数“湖南世界名花生态文化节”。

为进一步增强花曲的神韵,植行园不断创新,丰富其内涵。增加樱花新品种,打造白色、粉红色梦幻花海;新引进荷兰国花郁金香,打造五彩缤纷花海;新引进向日葵,打造金黄色花海;新引进绣球花,打造蓝色花海;引进紫藤,打造紫色植物隧道新景观;引进红枫、银杏,打造彩叶植物新景点;将名花广场新设计建造成大型“玫瑰花”形景区,光彩夺目。不断优化景区面貌,加大景点景区提质改造的力度。2016年新投入近1000万元,基本建成了美不胜收的名花广场、精致如画的杜鹃广场,改善了两条园内景区道路,改扩建了樱花园、梅花园、杜鹃园、彩叶植物园,新建了桃花园、玉兰大道,新引种栽培了海棠、橡树、映山红、紫薇、月季等景观植物数百个品种5万余株。

猜你喜欢

全园植物园花海
沙地日光温室灵武长枣地面生草覆盖试验
植物园的“虎”明星
跟动物聊国家植物园
花海
花海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花海嬉戏
果树冬季深翻有哪些方法
徜徉花海
不同地被物处理方式对红壤坡地养分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