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海事行业物资电子交易平台的探讨

2018-09-03

中国船检 2018年8期
关键词:船用交易平台船舶

吉 佳

交易平台的建立有助于行业内建立一套高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必然会给生产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带来一场变革。

我国作为世界造船大国,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传统的船舶建造和航运物资采购模式中信息不对称、企业间互信不足、灰色采购等问题越来越明显,成为困扰船舶制造企业、航运公司与供应企业的难题,企业采购成本高,难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创建基于互联网“海事行业物资电子交易平台”,可以为海事界提供一个公正、便捷、高效的交易服务平台,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品供应质量,保护公平竞争,推动我国由造船、航运大国向造船、航运强国迈进。

行业物资采购问题分析

1、船用物资消费企业的困境

对于船舶制造企业、船公司等船用产品物资消费者而言,传统的线下物料、产品采购方式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 产品供应商分散,采购对象单一。

船舶涉及行业众多,供应商分散,传统采购方式限制了信息的传播范围,使消费企业只能从有限的、相对固定的供应商处获取产品供给信息,再从有限的供应信息中挑选较为合理的产品签订合同。

(2) 采购过程不透明。

在传统采购方式中企业询价的对象、过程、评价标准以及结果只有少数人员能够获取,造成了采购过程不透明,为采购过程产生灰色地带提供了基础。

(3) 中间环节多,成本高、时间长。

传统采购方式从生产企业到船舶制造企业、船公司间需要经过经销商、分销商等多个环节,各层经销商利润及中转时间叠加,造成采购的费用及时间成本较高。

(4) 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在传统交易过程中,产品质量鱼龙混杂,交易达成前独立第三方(如船级社)针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及认证情况没有可靠的渠道送抵买方,产品的生产过程数据更是难以查询,质量难以保证。

2、船用产品生产企业困境

对于船用产品生产企业而言,面临的状况与船用产品消费企业类似,如何借助市场规模的增长壮大自己是各个企业关心的核心问题。

(1) 品牌宣传难度大,难以与客户建立信任。

在交易发生前,船用产品消费企业获取生产企业及其产品信息不够广泛全面,生产企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费用使客户认同这些宣传内容。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在建立信任关系过程中消耗大。

(2) 大企业先发优势明显,中小企业进入难。

由于行业内具有一定规模的船用产品生产企业已经建立了品牌影响力,且已经与某些生产企业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客户关系。在这种环境下,进入船用产品制造行业的商务门槛较高,使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3) 不了解市场需求,生产盲目,库存压力大。

由于船舶制造企业、船公司的需求没有通畅的渠道在行业内发布,产品生产商只能凭借自身对于行业的预测进行生产,生产较为盲目;同时由于产品生产企业处于船舶工业行业链条的末端,信息获取的滞后往往会对企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造成大量的成品库存。

3、物资采购中的问题

(1) 行业分工度和集中度不高。

正是由于采购过程中的种种难题,船舶制造企业、船公司倾向于构建大而全的生产链条,而非利用供应链解决这一问题。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用也不利于行业内分工细化,导致行业生产成本较高、行业竞争力难以提升。

(2) 产品市场质量表现不一。

由于交易过程缺乏公正的第三方监控,企业交易过程信息难以保存及扩散,造成市场中船用产品鱼龙混杂,产品质量表现不一。消费者采购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 市场规模扩大,急需金融保险行业参与。

传统交易过程中,采购及信息渠道不畅,相关的金融、保险行业只能参与大型建造、买卖过程。对于产品级开发、交易、物流等过程,难以参与。缺少了金融的支持,船用产品研发、生产和制造的发展缺乏后劲,亟需金融支持以完成产业升级与改造。

(4) 需求侧(供给侧)有效动能不足, 研发水平仍需提高。

由于大宗产品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带动散货船制造及交易市场持续低迷,普通的集装箱船和油轮市场也已接近饱和,而超大型原油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船等双高船型在整个市场需求结构中所占比重明显提升。而由于我国在高技术船舶方面研发能力较弱,生产制造规模有限,因此亟需提升高技术船舶的研发水平、提升行业的产品质量。

平台的目标与功能

平台核心目标是构建国际化的海事行业采购与供应电子商务平台,整合行业资源,建成高质量、高效率的行业供应链采购中枢,为海事行业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透明的物资交易平台,优化优质产品供给,促进行业供应链进步。

平台可以提供以下服务功能:

1、交易服务:为船公司、海工业主、船厂和产品厂/供应商提供主材、产品、物料、备件、滑油、燃油、专项服务、修船等采购交易服务。

2、金融物流服务: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提供供应链金融、物流管理等服务。

3、业务服务:提供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船舶管理、安全管理、采购管理、营运管理等专业增值服务。

4、船级社服务(入口):提供基于公正第三方的认证和检验服务,借助船级社的检验促进行业产品质量的提升。

5、行业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平台数据与产品在设计、生产、物流、安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并以此为基础提供质量评估、技术咨询等增值服务。

平台应用展望

1、对接大中型船舶制造企业、船公司采购系统,实现全网采购。

大中型船公司/船舶制造企业大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采购管理系统, 通过对接物资交易平台可以有以下收益:

(1) 获取供应商信息的接口,实现全球采购。

平台通过标准化接口,可以直接从企业采购系统上获取采购计划信息,用户通过本平台用户可在全网范围内进行采购比价、询价等操作,本平台将询价结果直接推送给企业内的采购系统。

(2) 采购过程管理合规,实现阳光采购。

通过平台实现整个采购过程的可管、可控、可追溯、可查询的合规管理,减少采购过程中的灰色地带。

(3) 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

交易平台的出现,将交易过程从传统的生产商、经销商、分销商、消费企业的四层经销售模式转化到直接由消费企业与生产企业对接,从而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降低了采购的时间和费用成本。

(4) 有效控制物流,减少库存压力。

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生产企业的生产信息、船公司/船舶制造企业的需求信息都能够通过接口接入本平台,保证产品在恰当的实际送抵船公司/船舶制造企业处,从而减少生产企业与消费企业的库存压力。

(5) 多方信息汇集,保障产品质量。

平台能够有效地将船用产品生产企业提供的生产信息,第三方检验机构提供的产品检验信息、企业认证信息,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料运输、仓储信息、船公司/造船厂的使用及反馈信息进行集成,形成完整的信息链条,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产品的质量。最终使得质量好、信誉度高的产品从竞争中胜出。

2、中小型船舶制造企业、船公司可以直接利用平台建立集中、阳光采购渠道。

为中小型船公司/船舶制造企业提供招投标与采购交易平台,在此基础上可直接构建企业自身的采购交易系统,在本系统中完成采购计划的编制、执行采购过程、监控物流情况,以本平台作为企业物料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中小企业通过在本平台上进行相关活动,可以起到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供企业竞争能力的效果。

3、为船用产品生产企业提供产品展示和销售机会。

船用产品生产企业通过本平台能够获得权威的产品发布平台以及展示平台,降低品牌宣传难度,提高广告投放精准;通过获取市场有效的市场需求,降低生产盲目性,实现按单生产,减少库存积压。在行业中能够打破大企业先发优势,帮助中小企业迅速成长,激发行业活力,增强行业竞争能力:

(1) 建立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降低品牌宣传难度。

随着平台影响力的增加以及用户数量的增多,在平台上发布信息的影响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宣传效果会大大增强、费用相比传统宣传费用也可以大幅下降。

(2) 实现全球销售,增加市场机会。

产品生产企业通过与潜在的客户建立网上商务关系,可以覆盖原来难以通过传统渠道覆盖的市场,实现全球销售,增加企业的市场机会。

(3) 提供及时准确的需求信息,辅助企业生产决策。

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产生大量的基础数据,可以根据已有数据对船舶制造行业定期发布统计分析报告、船舶制造企业会通过本平台发布采购信息,使得船用产品生产企业通过本平台能够准确的获取船舶建造市场的变化情况以及船舶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信息,辅助企业生产决策。

(4) 面向订单生产,减少库存压力。

通过本交易平台、库存管理系统信息化手段,企业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需求变化情况以及库存信息,这样就避免了因为库存不准确而导致的过量生产,使企业能够采用面向订单的方式组织生产活动。调查报告表明,企业借助信息化手段对需求和库存进行管理后,产品库存数量能够降低30%左右。

(5) 突出差异化竞争优势,扶优扶强。

通过本平台,船用产品生产企业能够与其他企业合作,重新配置企业价值链和价值系统,在船公司/船舶制造企业重视的一个或数个特质方面求得在本产业中的独树一帜,从而创造出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4、促进船舶制造行业转型升级

(1) 促进市场信息开放,扩大金融支持。

传统交易过程中,采购及信息渠道不畅,相关的金融、保险行业只能参与大型建造、买卖过程,而平台的建立为金融机构深入参与行业服务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基础,另外金融支持,对于双高船型的开发非常必要。

(2) 进一步完善行业产业链,提升行业生产效率。

交易平台的建立有助于行业内建立一套高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必然会给生产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带来一场变革。船用产品消费企业如果能够利用供应链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物料问题,随之而来的将是行业分工的细化以及供给侧能力的提升,将有效的节约劳动、提高利润率。

(3) 提升行业产品质量,促进行业技术升级。

而随着信息交互渠道的疏通,船公司和生产企业能够方便的获取到生产、检验、物流等与产品相关信息,使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没有市场,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行业内的假冒伪劣产品,提升行业产品的整体质量。

(4) 增加采购透明度,控制廉政风险。

平台采购的合规管理,使采购信息对于管理层而言是透明可控的,从而实现阳光采购,从根本上控制廉政风险。

(5) 辅助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助力行业供应侧改革。

通过加快信息交互的效率以及扩展信息交互的范围,纵向联合物流仓储企业并获取物流仓储信息等手段,使采购过程更加智能化,减少由于过度采购、过度生产不必要的库存积压,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物料浪费。通过改变供给能力,将面向库存的管理方式转变为面向订单的管理方式,提高行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管理费用、提升竞争能力,助力行业供给侧改革。

船级社在平台建设中的作用

鉴于平台的应用前景广阔,且所需技术成熟,投资不高,行业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基于互联网的船用物资交易平台,如码头网、海商通、思舶网等,但是这些交易平台普遍交易量小,没有形成规模性效应,与推动行业供给侧改革、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提升行业产品质量的目标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平台缺少产品质量甄别的权威,并且公正、独立的形象需要长期维护。

船级社与船舶/产品设计生产单位、金融保险机构、政府组织等均有业务联系,是海事行业的信息交汇中心,具有船舶、产品检验的权威技术,是公认的第三方机构。船级社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检验数据、产品证书、船舶信息等相关信息能够为交易平台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如果船级社参与到海事物资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将自身通过公正检验的产品汇集到平台,不但能够促进平台产品质量的提升,扩大优质资源供给,还能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猜你喜欢

船用交易平台船舶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大数据分析的船舶航迹拟合研究
健全监管机制规范互联网交易平台发展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船用燃油辅锅炉炉膛爆燃分析
船用锚链发展及标准化现状
船用灭火器维护保养经验与建议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对船舶救助的影响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