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颠覆认知”策略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2018-09-03刘萍
刘 萍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 珠海 519100)
当学生对知识或事物的认知被颠覆时,内心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学习与征服知识的雄心就会迸发,这在相对枯燥的概念学习中尤为重要。笔者以“内环境”的概念教学为例,展示“颠覆认知”策略的应用。
1 颠覆认知,引出概念
教师提出问题:“我是你的环境吗?”多数学生回答:“不是。”教师引导:“真的不是吗?所有的生命系统都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除此之外,还有信息交流,我们之间有信息交流吗?”“有!”教师又问:“我们之间有斗争吗?”多数学生答:“没有。”教师反问:“果真没有?我没有和你争夺空气吗?”学生接连颠覆认知,对课堂已经饶有兴趣,教师可趁机总结:“严格说来,我们躯壳以外的一切都可以属于外环境,我属于你们的生物环境,空气是你们的非生物环境。”话锋一转:“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体的内环境,那什么是内环境呢?”
由于内环境这个概念是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提出的,因此开门见山的一个问题,让“外环境”和“内环境”同时出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引出了概念。
2 颠覆认知,剖析概念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给出内环境的完整定义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剖析这个概念至少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①细胞外有液体存在吗?②细胞外液为什么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③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里都生活了什么类型的细胞?④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如何有机联系的?
剖析第①个方面,可以直接引用教材关于体液的定义:“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关键是“体内”这两个字“别有洞天”,教师设计问题:“躯壳以外的一切都可以属于外环境,那么躯壳以内到底有没有外环境?”当学生听到教师这样问,本能反应会犹豫,而犹豫也是颠覆认知的一种表现。教师总结:“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生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部位应算作人体外部环境,尿液、泪液、消化液、汗液等不是体液,自然也不是细胞外液,不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剖析第②和第③个方面,可以要求学生“画出自己的手背细胞分布图”。大部分学生在经过引导后能画出暴露的“青筋”和分散的组织细胞——血管及分布在其中的血细胞,当学生认为大功告成之时,教师设问: 你们确定你们手背的细胞要么是分散的组织细胞,要么分布在血管里吗?之后引出: 除了血管这套管道,还有另一套管道——淋巴管。而这是颠覆学生以前的认知观的,然后教师介绍淋巴管和血管结构的不同以及淋巴管内分布的细胞,并请学生回答图1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剖析第④个方面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景: 想象一下,现在有一支药水注射到了你的臀部,这支药水是如何分布到你全身其他部位的?学生容易答出药水先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管,最后又从血管出来进入组织液,教师设问: 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物质,那么你们推断一下血浆与淋巴、组织液与淋巴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换物质吗?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多认为: 血管和淋巴管结构应该差不多,那么血浆与淋巴、组织液与淋巴之间应该也可以相互交换物质。
图1 手背组织细胞分布图
教师布置任务: 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页的内容,总结出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真实关系。
3 颠覆认知,延展概念
教师设问:“每种细胞外液都生活多种细胞,每种细胞是否都生活在多种细胞外液中呢?”多数学生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怎么可能?一种细胞生活在一种细胞外液里。”教师引导:“淋巴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呢?”经过这样的认知冲突,学生理解会更深刻。
教师出示题目: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 )
A. O2、 CO2、血红蛋白、H+、麦芽糖
B. H2O2酶、乳汁中的抗体、激素、H2O
C.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质水解酶
D. Na+、 HPO2-、葡萄糖、氨基酸
教师提问:“这道题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要选D,但是你们知道此题中到底有几种成分不属于内环境呢?”当学生回答出不同答案后,教师借题总结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细胞内特有的物质: 如题目中的血红蛋白、H2O2酶,此外还有其他胞内酶(呼吸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②细胞膜上的成分: 如题目中的载体,此外还有受体等;③与外界环境相通的液体成分: 如题目中的蛋白质水解酶,存在于消化液中、乳汁中的抗体,大部分抗体存在于内环境,但乳汁属于外环境,此外还有尿液、泪液、汗液等中的成分;④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如麦芽糖、纤维素等。特别是乳汁中的抗体和麦芽糖不属于内环境,颠覆了学生的认知。
“颠覆认知”教学策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内驱力,但是教师不能为了颠覆而颠覆,必须要按照课程标准,围绕教学需求,精心设计“矛盾”和“冲突”,颠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更好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