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20例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方案进行治疗的研究
2018-09-02李明
李 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药剂科,上海 201700)
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若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易发生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器质性病变[1]。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对高血压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抗高血压药陆续上市,为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控制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120例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的方案及其用药的合理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这12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并被确诊。本次研究中所涉及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2)无法追踪调查用药后血压控制效果的患者。3)不愿意签署参加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在这120例患者中,有男性64例,女性56例;其年龄为42~84岁,平均年龄为(65.24±3.65)岁;其高血压病程为3~22年,平均病程为(12.66±3.06)年。
1.2 研究方法
对这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具体病情、诊断的结果等)、所用抗高血压药的种类、用药的方案、血压的控制率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患者血压得到控制的判断标准是:其舒张压的水平<90 mmHg,收缩压的水平< 120 mmHg[4]。
1.3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样本容量n>40 ,在理论频数T>5时,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的样本容量n>40 ,但1<T<5 时,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的样本容量n<40或T<1时,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这120例患者所用抗高血压药种类的分析
这120例患者所用抗高血压药的种类有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抗高血压药为钙通道阻滞剂。详见表1。
表1 对这120例患者所用抗高血压药种类的分析
2.2 对这120例患者抗高血压药的用药方案及其血压控制率的分析
在这120例患者中,用药方案为单一用药的患者占55.83%,为二联用药的患者占30.83%,为三种及三种以上联用药物的患者占13.33%;与单一用药的患者相比,二联用药的患者和联用三种及三种以上药物的患者其血压的控制率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 对这120例患者抗高血压药的用药方案及其血压控制率的分析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所用抗高血压药的种类较多,且不同种类抗高血压药的疗效不一。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1)这120例患者所用抗高血压药的种类有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抗高血压药为钙通道阻滞剂。此研究结果与王陆军等[5]的研究结果相符。本次研究中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有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此类药物能选择性地结合钙离子通道,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中,促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血管的阻力,避免心肌中能量及氧的大量消耗。本次研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使用频率也较高,常用的药物有福辛普利钠片、卡托普利。此类药物能改善患者心肌的顺应性,不仅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还能有效保护其靶器官[7]。本次研究中常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有缬沙坦、厄贝沙坦。此类药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亲和力,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善人体内血脂及血糖的代谢。本次研究中β受体阻滞剂及α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较低。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拉贝洛尔、索他洛尔、阿罗洛尔。此类药物的药效强且疗效持久,对轻度高血压患者和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均较为理想。2)在这120例患者中,用药方案为单一用药的患者其占比最高,为联用两种药物的患者其占比次之。3)与单一用药的患者相比,二联用药的患者和联用三种及三种以上药物的患者其血压的控制率更高。这说明,联合用药不仅可促使不同种类的抗高血压药之间发挥协同及叠加作用,还可避免单一用药时患者因血压迅速降低所引起的代偿反应。本次研究存在所选的样本数较少,且未对比不同用药方案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需在今后进行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临床上为高血压患者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的种类较多,多数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的方案为单一用药,但联用抗高血压药进行治疗的患者其血压的控制效果较好。因此,临床医生在使用抗高血压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尽量使用联合用药的方案对其进行治疗,以提高其血压的控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