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时评的突破与克制

2018-09-01屈旌

新闻前哨 2018年5期
关键词:时评热点观点

屈旌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传播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传统时评面I临着传统媒体行业的下行压力、缺乏时效性、单线传播互动性不够、精英话语受质疑等诸多困境。传统时评需要审时度势。在寻找话题、切入角度和语言包装上与时俱进。

[关键词]传统时评 同声共舞

虽然当评论员的年头并不长,但近年来,我却常常有“时评已经过时了”这样“老气消极”的念头。放在当前的传媒背景来看,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传播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信息的交换,观点的交锋,都更加频繁和激烈,人人都可以表达观点,甚至一则新闻出来,大家还没看清楚来龙去脉,只看了一个标题,就已经忙不迭地开始评论。海量观点漫天飞扬,具备一定专业性的时评,的确显得老态龙钟,还很容易遭遇“太长不看”的冰冷拒绝。

今时今日,无论是《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中央媒体,《新京报》、《南方都市报》、《钱江晚报》、《华商报》等都市类报纸,亦或是凤凰网、红网等商业网站,都依然用了很多功夫在评论撰写上。甚至很多倍受推崇的公众号头部大v,发布的内容实质上也是热点+观点的评论文体,只是在写作手段和语言运用上,进行了一些加工和变化,其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传统时评借鉴参考。

一、寻找话题:蹭还是不蹭热点,这是个问题

热点是个好东西,用得好是倍受关注传播甚广,用得不好则是打脸尴尬引火烧身。

每一个时评作者,在抉择选题时都会有一种矛盾的心情:十分想写热点,又十分怕写热点。想写的理由很简单,热点之所以成为热点,一定具备相当的可议度,容易让人有满腔感慨,而且也能得到更高的关注度。怕写的理由也很现实,很多热点的事实,虽然看上去非常令人震惊,甚至有些极端,但真实性却有待考量,涉及的观点也比较复杂多元。一旦把握失当,轻则陷入“反转”的尴尬,重则出现新闻事故。

2017年春节期间,“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而整件事情都源于一则论坛网帖,事发春节期间,没有正规新闻媒体予以采访核实,虚假的可能性很大。但由于此事涉及“凤凰男”和“孔雀女”、城乡差异、地域歧视等热门话题,关注度一时无两,众多评论一哄而上,从个人教养,城乡差异,两性关系,家庭影响等各个方面,将这一话题分毫析厘,扒得一点不剩,结果春节一过,相关媒体一调查,果然是一起炒作的假新闻。虽然不少人还在悻悻表示,事情虽然是假的,但道理是真的。如此想法在新闻评论中显然说不通。对于新闻而言,真实性乃是灵魂和基石,新闻事件为虚构,道理自然也是浮沙堡垒。

但是,作为社会的关注者和守望者,我们不能因此就回避热点。时评二字,“时”特别重要,不仅不能回避,而且还要倚马而待,快速发力。而专业新闻媒体,也不能像一些营销号一样,对热点盲目追随,必须有选择,有鉴别。根据相关行业专家的理论和工作经验,我总结了以下三条原则:

1.找准新闻原始来源。确保信源来自于正规新闻机构,拒绝单方面讲述或毫无事实根据的话题。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详细判断,这条新闻的标题与内容是否相吻合?是最近的消息还是“旧闻”重上桌?引用的数据和言论是否真实等等。基本上,找到靠谱的原始出处,就能剔除大部分的虚假信息。

2.是否与公共利益相关。时评作为新闻文体的一种,必须有别于一般的心灵鸡汤或劝世哲学。不能只着眼于个人情绪的抒发,选择的题材应更有公共性。早期时评多针砭时弊,呼唤公民权力,也是基于这一考量。而现在的评论题材更为广泛,民生、经济、法律、文化等,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题材,都应以维护公共利益,直面社會真相为底色。

3.是否能提供新的信息或观点。社会思潮活跃带来了一个后果,就是观点极其泛滥,尤其是一些未有统一标准的事情,常常是东说东有理,西说西有理,充斥大量重复与赘言。因此,能否在论述中提供新的观点和论据,让受众获取更丰富或更深层的阅读体验,应成为是否选择热点话题的判断标准之一。

二、找准角度:歌颂还是暴露。这也是一个问题

毛泽东曾这样说:“随着立场。就发生我们对于各种具体事物所采取的具体态度。比如说,歌颂呢,还是暴露呢?这就是态度问题。”这是讲做人的态度,也是讲很容易违反社会认知,触碰底线的态度。

比如,2016年底支付宝“圈子”推出两款产品:校园日记和白领日记,只对女性和芝麻信用满750分的男性开放,其中不断流出大尺度不雅照,一时间引发舆论哗然。当时大部分的评论,都认为阿里做社交太急躁,没有重视产品伦理问题,产品设计围着荷尔蒙打转,提醒互联网创新应有社会责任和底线意识。但彼时有一篇评论却另辟蹊径,题目为《支付宝圈子火了或在于找到市场痛点》,认为一个新产品有问题,有争议不要紧,关键是要有关注度,有吸引力,这显然不符合大众期待,也有悖于法律常识,属于在寻找新观点的途中迷了路。

那么,如何在歌颂和暴露中找到平衡点,创造性地发现新角度呢?

一方面需要丰富的积累,对于所述话题的来龙去脉,曾经的评价和争议,相关的历史渊源,都要有所了解。去年有则新闻,武汉科技大学汽车学院某男生,裤子晒在外面两周没管,终于想起来收的时候,发现里面已经有一个鸟窝。这是很典型的校园小轶事,大家听听笑笑,也就过去了。但是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徐汉雄却以此撰写了评论《鸟窝沾衣是绿满江城的幸福烦恼》,从这件小事中,看到武汉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得益于作者对于武汉多年来提升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状况的观察和了解。《新京报》2015年的一篇评论《“教师转岗当保安”,教师退出机制在哪里》,文章能够脱离常规的“个人选择”、“市场规律”等角度,也是基于对这一行业的持续关注,才能站在目前我国基本人口变化趋势下审视,提出“适龄入学儿童相应减少”而衍生的教师“富余”现象,从而进一步讨论引入退出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的话题。

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时代变迁处着眼。我们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社会各方各面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旧有的价值观念失去统摄力量,一些昔日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如今就有了争议性。2018年2月6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表评论《对不起,我不要“向值班猝死医生学习”》,从一则号召广大医生向猝死在值班室的方培虎医生学习的文件中,找到了评论痛点。号召学习,强调奉献,无限拔高道德典型。这在过往的官方宣传中是很常见的手法,但是在强调实现个人价值,遵守劳动法规,尊重普通人劳动创造的当下,这种做法就显得很不合时宜,甚至有些冷漠无情。而这样的评论,就很容易引发读者共鸣,也符合新的文化生态格局中价值观念表达“多元化”的趋势。

所以,寻找崭新的评论角度,让自己的观点和论据不过时,不应纠结于简单的正反论,而要从大的时间空间范围上去思考,拓宽话题的外延和内涵。同时细读新闻,抓住细节,去找到论述的差异点。

三、锤炼语言:打call还是不打call。其实不是问题

最后,想说一下最直接,最有代表性的语言问题。时评是拥有言语风格的一种文体,它作为民意的公共表达,其言语行为并非随心所欲,而受到政治舆论环境、篇幅语境、文体语境、事件语境、读者背景、话题、时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切都影响着评论语言的整体风貌和内部架构。由于时评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个性化写作,每个作者在写作时都有不同的平衡方法,所以现在只讨论目前争议较多的,对网络语言的应用问题。

目前。整个新闻界对于网络语言的态度趋于试探和扬弃。一方面,表达粗鄙低俗晦涩的,一般不用,用得大部分是浅显易懂,口语化,意义积极向上的。另一方面,也看看业内的接受程度如何,比如人民日报一用给力,大家都用;新华社一用小目标,大家都用,探探路,跟跟风。但无论哪一种,其实都不属于语言的更新和个性化,顶多算是跟上潮流,努力讨好年轻人。

依据个人在新媒体的从业经验来看,用使用网络语言的确能增加表达的亲和力,但也有相当明显的副作用。因为网络语言往往需要特定语境,有些是追星用语,比如给xxx打call;有些是游戏术语,比如,竟然还有这样的操作;还有一些来自于影视综艺,比如你有freestyle吗。在以论述为主的时评中,要顺畅自然地使用这些语言,不会显得尴尬突兀,还要让广泛层面的受众都能理解。分寸感就非常重要。有时候,用得不好不如不用。如果一定要用,就要避免生搬硬套,要去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和流行趋势,判断语言与事件的匹配度。

网络流行趋势必然速生速朽。而有趣的表达也不会是千篇一律。对于网络语言的应用,不妨抱着一种随缘的佛系心态,不用盲从,也无需抗拒,用了也不一定就新潮些,不用也未见得就显陈旧。重点依然在于流畅和实用,给予读者一定的阅读快感。正如美人在骨不在皮,文章是否漂亮利落,是否充满时代气息,遣词造句固然很重要,思想内核更重要,辞达而已矣,不用勉强装嫩,也能直抵人心。

四、结语

放眼都是营销的时代,高唱注意力经济,是这个时代动人而昂扬的曲调。然文章之本质未变,仍然是通过内容抢夺用户注意力。吸引力这一元素,本与时间变迁、载体转换无关,而在于内在修为。能够鞭辟入里、言之有物的时评,无论在报纸上,还是在新媒体平台上,都会有其受众,坚持与当下同行,热切关注社會,便不会有过时一说。重要的是,时评写作与新闻采写一样。需要在内容和写作上与时代同声共舞,从浩如烟海的网络观点表达中萃取养分,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去芜存菁,如何张弛有度,值得从业者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复盘,不断讨论和思考。

猜你喜欢

时评热点观点
热点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热点
观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观点参考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