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舆论安全风险研究
2018-09-01黄啸孙望龙
黄啸 孙望龙
【摘要】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普及应用的同时,必须意识到网络的“双刃剑”属性。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切的重要话题,对于政府部门的网络安全和网站舆论面临的风险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主要论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背景、在此背景下政府网站舆论安全风险以及面对政府网站舆论安全风险的对策,通过研究来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政府 网站舆论 风险
一、“互联网+政务服务”普及的背景
2016年,国务院提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要让居民享受到便捷的网上政务服务。这一服务要求政府在进行服务的过程中与互联网相结合,对于信息的采集和监控都应与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让互联网成为信息输送的载体,节约政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互联网+政务服务”还体现着简政放权的延伸落实,能够促进各级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随着web2.0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为网站用户提供了更多可能,让公众能够参与到信息的制造发布全流程中去。作为政府对外沟通的重要载体,政府网站已经成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发布政府信息、提供在线服务、与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在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政府公信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互联网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网络安全也成为国家和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广大网民以网络热点事件为主要载体,积极介入社会公共话题,表达自身诉求,参与到社会发展和变革当中,形成了强大的声势,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一形势,客观上要求党政部门以及各级领导干部提高网络履职能力,尤其是一些重大决策出台和重大项目上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倾听民声,体察民意,服务好人民。稍有疏忽或懈怠,就可能引起争议,酿成重大舆情事件。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现在政府面临的是政府网站的舆论安全,政府网站的信息面临着被篡改和被攻击的风险,因此要求政府应当做好日常巡检和防护工作。网络安全主要指对于网络硬件、软件和系统的维护,让网络信息能够免受袭击和泄露。
二、存在的政府网站舆论安全风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公众对社会公共话题关注和讨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网民主体意识、维权意识、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这对政府网站的舆论应对能力提出挑战。政府网站风险存在的原因有网站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网络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和网站的运维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
在网站的管理方面,政府的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制度、机构和人员三个方面,人员技术水平是否达到工作要求,是否把安全作为网站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是否认真执行,都要靠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保障执行。目前我国政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对于网站的管理过于分散,各个网站都是根据的平台进行维护和管理,未能形成统一有效管理局面,集约化、标准化执行不到位。
政府网站的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在政府的管理部门出现技术人员水平不均等,面对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黑客技术的攻击手段也在不断地发展,但就政府的网站管理来看,政府的普通工作人员在面对如此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知识水平储备不足或者学习能力不够等都会导致网站的安全面临风险。政府网站的技术人员能力准备不充分,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络维护人员在网络通讯设备和网络服务器配置上使用方法不当:二是网站技术开发人员程序编写不够严密,导致应用系统被侵袭利用;三是网站技术人员安全防范技术能力不够,需要及时更新网络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四是网站资金投入较少,网络硬件陈旧,软件应用新技术更新缓慢,不能适应当前网络安全新形势。
目前政府部门的网站管理建设不够完善。大部分还处在网站的基本功能的建设阶段,更谈不上进行网站的安全升级和维护,很多的政府网络管理部门都是重建设、轻事后的长期维护。政府网站建设诚然重要,但更关键的在于对后期规范、持续的维护,诸多网站功能的实现也需要在维护运行中不断更新完善。同时,网络的技术人员对于网络安全的意识薄弱,防控病毒的技術不强也会导致政府的网站面临风险。
如何建立一个以真实、公开为基础的诚信社会?这首先需要政府以门户网站为阵地,带头做出表率。认真审视群众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互动式回应关切作为政府的基本义务,公众的基本权益,社会信任才有重建的基础。
三、政府网站舆论安全风险的对策
网络的飞速发展,舆论的传播速度加快。就会给政府的网络舆论安全造成风险,面对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政府网站舆论安全风险。我们要积极的采取应对策略,可分为认知应对、体制应对和行为应对三个方面。
首先政府要树立网络舆论风险的认识,面对像病毒般迅速的网络安全风险的传播速度,相关的政府要有迅捷的反应,及时的控制网络舆论的发展,做到在事件的传播初期就能够将危机处置在萌芽期。训练相关的网络技术人员的反应能力,树立起正确的网络舆论意识,能够保证大众不被虚假谣言等迷惑。在面对新出现的舆论事件,政府应不断地更新危机观念,加强网络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让政府面对网络不再犹如洪水猛兽,从容应对。
其次就是要起政府能够加强对于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并且建立并完善网络舆情的预防,能够做到在舆情形成危机之前将危机化解。在舆情的传播方面,在社会公众对真相不甚了解的时候,政府要以积极回应关切来答疑解惑。根据传播学的有关理论研究可以看出去,一般公众对于政府部门及行业专家学者的言论信任程度较高,这就可以充分的利用专家的公信力来对网络舆情进行适时的引导,从而解决网络舆论难题。在对于危机的控制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危机的应急预案,危机的应急预案对于政府来说十分的重要,只有制定详细、周密的危机应急管理策略,才能够在危机出现时,做到从容的应对,获得最大程度上的主动权。应急方案的制定度危机的管可控至关重要,可以在制定预案的时候借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危机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每一类别、等级的危机都由不同级别、不同范围的力量参与到危机应对中,根据不同的危机类别、等级,调动与之对应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危机化解。
公共权力面对舆论的质疑。应在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公开透明地予以回应、迅即有效研究解决之策,防止其升级与扩大。针对舆情发生的行为应对,也主要分为两个时间段进行:一是在危机发生前的行为应对:二是危机爆发后政府的行为应对策略。要求政府在舆论危机发生之前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积极的搜寻相关的舆论信息,能够做到发现舆情,紧密跟踪解决;还要在舆论危机爆发后,各级相关政府能够做到认真负责,通过建立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来解答群众疑惑,满足群众对于真相的需求。将政府、媒体和大众紧密的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座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能够及时的与群众进行沟通,知道群众的舆论风向,并且加以引导,采取适当的手段来化解舆论安全危机。
四、结语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不断传播和政府网络监管部门的不重视,都会导致政府网络舆情的产生和扩散,引发各类不良后果。网络舆情也正因如此,成为了当前社会焦点。通过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解读可以了解到,当前由于政府相关人员的网站建设维护重视不足,政府对网站安全的认识不足等因素,很好的针对网络舆情做到合理有效的应对。因此,要不断的加强政府网站舆论安全风险的研究,并对网络舆情的发展做出一个合理和规律总结,做到能够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能够树立良好形象,促进政民沟通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