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美好时代:一部女性自我成长史
2018-09-01阙政
阙政
在上海发展当中,女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巨大的努力,使得上海这座城市具有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特点。相信在上海未来发展当中,这些女神是值得整个社会学习的模样,她们焕发出值得我们尊敬、学习、共同为之奋斗的精神和力量,都将是我们这座城市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
每个时代的女性群像,都带着那个时代深刻的烙印。封建王朝的三千佳丽、白头宫女,那是女,性万劫不复的冷宫;《红楼梦》里多少才女,仍不免落得个“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民国岁月里的女性,自我意识开始苏醒,却抵不过现实里的“妻妾成群”;即便大都市里星光璀璨的女人,都要痛诉一句“人言可畏”。待到红色娘子军扛枪为人民,“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以后,“白毛女”终于敢走出深山老林,“李双双”成了中国最有名的农村妇女。
改革开放之初,最受欢迎的无疑是《渴望》里刘慧芳那样任劳任怨的贤惠女性。但很快,时代对于女性的审美,便随着国门的打开而变得多元起来,女人不再是只能“主内”相夫教子的角色,1955年由毛泽东亲自喊出的那句口号“妇女能顶半边天”,不再只适用于农业大生产——各行各业,都活跃起了杰出的女性——海派时尚之文艺女神、卓越睿智之科创女神、创新坚韧之制造女神、大气自信之服务女神……她们以自己独特的婀娜姿态,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扎实地撑起了半边天,成为无数女性的榜样和楷模。
富有意味的是,对女性的称呼,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变化着——从前叫妇女,后来叫女人、美女,现在呢?叫女神。8月16日,由上海市妇联和《新民周刊》联合举办的“生逢美好时代——2018智慧女性读书论坛暨《女神的模样》新书首发式”,在上海交通大学文治堂隆重举行。上海市妇联主席、党组书记徐枫,《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朱国顺,上海市妇联副主席翁文磊、孙美娥、王剑璋,新民周刊社社长、主编刘琳等领导出席了本次论坛。
智慧女性读书论坛今年已经走到了第三个年头。今年,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表演艺术家王汝刚,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笛子演奏家唐俊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航空乘务长吴尔愉,东原集团董事长罗韶颖,医学博士、儿科专家曾玫齐聚论坛,与近千位现场观众畅谈了他们对于女性“生逢美好时代”的感悟。
论坛现场,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朱国顺在致辞中表示:“在上海发展当中,女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巨大的努力,使得上海这座城市具有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特点。相信在上海未来发展当中,这些女神是值得整个社会学习的模样,她们焕发出值得我们尊敬、学习、共同为之奋斗的精神和力量,都将是我们这座城市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
竹笛女神唐俊乔:我的人生“四部曲”
论坛率先登场演讲的,是竹笛女神唐俊乔。她以“改变”“革新”“打开”“绽放”四个关键词来总结自己的人生“四部曲”。与改革开放几乎同龄的她,也用这四个词来暗合了时代的变迁。唐俊乔是一位“新上海人”,这个称谓,也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人口流动而生。1992年,即将高中毕业的东北姑娘唐俊乔面临着两个选择去北京,还是去上海?当年专业成绩优秀的她,早就成了两所名校争抢的对象。
“有一位教授很早就看中我了,和我就读的沈阳音乐学院附中说,唐俊乔毕业了一定让她来中国音乐学院,我特别希望收她。没有想到1992年3月份,上海音乐学院几位教授去了辽宁沈阳,在我们附中设了一个临时考点。当时我的老师就说:你总是要去北京考试的,不如先去走走台过过场。我就抱着这样的心态参加了那个考试。让我非常惊讶的是,我在里面吹完两首曲子,两位教授把我叫停,说小姑娘你停下来,我吓了一跳,然后他们说,你来上海吧。我心想怎么还没复试就让我来上海了?我实话实说自己只是来试一试,心心念念要去北京。结果这个老师当时就说:复试的时候你给我一个答复,我告诉你一句话,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在南方。”
惜才的老师和他的这句话打动了唐俊乔,也“改变”了她之后的人生轨迹。“后来我来了上海,发现这是一个海纳百川、有着宽厚胸襟和胸怀的城市。”
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唐俊乔被分配到了上海民族乐团。那还是一个“毕业包分配”的年代。但“革新”很快就来到了:“两年之后,我们乐团根据国家精神,要进行一次大的业务考核,上海民族乐团是中国建立的第—个民族音乐团体,之前从来没有过,那次真是一个非常开天辟地的大事。时代在发展,通过那次考核,只有20岁的我成为乐团最年轻的声部首席。我当时蒙了,看上去只是一次业务考核,但是对于一个年轻的演奏者而言是多大的一种肯定,它是我有今天这样一个发展的基石。在那次考核之后,我更加信心满满,热爱我的事业,看到我未来音乐之路充满了希望。”
有了在乐团做首席的经历之后,唐俊乔的视野也和国门一样被彻底“打开”了。2000年,后来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原创配乐的《卧虎藏龙》导演李安和作曲家谭盾来到了上海,他们向很多音乐家打听,要寻找“中国吹得最棒的笛子演奏家”。当时的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和民族乐团团长都不约而同向他们推荐了一个人:唐俊乔。没见到唐俊乔的时候,李安和谭盾还以为会见到一个上了年纪的演奏家,没想到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刚刚二十多岁的美少女。
“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电影获奖了,而且是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因为音乐获奖了,谭盾还把电影音乐改编成了一个大型协奏曲,我和担任大提琴独奏的马友友老师在之后的很多年里面,都随着《卧虎藏龙》的音乐演出组在全世界进行巡回演出,让我看到了我从来不曾想象到的全新的艺术世界——我真的没有想到中国的一根竹笛可以和西方的交响乐队合站在一起,那么默契,那么相得益彰,竹笛的音色可以在西洋交響乐衬托下,变得那么华丽又有张力。”
2004年,在唐俊乔正值个人演艺生涯最高峰的时候,母校上海音乐学院向她发出了召唤,请她回校教课。唐俊乔犹豫了一下,担心自己会不会教学和演出两方面无法兼顾。但她很快想明白了:母校培养了我,我应该回去。当时,她让经纪人暂停了所有演出。
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人生的又一次“绽放”,随着教学工作悄然而至。“走进教学团队之后,我发现我的人生、我的艺术有了一个全新的、不同以往的价值。我根本没有想到我那么热爱我的教学,我那么爱我的学生,更没有想到不但没有让我的演出变少,通过教学相长,我在我后10年从事教学的过程当中,艺术依然在不断地进步,这令我非常兴奋。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唐俊乔感慨,“在大环境当中,我们有所作为,我们的人生变得有所不同。”
服务女神吴尔愉:为女工开拓一片就业的新天地
面对改革开放这样的大型社会变革,有人得利,也就有人会面对失去——但改革的魅力也正在这里——失去可能只是暂时的,重新获得的人生,比一成不变更加精彩。
看到中国第一代空嫂吴尔愉上台,你绝不会以为她已经55岁了。苗条的身材、精致的妆容、挺拔的站姿、优雅的气质,仿佛还是1995年刚刚入行时的模样。
上世纪90年代,上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造就了许多“下岗女工”,尤其以纺织业的居多,吴尔愉就是其中之一。当时,上海市妇联也急女工所急,一直在商讨如何为下岗女性创造更多再就业的机会——有人建议为纺织行业注入资金,还有一些企业提出可以解决一些女性的再就业问题,其中就包括上海航空公司。
当时连“空姐”这个职业都刚刚为国人所知,要招收“空嫂”,那是绝不容易的事。为此,时任上海市妇联主席的章博华跑了无数次民航总局,到各地呐喊,把制度打开,把这扇“门”打开。如今追忆,吴尔愉感谢时代给了自己机遇,也难忘“再就业”的不易:“当时民航业招生规则:第一身高不低于1.62,我的身高是18位空嫂里面最矮的一个;第二上下比例要下半身长于上半身两厘米。电视里面第一天招乘的画面:一个女士一直在嚎啕大哭说自己的脸上因为有一点点小疤痕所以被淘汰了,其实我后续问过我的主考官,他们不好意思说她比例不好,只是借口说脸上有一个疤痕。为什么比例不好不可以当空乘呢?她其实是一个服务业的课程,为什么变成一个选美的活动了呢?”
殊为不易的是,18位空嫂通过选拔进入了这个行业,但未来仍不是—帆风顺的。“每个人都觉得空姐是漂亮的代名词,穿着制服到处旅行。我曾经问过孩子们为什么想当空乘?因为收入高,因为可以到处旅行——但是恰恰从我工作的第一天起,这些愿望就全部被剥夺了——我面临的是强体力的劳动,高风险带来的压力。台风加上雷暴,凌晨出门,第二天凌晨回家,24小时在外的工作,让我对空乘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但是吴尔愉转念想到:纺织行业有60万大军,只有18个人当上了空嫂。做好这份新工作,不仅是为女工开拓一片就业的新天地,更是希望未来有更多人会接受女.性就业,
“我们是带着使命去的”。这一上海独有的“空嫂现象”,也确实大大激发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以及重新创业的信心。
吴尔愉的努力,也很陕得到了回报——1995年进入空嫂这个职业,1996年开始收获陆续的荣誉,1997年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998年成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99年荣获五—劳动奖章,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荣誉飞来之后,吴尔愉有很多机会可以转岗,但是所有人都没想到,她一直坚持到今天还在飞,而且还准备继续飞下去。
沪剧女神茅善玉:享受过高峰也战胜过低潮
享誉戏曲舞台的茅善玉一登场,就迎来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台上的她,一袭红衣,仪态万方。
“我对这六个字特别有感触,‘生逢美好时代。”茅善玉一上台就感慨,“我个人真是生逢美好时代——当我刚刚毕业的时候,也正是‘四人帮粉碎的时候,万物开始复苏,大家对文化的诉求,那种饥渴,让我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初心。人民对文化的迫切需求,那种宽容和鼓励,让我赶上了最好的时代,让我一举成名。很快,我又赶上了媒体的新变化——电视开始了,广播开始了,很多娱乐活动开始了,让我从现代媒介走进了千家万户。”
沪剧是上海的地方剧种,虽然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和其他大剧种相比仍略显小众。但是当电视媒体蓬勃起来之后,因为主演了一部沪剧电视连续剧《璇子》,茅善玉一举成名天下知,也一下子让全国老百姓都知道:中国上海,有一个地方戏叫沪剧。
“我赶上了那个时代。我一路往上走。到了90年代中后期,我又开始一路往下走,整个抛物线我都经历了,经历过最高峰,也经历过最低潮。”茅善玉对沪剧的蓬勃发展和日渐式微都深有感触,“最高潮的时候是让我们觉得非常幸福的年代:掌声不断,鲜花不断,鼓励不断,观众知道你什么时候生日,第二天醒来你的房间里面就有—个蛋糕,一大堆人在你身后,那种鼓励和喜爱是我们作为演员的荣幸。各种比赛,—个戏接着—个戏,让你在舞台上不断有新的挑战。而最低潮的岁月,则是不堪回首的:到了最艰难的时候,我的前任院长说干不下去了,不干了。一个团里面没有领头人,在那种艰难的时候,我这个人其实是自管自足不愿意管事情的人,很多人和我说你再不出来我们沪剧就完蛋了。我这个人也是一个热血沸腾的人,只要别人在后面怂恿一下,我马上就情绪高涨了,热血澎湃了,我说好吧,既然大家这么看得起我,本人就当院长,我就当院长去了。”
艰难岁月里的院长哪有那么好当?该发工资了发现没有钱。在演出市场最惨淡的时候,舞台上的人比舞台下的人都多。“这种惨样让你觉得心寒的时候,我就说,我们要首先把市场弄起来,排了一个戏《石榴裙下》,没有钱怎么排?那个时候也没有众筹的概念,就开了一个大会,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戏成了以后再分钱——结果出钱的人非常非常多,我们本来想四六开,剧院作为60%的股份,老百姓40%的股份,但是參与的人太多,我们就倒过来老百姓60%,剧院40%,这样把戏搞起来了,一炮打红,13场以后完全收回成本,之后就可以分红了,老百姓每个人都收回了成本还有很高的收益。但我想起来还觉得后怕,万一中间出了问题怎么办?”
就是凭着这个“勇”字,茅善玉在夹缝当中求生存,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济民女神曾玫:对着居里夫人许愿
有一种职业,不仅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突飞猛进,更切切实实为更多人带去了幸福生活的可能,这就是救世济民的医生。
曾玫是一位医学博士,也是一位有着20多年临床经验的儿童感染传染病专家。70后的她,童年正赶上了改革开放,国家非常重视科技、文化和医疗事业的振兴。在遥远的新疆建设兵团,曾玫对着小人书里的居里夫人许愿:将来也要像她一样,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1994年,曾玫实现了这个愿望,她选择了不太热门甚至容易被人误解的儿科岗位:“因为儿科是哑巴科,小宝宝不会讲话不会表达,需要医生非常细心,孩子对家庭来讲非常重要,如果你有一点疏忽你将会付出很大代价。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儿科医生收入比较少,但我还是选择了儿科,因为我非常喜欢小孩子。”
在复旦大学儿科教学医院工作的经历,让曾玫深感:“医学不仅仅是给病人开处方治疗病人,需要我们用心体会到患者的疾苦,作为儿科医生,我们要知道孩子病在哪里,我们要知道家长的焦虑在哪里,我们要通过对患者,对家庭心理有很好的了解,提供我们对患者和家庭的心理关爱和人文关爱。”
1994年至今,曾玫已经从事了20多年的儿科感染专业。“社会上很多对传染病是有歧视的,他们认为传染病会像瘟疫一样传染——我不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我们可以有正确的防护意识,就可以保护好患者,也会保护好自己。”
这个专业也带给了她人生道路上的潮起潮落。1978年,我国开始了计划免疫,到了90年代末,儿童的传染病发病率大大下降。再加上基础设施的改进和建设,安全水的供应,到90年代末,上海的井水已经基本消失了,很多肠道传染病大大下降。
就在曾玫以为自己要失业的时候,她发现,发达国家已经把感染性疾病不仅仅局限为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神经系统感染、皮肤感染,只要是感染的毛病都和感染医生相关。“那个时候我们还不像今天那么发达,和国外交流不是很多。”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视野拓宽,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人群流动,大量农村人口开始进入城市,又为公共卫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新发传染病每两三年就要出现,2003年我们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非典,让我们感受到感染科医生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去面对。”
自此,曾玫更是沉下心来,扎根传染专业:“复旦大学儿科医生是上海唯一一家收治儿童传染病的医院,我们跟着老师在医教研方面开展很多工作,今天我要非常感谢我们的前辈和老师对于我们的指导和引领,也要感谢我们国家有这么好的改革开放政策,让我们走出国门到发达国家学习……”
从事感染专业20多年,让曾玫切身体会到改革开放40年,也是我们国家免疫规划取得巨大成就的40年,“从1978年我们国家开始复苏,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我们要对中国儿童实行计划免疫,提供免费的疫苗接种。那时我们国家经济还是非常不发达的,但是能够保障那么多儿童,让每一个儿童接种到疫苗,我觉得这是非常伟大的事情。”
创业女神罗韶颖:创业者永远在路上
从打工到创业,从准备移民到海归,恐怕没有人比永远站在时代浪尖的罗韶颖更加知道潮起潮落的惊涛骇浪了。
2003年,她先是在家族企业中做投资管理,因为学的是金融,她对房地产金融有很高的敏锐度,在2004年就打造了第一个地产项目。到今天,由她一手创建的东原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房企500强的第50名,目标年销售额超过500亿。
在旁人看来是巨大的成就,罗韶颖却清楚记得自己事业上面临的第一次巨大危机和挑战:“2008年,我跑到加拿大生孩子,因为当时国内地产业和工业发展得都很顺。地产业顺到什么程度?我记得我离开重庆时,一个当时重庆最高端的别墅项目,创了全市纪录:一天3000多人排,停的车排到了十公里以外。我跑到加拿大等着听好消息,没想到先听到了5·12汶川大地震的消息,跟着,国际国内金融危机的消息陆续就来了。团队本来是高歌猛进,自信满满,受到那么大打击,当时就感觉团队是不是要散了。”
生完小孩仅仅一个月,罗韶颖就带着孩子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幸好很快等来了4万亿举措,我是学金融的,还是很知道4万亿这几个字的经济含义。”
那一次金融危机,企业顺利渡过了难关,但20年的企业走到今天,也面临二次创业的问题。“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我做梦都在想工作的事情,一直是这个状态走到今天。在今天,当地产已经走到相对比较有规模、大家认可度比较高的状态时,不光在盖房子、卖房子,还做了很多别的有意思的事情——10年前我们开始基于社区做儿童关怀的事情,现在地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名词叫‘4点半课堂,帮助双职工家庭接孩子。后来我们又做了‘童梦童享系统。做这些我们不是冲着赚钱去的,但我们也确实真正体会到了和客户之间双赢的状态,口碑好就是满意度,就是转化成更高的客户增长的速度,产品销售的速度。”
接下来,罗韶颖又把眼光转到社区里面别的弱势群体,比如老年人,比如保姆。教老年人使用智能设施,让保姆也能拥有一个正常的社交系统。“我们依托于原·聚场的平台,将多功能的培训、社交一体化。”
做这些,罗韶颖觉得背后的动力是感恩:“70后刚好是最最受益于整个大时代的一波人,我们怎么样回馈这个时代,怎么样通过我们的回馈和付出,让这个时代能够继续美好下去,让它可以惠及到我们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惠及主流人群和社会上永远会有的弱势群体。”
女神之友王汝刚:追忆恩师意难忘
参与女性主题论坛,对沪上知名演员王汝刚来说是人生第一次。从男性的眼光来看女性,王汝刚感慨:“这个城市当中有很多优秀的女性,是我们城市的骄傲和这个城市的概括。她们是我心目中的女神,我永远赞美她们,为她们点赞。”
而他也与观众分享了一位对他影响非常深的女性——上海市劳动模范、他的老师绿杨。提起上海滩有名的“女滑稽”,绿杨老师是几代人心目中的名字。
“她一个字也不认识,为什么能做到这么好的成绩?”王汝刚回忆,绿杨总说旧社会家庭条件差,所以自己没办法念书,“但是她却一直把學习很放在心上。她这辈子没有什么其他爱好,打牌不会,搓麻将不会,朗读是她最好的享受。每次我们看到有好的书,她都会问你在读什么书啊,读一段我听听。知识可以给她无穷无尽的力量。她每天都朗读,所以能够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这并不是凭空而来的。”
大家最熟悉的绿杨老师舞台形象,莫过于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里的凶悍二房东。但是王汝刚却说绿杨老师性格其实特温柔:“台上像雌老虎,一下舞台就是一个慈祥善良的老师。我对她非常敬佩。排练上不说,生活中她也是好老师,对自己非常节俭,却非常热情请我们吃饭,自己一碟黄泥螺就是小菜,却很客气地弄两块猪排煎给我们吃。”
对自己节俭的绿杨老师,对公益却毫不犹豫。“2004年她身体不太好,住院我们去看望她,我万万没有想到她突然找我过去说几句话,她说,王汝刚你去读法律的书给我听,我知道我已经92岁了,不久于人世,但是我不懂法,你们能不能把法律刑法读给我听听,让我有个印象。我这辈子是国家给我的,是人民给我的,我—个不识字的老太太,我这些年积攒下来的,我要把它献国家。后来我才知道,她要把一辈子的存款52万,捐给国家。”
“我们的城市有今天,国家有今天,需要感谢这些女神。”王汝刚感叹。
论坛到了尾声,上海市妇联主席徐枫总结道:“她们无论在三尺讲台、护理床边、田间地头,还是闪光灯下等都体现了巾帼的力量。她们专业精进又极富人情化,使人们眼中上海女性的形象更为丰富立体,这些女性生活在这样美好的时代,也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为我们的时代增光添彩,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论坛,也希望通过《女神的模样》这本书,能把三八红旗手的精神和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读者,为忙碌的生活平添一分朴实有力的温度和美好。相信生在这样美好的年代,我们与新时代一起同行,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