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学手段信息化建设

2018-09-01杨颖华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困境高职院校对策

【摘 要】 推动高职教育手段信息化无论在学校还是在教师自身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困境。改进完善教学手段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主要是:培养教师的用户思维和粉丝思维;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操作技能;学校应重视信息化建设尤其是软件建设。

【关键词】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手段;困境;对策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以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教育教学信息化已然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头戏。《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指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是提高人才质量培养的关键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因此,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加深,教学手段特别是高职院校教学手段信息化也被提升到了新的政策高度。

一、教学手段信息化的初步探索成果

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展开,高职教育教学手段信息化也开始进入初步的探索和尝试并将继续向深化发展的阶段。目前,教学手段信息化探索比较典型并开始实践的有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三种形式,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将传统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或多或少的展示,或短小精悍,或融于情境,或重难点突出,通过视频的方式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讲解。而且它们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碎片化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学,轻松学,更主要的是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微课,是以视频为媒介,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时间短,内容小而精的教学活动。微课的核心是视频,内容多呈现半结构化、完整的知识点讲解架构的“小环境”,一般呈现点状、碎片化。其能利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各个感官系统,让学生身临其境,融入其中。慕课,即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MOOC并不是零星的搜集网络上散布的在线课程,而是利用网络将分布于世界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共同的话题或者主题联系起来的方法。目前,在我国国内也出现了很多慕课学习平台,如由清华大学推出的面向全球的在线课程“学堂在线”;由北京慕课科技中心成立的为互联网、IT技术提供免费学习平台的“慕课网”;上海首个推出基础教育的慕课视频网站“酷学习”等,都为各类学习者提供方便。翻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的。传统教学坚持“讲——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听讲,整堂上很少有交流讨论的时间。翻转课堂则强调课前学,课堂上内化,具体来说,在上课前,老师须将讲授的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制作成简短的教学视频,学生通过互联网观看相关视频自主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复学习,因此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

二、教学手段信息化的困境

1、教育者的困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古代,教育者关注的是传何道,授何业,解何惑,然而在信息化的今天,其关注点就不仅仅局限在内容上,还须聚焦在形式上,即如何教上。虽然大部分高职教师已积极的去适应现代教学方式的新变化,但目前部分高职教师面对教学手段的革新,仍然出现了一些不适应。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够是教育者最主要的困境,其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从客观上来说,我国教育手段信息化推广普及时间较短,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并陆续对教师进行培训也不过一两年。虽然中央很重视,学校也积极安排培训,但很多培训流于形式,或过分注重介绍信息化教学手段是什么有何意义,真正对教师进行操作技能培训的少之又少。所以目前,很多老师清楚信息化教学的应然状态,却少有人知具体如何操作。从主观上来说,仍有部分高职老师尤其是老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不愿意接受甚至排斥新的教学方法,倚老卖老,遇到问题常常以一句“我不会电脑”为由,似乎不会应用电脑已经成了不改进教学手段的当然借口,而这种革新就理所当然的是年轻老师的事。殊不知社会在变,学生在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随之改变,固執不变只能加快被淘汰的速度。

2、学校的困境

重信息化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目前,各高职院校都不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网络教学中心、微课录播室等都已初见成效,这确实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但教学手段信息化不是单一的,应是一个信息化的系统,而且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化,还会有更多的技术填充到这个系统里来。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学校信息平台软件系统还未完善,由各个软件系统所支持的平台之间未形成有效的联系,各自为营,如教务平台,学生实习就业平台、精品课程平台等,各资源之间未实现共享互通与整合,造成学校资源虽丰富,但都成碎片化分布,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校园信息网,因此也无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完善高职院校教学手段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培养教师的用户思维和粉丝思维

要进行教学手段信息化改革,高职教师首先就得摆脱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学会用网络思维去思考。一方面,培养用户思维。即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其本质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案设计、课程安排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比如说,“学生用户”爱玩手机,那教师就可以探索如何使手机上网功能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从“放下手机好好听课”转变到“拿起手机好好学习”。另一方面,培养粉丝思维。本质上是指教师的领导力和影响力。教师要想圈粉,就必须认真考虑在教学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高效的且易于吸引潜在“粉丝”的,如此高职教师就必须不断的思考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其实不论是客户思维还是粉丝思维,都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这个中心服务好。

2、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操作技能

提高教师信息化操作技能需要教师自身和学校共同努力。从教师自身来说,应主动培养自学能力并逐步提高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包括利用计算机对文字、表格、图像、声音进行处理;使用相关的工具软件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并能熟练的应用于教学等。从学校方面来说,除了多举办以讲授实际操作技能为主的培训,还可以建设帮带体系,由学校技术部门牵头,对各部门领导进行一对一集中培训,再由技术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分工培训并帮管各院系进行专职化指导。这样在进行重点培训的同时再进行区分化培训,专职指导,分工帮带,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一定会快速提升。

3、学校应重视信息化建设尤其是软件建设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学手段信息化的保证。各高职院校在引进信息化教育装备之前,应端正态度。信息化设备的引进不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考评,而是为了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在这种态度下的信息化教学自然不会被轻视,引进的信息化设备必然符合老师和学生的需求。另外,学校应重视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加强软件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通过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专业资源库、远程视频资源库等软件资源,并建设各资源平台之间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各资源平台的信息共享。同时学校还应实现各信息资源的专业化分类,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的便捷性以更好的服务学生、教师及专业建设。

四、结语

信息化教学手段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离开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共享,信息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就成了“无土之木”而无法落实。教学手段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而使教育更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毋庸置疑,教学手段信息化是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信息化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探索和实践,而如何保證教学手段在信息化洪流中不断调整、不断创新、不断满足需求者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相信随着教学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明国.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教育技术,2013(8).

[2] 冀国强.陈国强. 邱召法.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

[3] 王宏伟.关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

【作者简介】

杨颖华(1989-)女,陕西西安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困境高职院校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跟踪导练(一)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