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思考

2018-09-01吴薇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思考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与探索》(编号:SZJG-170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机制研究》 (编号:SZJZ-1701)之成果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校园文化的作用及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作用及相互关系,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凝练校园传统和现有的精神文化、着力培育校园精神;要加强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行为养成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来激发、感染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人格的塑造;通过校园文化的暗示性、人文性和渗透性,促使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思考

一、校园文化的作用及现状

校园文化是学校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沉淀形成的校园人共同创造并遵守的,并得到认可的学校办学理念、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约定习俗等的总和,是学校历史文化底蕴、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的主要体现。根据不同的因素,分类也是不同的。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制度文化等方面。校园文化对于提升学校形象,树立学校品牌,促进学校稳定发展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大学生的行为养成更是有着其他文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学生良好的人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中华五千年璀璨历史文化的继承和民族文化溯源以及其他文化因素的研究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校园文化的开放性,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冲击,校园文化或多或少受到了多个方面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大学的主体,自然而然其行为习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青少年教育时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养成习惯。”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会认为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从幼年教育就开始了,属于中小学德育教育的范畴,大学生根据其年龄特点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一个特殊群体,已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应该授予更高道德理论层次的知识教育,却忽视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为与其知识层次和道德认知水平不相适应,忽视了行为养成教育。

王德斌在《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中认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具体有:重物质文化,轻精神和制度文化;误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对学生的硬性管理和进行思想教育;功利化、娱乐化倾向在校园文化中突出;忽略新兴的网络文化的影响这四个方面。王强在《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缺失与建设的思考》中认为目前部分理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中缺乏人文的气息,文化建设不够科学性、系统性,内容上不够完整。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系

行为养成是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一种特定外在表现,是指行为个体开展有意识的道德实践活动,即人们在主观意识的支配下所表现出的外表行为,是一个整体的行动过程。由于时代、民族、社会和地位的差异,受到传统习俗、文化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对行为养成的界定有不同的标准。一般认为,行为养成是有利于自身提高,并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人的行为养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他律的行为方式、自觉的行为方式及自动的行为养成,他律的行为是最低级别的,它需要依靠外部的强制力约束;自觉的行为方式,是通过内在的自我监督,自我调控,运用意志力实现的行为;最终目标是自动的行为养成,不需要外力督促完成,不需要做自我监督,它是一种出于习惯顺理成章的行为,是行为养成教育所希望达到的最终效果。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通过对校园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制定有效的校园文化及机制,可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成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及价值,可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不断推进。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

高职学生对学校校园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感受、认同程度,主要是通过学校富有特色的校园精神风貌、学校的校风、学风、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建筑物的文化内涵、图书馆的资源、学校富有特色的精神文化、学生会及社团活动的锻炼、老师的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的宣传力度、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社会实践的安排等等来感受,并潜移默化的受感染。因此,高职学生通过浓厚大学校园环境和氛围,使校园人能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被熏陶和感染,表现出符合社会需要、体现主流价值观及行为方式。那么,这些校园文化是属于积极向上的,还是沉闷无力的,学校倡导的校训对于学生是否有激励作用,以及学校所倡导的校风、学风在学生眼中的认同程度又如何,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有多大,应该是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行为养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行为养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能够使校园人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受到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校园人的行为方式。校园文化对行为养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学生内心与个性,使学生内在的素质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外化表现出来。建立在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基础上的行为养成教育十分重要,它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从他律的行为变成自动的规范行为,逐渐达成养成教育的最高目标。

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学生行为养成的作用,其一,导向作用。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营造与学校精神相符的校园环境;二是凸显学校的核心精神;三是制定学校组织的规章制度。其二,凝聚作用。在良好的、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环境中,人的心理有一种自豪感,归属感,发奋感,会产生无形的推动力和感染力,从而形成树立共同人生观价值观的凝聚力,外在表现出统一的行为规范。其三,美育作用。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优美的校園环境,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审美的享受,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更触发了学生爱护环境的观念,浓郁的人文气息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灵感,塑造学生高雅气质,外在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四,行为规范作用。置身于校园文化中的校园人不仅受到了思想文化的感染、熏陶、教育,同时他们的价值判断、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也会受到校园文化的规范和制约。这种规范和约束是通过学校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制度文化、优美的物质文化、优良的精神文化传统来影响个体,对校园人的行为具有基本的约束作用。

五、几点思考

其一,针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校园文化功能弱化,系统性不强,人文性不够突出这些问题,应从丰富物质载体、优化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凝练校园传统和现有的精神文化、着力营造培育校园精神的环境、加强特色和民主制度建设,加速制度创新、学习借鉴国内外校园文化建设的精华等方面加以改善。

其二,与校园文化的情感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相比较而言,校园文化对行为养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学生内心与个性,使学生内在的素质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外化表现出来。建立在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基础上的行为养成教育十分重要,它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从他律的行为变成自动的规范行为,逐渐达成养成教育的最高目标。

其三,要成才先成人,通过学校的文化气氛、文化环境、多种文化活动以及大多数人共同的行为方式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各种文化因素,比如,通过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的特征来激发、感染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人格的塑造,对学生的身心、思想道德素质、言行举止熏陶,使其受到影响,并逐渐形成习惯。

其四,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行为养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能够使校园人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受到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校园人的行为方式。校园文化的功能更多表现为它的暗示性、人文性和渗透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又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校园文化能够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并内化成风尚、行为习惯和规范,从而又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皇甫炳坤.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4.

[2] 张静.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3.

[3] 祁玲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J].理论观察,2015(10).

[4] 吴薇,晁阳.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优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03).

【作者简介】

吴 薇(198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思考高职院校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