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体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2018-09-01任旭龙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互联网+”与社会体育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社会体育资源的现状,论述了“互联网+社会体育资源”的特征。探索“互联网+社会体育资源”整合與利用的对策: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社会体育资源智能化区块链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社会体育资源;整合模式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发展,互联网已经变成了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传统逐渐地接轨互联网,现实生活和虚拟网络世界不断融合,一切事物不再局限于小的地理范围之内,而是在时间、空间等多方向扩展。鉴于体育以人为中心的传统性比较强,体育资源在社会上的分散性强、资源局限性等,作为体育工作的从事者,必须找到切实可行的新模式,将传统的体育资源数字化、信息化,实现社会体育中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整体化、数字化、信息化,形成一个有效的社会体育资源大数据库。因互联网与生活的融合,很多的行业已经实现新互联网的转型,体育也应该全面发展“互联网+体育”。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根据社会体育资源分类,找到传统社会体育资源运行模式的优缺点,通过供应链、体育产业以及商业模式等理论,重新塑造新时代“互联网+”模式下的社会体育资源,为社会体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高效地运作提供帮助。
一、“互联网+”与社会体育资源
首先,要理解“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值得一提的是:最先表现出“互联网+”雏形的是体育项目,2003年11月18日在中国体育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成员:电子竞技,它在这天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认定为第99个体育项目;电子竞技运动正已难以想象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完善体系和规模。这个项目的为体育资源的整合带来了很多启发。
其次,对于体育资源的分类标准是多样的,并没有具体的统一标准。对于体育资源的分类一般是按照普通分类进行划分,这里采用两种分类标准:按资源存在形态,可分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无形资产包括社会资本等。由于中国特殊国情的影响,社会体育资源一直以来还是以国家提供为主,市场模式为辅的界面,个人模式发展的极少。
二、社会体育资源的现状分析
1、财力资源的现状
进入“互联网+体育”发展时期,社会体育资源的整合存在整合模式单一的问题。对于社会体育资源中的财力资源,一直都是政府部门一手抓,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等活动都是体育相关部门进行一家独大的操作模式,根本无法进行财力资源的整合,能接受企业广告赞助费用等外来的资源也很有限,更加不用提到协会组织等团体的加入。由此可见,未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发布相对比较闭塞的传统体育时代,几乎所有的大型体育活动都是政府举办,联系场地,赛前很久发送书信或者电话邀请函,区域性的中小型比赛更是鲜有人知。政府主办的比赛优势在于,可以调用更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投入到体育赛事当中去。弊端和优势相互依存。
2、人力资源的现状
人力资源现状体现了信息的闭塞。工作者获得相关专业的最新信息不能够及时更新,各级体育部门及相关系统的体育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等不能及时接收执行,举办运动比赛项目找不到合适的裁判等等,都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虽然现在逐渐建立了很多相关的网站,更甚者为了整合体育资源,为体育锻炼者及工作者提供的体育类APP上线,但是现状不容乐观。
每个人的体育健身观念、体育娱乐观念、体育休闲观念、体育交往观念、体育消费观念等都会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价值观念将会决定个体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程度,或者是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以及合适自己的风格;不同区域生活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不同性别的人等对于社会体育资源的看待不一样,所以这就需要民众在“互联网+”新的模式下关注这个问题,实现资源的人性化。
3、物力资源的现状
社会体育资源中物力资源主要是指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存在后一般无法通过人的意念而发生转移,物力资源具有固定化的特性。正是由于这个属性,导致了场地分布等一系列的问题,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场地的分布不合理和利用率不高,这个问题也是信息化不足导致的。现在物力资源的来源主要是政府公益性的提供,或者是部分体育产品工业的提供,因此物力资源的提供需要进行整合。
三、“互联网+社会体育资源”的特征
在新时代实现“互联网+社会体育资源”的整合,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社会体育资源在整合与利用中的问题。同时,寻找符合新时代社会体育资源更有效合理利用的新模式,让体育事业得到更好地发展。
体育主要是以人为中心的一个特殊存在,这就需要在科技发达的信息化时代,摒弃冰冷没有温度的条条信息,而是赋予社会体育资源人性化,让体育需求者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感觉面对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而且是充满人性化的感觉。这就需要资源整合具有个性化定制的特色。私人化定制的需求不是发展的终点,还需要给予升华,实现信息定位准确,需要把AI(人工智能)的特性添加到社会体育资源的属性当中。具有智能化的社会体育资源才是整合社会体育资源的目标。
四、对“互联网+社会体育资源”整合与利用的对策
1、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供应链管理模式
社会体育资源理论的发展不能脱离基础理论,应借助供应价值链相关理论和商业模式相关理论开拓新模式,赋予社会体育资源商业化特性,借助供应价值链的理论来实现资源流通。
(1)向社会开放集资入口,实现财力资源最大化、多样化。体育相关部门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站或者APP,将所有的赛事信息公布出来。政府主办的赛事向社会开放集资入口,社会性赛事政府也可资助鼓励。甚至将比赛缺少的资源公布其中,为资源拥有者提供参与的可能,这样不仅解决了财力资源问题,还促进了信息传播。
(2)建立体育人力资源数据库,利于实现人力资源最短距离的配置。我们体育应借助互联网成立自己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将体育工作者培训系统统一化,所有体育工作从事者在国家数据库拥有信息档案,通过互联网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不仅能够及时为工作者提供最新信息,还能就近解决人力资源,稀缺资源远距离精准化调配。
(3)构建一个匹配体系,通过互联网做到最优化的匹配。因为物力资源不可移动的特征,建立物力资源大数据库的基础下,构建一个匹配体系。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举办方和参赛者为主体,财力资源、空间距离等其他资源最小化利用,进行物力资源的配置,达到物力资源最大价值体现。
“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资源属性,为解决社会体育资源的利用率问题提供可能,并实现智能化、精准化。
2、采用社会体育资源安全化区块链模式,保障资源的安全性
“互聯网+”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会体育资源的整合系统,是具有智能化、清晰化、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但是信息量大和信息安全也是一种挑战。区块链理论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式及其点对点等特点保障了资源安全性,最终实现最优路径下资源共享。资源节点之间的绝对信任,实现了智能化链式多维分布式资源供应系统以及实时的反馈,为我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整合建立完善的系统体制提供了支撑。
五、结语
实现以互联网为纽带、多方资源互相激活的立体化社会资源系统,使社会体育资源通过具有立体化链式特性的新模式得以更快速地获取、有效地使用、不断的丰富,从而更好地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社会体育资源的管理以及利用率。为中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份助力,加快全民运动的推动,促进“体育强国”和“体育大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冉令华,田雨普.泛资源背景下的社会体育资源协同观[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2)1-5.
[2] 施先亮,李伊松.供应链管理原理及巧用[M].淸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任旭龙(1991-)男,山东临沂人,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