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D大调前奏曲》的演奏分析
2018-08-31丘继权
丘继权
摘 要:《降D大调前奏曲》是肖邦前奏曲集中的第十五首,被称为“雨滴”前奏曲。肖邦运用各种手法展示了一种虚无缥缈的意境,把自己的内心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这首作品是肖邦整套前奏曲中少有的运用大型曲式结构进行写作的作品之一。其曲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全曲使用了大量的持续音,这些持续音模仿雨滴象征着肖邦感情失意时的泪水,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关键词:肖邦 前奏曲 降D大调前奏曲 赏析
一、《降D大调前奏曲》的创作分析
肖邦是一位杰出的钢琴艺术家,他的《24首钢琴前奏曲集》作品第28号中几首主要的作品在巴黎玛略卡岛上诞生了,其中就有这首降D大调前奏曲。前奏曲作品第28号并不是标题音乐,但其中这首降D大调却通常被人们称为《雨滴前奏曲》。
《降D大调前奏曲》自始至终有一个持续出现的降A音(与升G音为等音),此音是对雨滴的形象描写,它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全曲共分为三部分,是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1-27)小节,第二部分(28-75)小节,第三部分(76-89)小节。
(一)呈示段分析
复三部曲式是一种有再现的、较大型的三部結构。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为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段为降D大调上的2乐句,平行、方整、收拢性乐段。主调音乐,旋律在上声部,分解和弦下行跳进后反向级进,旋律缓慢优美。左手为不规则的分解和弦伴奏,同音重复却没有停滞的感觉,而像是一丝丝的思绪,无数的回忆。乐段在第8小节的弱拍位结束,给人一种未完的感觉。B段旋律音符安排紧密,色彩更浓郁。调性、和声不稳定,经过降a小调、降b小调,于18小节回到原调降D大调,不完满终止。为3乐句的非方整、收拢乐段。最后乐思基本完全再现,只是变为开放着的终止。
(二)中段与连接部
三声中部是由一个重复乐段组成。调性为降D调的等音调升C调。在第一部分是用的大调性,在中部则采用小调性:升C小调。一下由明亮的色彩转变为阴暗、忧郁的感觉。加之,中部的旋律在低音声部,音区较低,节奏跟随节拍进行,更加沉重。有如雨滴不停地滴在屋檐的瓦片上,节奏设计的非常单调和呆滞。左手双音的旋律使人们感到压抑和惆怅,弹奏时做出渐强的语气突出上方旋律音的音色。在写法上,还保留前面的一个特点:持续音声部。28-43小节为2乐句的平行、方整、开放乐段。前乐句属半终止,乐段终止为开放终止。后乐句持续音声部加厚,力度加强。旋律声部出现附点节奏,用前面第一部分的素材。44-59小节为乐段重复。完全重复,属开放终止。连接部:16小节的连接用的不是新材料,而是前面的素材,节奏律动变化,出现大的切分节奏。74小节通过等音变化回到降D大调,为再现准备。
(三)再现段与补充
第三段(76-89)小节再现部分,只再现了第一句,音乐又回到了降D大调,沉重、肃穆随着降,大调旋律的进人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就像阳光带来了无限清新和美好。再现部为减缩再现,综合了第一部分两个段落的主题素材。给人们又呈示了开始的主题,虽然减缩再现,但依然体现了三部性结构原则,也体现了肖邦的个性特色。肖邦前奏曲集的形式特别完美,乐思简练,深刻。在不变中求变化,在传统中求个性,充分利用每一种可利用的手段使音乐的呈现,发展,充满肖邦的特色。每首乐曲的伴奏织体基本是贯穿始终的,这也是肖邦前奏曲的特色。还可以看到,不论是多小、多精致的作品,在肖邦的创作中总少不了给它加上前奏尾声、补充、或者扩充等。
二、《降D大调前奏曲》的演奏分析
(一)呈示部分析与提示
首先对左手使用全部为八分音符的和弦织体进行分析,降a音仿佛是模仿浙浙沥沥的雨滴声,在它的衬托下,右手清新如歌的旋律就更显得淳朴而优美,音乐按捺不住春天般令人陶醉的心情,随着明快的旋律流淌出来。这段要想弹出委婉、动听如歌的旋律,就一定要将右手手指与手臂、手腕协调配合好,柔缓地将力量送于指尖上。弹旋律时应用好手腕,如前8小节可作为一大句,将其分为两个小句,再细分后用手腕按下例的箭头所指方向使用手腕提起或落下(手指不离键),乐句的第一个音语气可稍重些。
(二)中段与连接部
曲转人升c小调上,再转E大调、升g小调,旋律出现在低音区。第28—39小节右手声部不断地重复升g音,有如雨滴不停地滴在屋檐的瓦片上,节奏设计的非常单调和呆滞。左手双音的旋律使人们感到压抑和惆怅,弹奏时做出渐强的语气突出上方旋律音的音色。第36-39小节以及后面第52-55小节,应将右手八度中的旋律音勾画出来。
第40小节出现大调因素,为E大调,但音乐并没有明朗起来,仍然很阴冷肃穆,左手八度双音做五度跳跃起伏,再加上ff以及>音记号使人感到异常沉重,心都被揪紧了。第43小节的踏板使用,是在强音踩下踏板后不停的抖动逐渐放掉声音以达到渐弱的效果。
第60小节后,升g音还在继续,并隐藏在和弦中时高时低、若隐若现,低声部音响的压抑和紧张让人们的心沉了下来。首先对右手高音旋律、和弦展开分析,右手旋律都隐藏在八度中,都是在高音区,而且都以和弦的形式出现,要求右手的旋律更加的突出与饱满。中音区的连续单音,一定要保持连贯。左手旋律的重音和节奏都出现了变换,重音的转移和切分的节奏出现,这些都与B段的前半部分是不一样的。第81小节的最后一拍降b音到第83小节,雨滴声突然停了,像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感慨万千,弹奏时第一个音要稍突出些,节奏可自由,手指触键要非常连贯柔和的渐弱下去。第86小节,每拍用一个踏板,第二拍c音到第三拍的降b音的上行大跳,要渐弱下去,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不光是力度的提示,更是感情的暗示。
总体来说,这首曲子的感情表达很难控制,变化很多、很细腻。试着体会一下当时作者的心情,从稳定的节奏来看,应该感觉沉重,但是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