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浮邱山旅游品牌的思考

2018-08-31胡青

西部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景区旅游文化

胡青

摘 要:浮邱山为楚南名山,又名无量山,号称“小南岳”,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城西南12公里处,主峰高752.4米,面积约30平方公里,跨浮邱山乡、高桥乡和鸬鹚渡镇三个乡镇,于2002年获批为省级风景胜区,2008年获批为国家森林公园。为深入挖掘浮邱山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科学论证景区旅游开发对浮邱山进行了实地调研,浮邱山旅游资源独特,发展前景广阔,可望打造益阳市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

一、开发的主要优势

(一)文化底蕴厚重。一是有悠久的历史传说。关于浮邱山的名字来由,相传有几种说法:一说浮邱山有48面峰,常年云遮雾绕,远望若浮,近看似邱,故称之为浮邱山;又相传南北朝时潘子良,在此炼丹修仙,他自号浮邱子,浮邱山便因浮邱子而得名;第三种说法是浮邱山还有一名叫“无量山”,山的南面有个穿天坳,相传是女娲补天之处,在补天时,因为疏导洪水,用神鞭将浮邱山脉划分成三段,于是浮邱山脉如同断了脊梁的“无梁山”,又因纪念女娲补天的无量功德,称之为“无量山”。二是有独特的佛道融合文化。浮邱山具有独特的佛道融合文化,全国各地的名胜景区传承佛教或道教文化的寺庙不少,但佛道文化融合的寺庙不多。浮邱山顶有一座佛道两教和谐共存的千年古刹,寺庙三进四宅:玉皇殿、寿佛殿、祖师殿、老佛殿。南北朝时,刘宋道士潘子良上浮邱顶峰辟谷炼丹得道,建祖师殿,供奉无量天尊,不久祖师殿扩建成浮邱观。唐初浮邱观更名浮邱寺,“祖师”成了“祖师菩萨”,“无量天尊”成为“无量佛”。清代陶澍夫人贺氏在重修浮邱寺时,重建了“无量寿佛殿”。现在寺庙有僧尼主堂念佛,四时香火鼎盛。三是有留存悠久的文物古迹。浮邱山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历代名人、才子、佳人参佛问道,吟诗作赋,景区内还留有不少诗词碑刻、传说文章,其中道光皇帝赐予陶澍的御笔雕刻“印心石屋”、新石器时代的石磬、千年古井、古道等文物尤为珍贵。

(二)旅游资源丰富。一是有众多可供开发的旅游景观。山顶除寺庙和千年古树群外,有一座三米多高的“飞来石屋”,以及“火云洞”、“风洞”、“女娲咬齿石”、“响鼓石”、“美女峰”等景点,相对高差达650米,可观日出、云海、赏夜月、雪景;南麓山势变化多样,植被茂密,在金盆岭两侧,有瀑布、跌水、古井泉、小潭,西侧有溪谷,景致奇异,环境幽雅。二是有适合健身休闲的登山环境。浮邱山是桃花江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丰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山顶和山麓温差也不大,年平均气温16℃,春夏秋冬气候宜人,主峰高752.4米,坡度较缓,适合登山运动,是人们健身休闲的好场所。三是有独特的珍稀树种。浮邱寺周围生长有古银杏群,树龄均在1400年以上,最古老的一株银杏“寿”高2400岁,现有多数仍开花结果,长势良好,见证浮邱山历史变迁的“活化石”,其中有一株高20米,相传为唐高宗时浮邱寺第一代禅师荣乐法师手植。山上还有银杏树、桂花树、猫儿刺树等古树名木118棵,树龄均有300年以上历史。

(三)区位优势明显。景区紧扣桃江县城,距益阳中心城区仅30分钟车程,桃马线、桃高线、牛鸬线从浮邱山三面环绕,西与安化县相连、北抵汉寿县,南靠宁乡县,距省会长沙仅98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经省道308可与益阳、安化等市内休闲体验旅游路线融为一体,经益马高速与怀化、岳阳可融入湘北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四)旅游人气旺盛。双休日、节假日桃江范围甚至益阳一带慕名前来浮邱山观光、休闲健身的人络绎不绝,平均每天可达2000人次,每逢重大节庆、法会,都有数万人上山朝拜,游览观光。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开发理念不新。目前已做了初步开发的浮邱山景点均以模仿名山大川为主,忽视了对浮邱山自身优势与劣势的客观分析,忽视了对乡土风情、民间传统、名胜古迹等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缺乏具有本土特色和纪念意义的旅游主导产品。

(二)基础建设滞后。浮邱山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服务接待设施薄弱,游客中心、停车场、宾馆、旅游厕所和旅游购物街等服务设施还没有很好的规划建设。

(三)景区管理无序。缺乏统一的景区管理机构,浮邱山景区仍处于寺庙、林场、乡镇、村组多方管理状态,部分景点和植被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卫生状况较差,影响了浮邱山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后续开发。

三、对浮邱山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一)更新理念,明确定位。根据浮邱山特有的旅游资源,结合现代生活需求,以“休闲浮邱、文化浮邱、生态浮邱”为主题,推进浮邱山景区的规划建设。一是突出健身休闲理念,打造休闲浮邱。利用浮邱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抓住现代人特别是都市人注重健康休闲、崇尚体验自然的内心需求,通过特色创新,打造高品质健身休闲景区,让人们真正能静心、健身、休闲、养生。二是突出宗教圣地理念,打造文化浮邱。抓住“佛道文化融合”特色,打造特色宗教圣地。以佛道文化及其旅游产品开发,引导游客来浮邱观山赏景、参禅悟道,达到身心升华的境界。三是突出生态文明理念,打造生态浮邱。在保护好现有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加大珍稀名贵树木、花草的种植,逐步形成花园式休闲区、珍稀苗木观光区、特色竹林观光区等生态旅游区,体现人与空间、人与水和植物、人与人、植物与水等的亲切互利的关系。

(二)挖掘价值,打造景点。一是挖掘包装好文化看点。着重挖掘历史文化故事,如浮邱山名字的由来:飞来石屋、火云洞、女娲咬齿石等一些历史遗迹的传奇故事;唐永泰元年都督瞿灌、道光年间陶澍及夫人等一些达官贵人的浮邱经历;江南才子郭都贤等一批历代名人、才子、佳人与浮邱山相关的诗词歌赋、传说文章;见证浮邱山历史变迁的“活化石”——千年银杏的历史故事等,将这些传说故事定下一种官方说法,整理成独特的浮邱文化。加强佛道融合文化的整理、包装、宣传工作,倡导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理念,让游客达到能感悟历史、净化心灵的境界。二是打造特色自然景观。以山顶浮邱寺宗教文化区为中心,可以形成“一心两线三区多点”的格局,“一心”即山顶宗教文化区为中心;“两线”即南线和东线;“三区”指东面康体休闲区、南面生态观光区和综合服务区;“多点”即各特色景点。山顶浮邱寺宗教文化区,抓住浮邱山佛道文化融合的这一特色,按照宗教仪规和文物保护要求,遵循现存明清建筑风格,围绕“古”和“灵”两字,在东面新建禅茶室、斋堂、僧竂、苦鞠斋(二楼藏经楼)、文丈室等寺院用房;重塑寺庙佛像,对祖师殿、大雄宝殿及神佛像大小、方位等按规制适当进行调整,营造古老庄严神圣而又空灵静逸的神秘氛围。旁边建设游步道或建一些廊道串连银杏群、塔林、放生池等,形成小型游览环线。空阔地段,种上花草树木或植上草皮,打造花园式休闲区。在现有古树群基础上,引进珍稀名贵树种,渗透生物科学知识,精心打造一个珍稀苗木观光区和生物科学研究中心。东面康体休闲区,重点抓好游步道的开发,融入桃江特色,两边可设计成不同特色的景观段,如小桥、流水、木栏杆段,桃花、竹子相间等,从花草树木的不同颜色风格感受领略不同的境界。空阔地段植上草皮、花草等,供人们观光、休闲。竹林地带除了打造现有的竹林外,引进其他珍稀的特色的竹子,形成一片独特的竹林观光区,供人们观赏。南面生态观光区,浮邱山南面坡度较小,植被好,景点多,有山有水,可有序开发南面生态观光区。精心设计游步道及两边的景观外,重点打造龙洞冲龙眼潭、金盆窖瀑布、龙洞冲溪谷等奇异景观。三是科学规划旅游路线。对桃江县城至浮邱山,浮邱山至罗溪、桃花湖公路,按照旅游公路标准拓宽改造,逐步油化、绿化、亮化,实现各景点交通直达互通。依托现有盘山古石板路,修建上山、下山、环山石板游步道,增添古道意境。山路的建设尽可能采用青砖或油路,路边采用花草、树木点缀,融合地方特色元素,不破坏山体,让游客有回归自然之感。

(三)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第一步,着眼长远,做好整体规划。建议成立专门班子,对旅游规划的调研、资料搜集、论证、编撰等进行统筹安排,并聘请文物旅游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浮邱山旅游發展总体规划的论证、编制。建立健全浮邱山旅游发展管理体制,对暂时无力整体开发的景区,实行不开发、缓开发。对未开发的景区,严格控制景区内及周边区域的开发和建设行为,为景区日后开发预留足够的空间。第二步,包装项目,做好宣传策划。以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为主,以报刊、杂志、电视等宣传形式为辅,以旅行社为依托,努力做好对外宣传,全面提升对外形象。切合现代人们的内心需求,邀请海内外高僧高道来浮邱山弘法传经,承办大型宗教活动,传扬佛道文化,让浮邱山佛道文化深入人心,从而提升浮邱山的知名度。将一些重点项目,包括珍稀苗木基地、宾馆、休闲山庄、观光索道等进行精细包装,吸引外商,努力提高引资开发的成功率。第三步,立足当前,做好阶段开发。第一阶段,初步开发阶段。积极整合林业、国土、交通、旅游、民宗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道路硬化,以及各景区内部小路及游步道的建设,实现水、电、路“三通”,路灯、环卫设施以及各线路的医疗救护、治安报警、信息化等服务体系的完善。加强旅游接待中心建设,以浮邱山乡、高桥乡和鸬鹚渡镇及景区周围村庄为主,将山下房屋实施“穿衣戴帽”工程,重点开发林家乐、农家乐、宾馆和购物点,供休息、娱乐、购物及当地特色农活体验等。第二阶段,招商开发阶段。将寺庙、飞来石屋,火云洞、龙洞冲龙眼潭、金盆窖瀑布、龙洞冲溪谷等奇异景观,进行精细包装设计,做好项目规划、投资分析,吸引客商投资开发来完成旅游景点建设。第三阶段,优化提升阶段。与桃花江竹海、桃花湖融合发展理念,将浮邱山景区与其他两个景区捆绑打造成5A级国家旅游景区,融入全省精品旅游线路。

猜你喜欢

景区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摘牌”
谁远谁近?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