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8-08-31金呈杰
金呈杰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带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经济贸易,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跨境电商作为对外贸易的新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探索研究高职院校跨境电商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要注重学生技能与人文素养培养,优化课程结构与创新教学模式,以符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规律和根据企业岗位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为跨境电商企业培养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跨境电商实务 课程教学改革 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196-02
新经济形势下,经济全球化是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基础,“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发展,促使我国重大项目工程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充分挖掘国内创新潜力和培育以跨境电商为核心的新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从而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目前,政府通过深化改革,出台一系列有助于新经济发展的利好政策,为推动跨境电商为核心的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新时代下的经济形势,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就业提供良好机遇,同时对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经济所要求的岗位技能、满足人才就业市场需求、提升学生的自身能力等方面提出新的挑战。《跨境电商实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对《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完成课程任务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切实让学生掌握跨境电商技能,从而激发学生从事跨境电商职业的热情,适应当前新经济发展需要,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中国跨境电商及人才需求状况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呈现明显波动变化,而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08—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由0.8万亿元增至8.1万亿元,十年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了10倍,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率达到90%。说明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迅速,并且该产业规模庞大,跨境电商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在新旧动能转换和科技创新等因素驱动下,我国跨境电商产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跨境电商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增长极。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传统的《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教学模式与新业态形势下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已经严重制约了跨境电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根据跨境电商企业在毕业生使用过程中发现一系列的问题,具体有毕业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跨境电商企业对岗位工作的需求。根据《跨境电商实务》课程存在的上述问题,教师应积极探索《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应用型技能。
二、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
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本着对学生、企业、社会负责的态度,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专业知识扎实、逻辑思路清晰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1)掌握跨境电商基本理论。学生通过对《跨境电商实务》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跨境电商的基础知识,了解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从而使学生对《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有了初步了解;学生掌握B2B、B2C、C2C三种主要的跨境电商模式,熟悉跨境电商平台的基本操作流程。
(2)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在《跨境电商实务》课程实训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通过跨境电商模拟仿真软件操作,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跨境电商的操作流程和基本步骤,切实提高学生跨境电商的职业技能,适应跨境电商企业的岗位要求。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学生借助的跨境电商平台主要是速卖通。学生对速卖通平台及操作流程有了初步认识,鼓励学生在速卖通上开店,从事跨境电商交易,同时鼓励学生去跨境电商企业实习,为以后步入跨境电商企业工作岗位积累工作经验。
三、跨境电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跨境电商课程在我国开设的时间较短,并且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在不同时期发展特点存在差异,跨境电商相关理论和实践也都发生了变化。由于《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教学相对于跨境电商发展明显滞后,从而导致《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教学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随着跨境电商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课时安排相对较少,教学成效难以凸显。目前,学校的《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总课时数为36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24学时,实践课时为12学时。由于学校安排的课时数相对较少,教师不能系统地讲解(下转第195页)(上接第196页)《跨境电商实务》课程,学生也不能系统地掌握《跨境电商实务》课程知识。由于该课程实践教学时长较短,学生不能系统地掌握跨境电商的实训技能,导致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达不到跨境电商企业工作岗位所规定的技能要求。
(2)仿真软件过于陈旧,技能跟不上岗位需要。教师的授课内容主要是结合速卖通向学生讲解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流程,从而使学生对跨境电商平台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速卖通跨境电商平台和模拟软件进行实战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战能力不强,技能掌握不扎实,厌学逃学现象经常发生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能到预期目标。
(3)学生专业认知能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由于学生对专业认知有限,导致学习比较盲目,就会出现学生的跨境电商知识不扎实。学生对本专业及学科认识不够,尤其是在学科与岗位技能上不能做到有效衔接,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发挥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跨境电商教学改革思路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国内高职院校开设了跨境电商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种种的问题和不足。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跨境电商实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要对《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思考。
(1)跨境电商理论是教学改革的基石。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重视《跨境电商实务》课程设计,明确《跨境电商实务》课程目标,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从而使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热情。
(2)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仿真软件功能。在学校现有的软件基础上,要对学生进行跨境电商技能训练,延长实践授课时长,让学生对跨境电商仿真软件有所熟悉,熟练掌握跨境电商专业技能。学校应该邀请企业专业人员对跨境电商仿真软件进行定期更新,切实做到将跨境电商仿真软件与企业跨境电商平台进行衔接,培养满足跨境电商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3)定期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双赢模式。跨境电商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学校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鼓励学生下企业进行定岗实习,让学生了解跨境电商企业的岗位特点,熟悉跨境电商企业岗位的工作流程,培养理论与技能兼备的应用型人才。学校要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校企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长期校企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吳英平.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改革研究[J].高教与成才研究,2016(5).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