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18-08-31薛鸿民
薛鸿民
摘要:提倡教育创新创业是促进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通过论述建设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分析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创新创业 导向 高校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001-02
实践教学是激发学生创业潜能的前提,也是使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关键。因此,构建富含创新创业性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举措,也是实现高校实践教育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一、建设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其实就是指高等学校通过对多个社会载体的利用,实现对校内外资源的全面运用,并有效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机制体系。要实现我国新时期的新创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相当重要,对当代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全面完善,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关键。在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影响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做到对教学原理、理论掌握的同时,还得具备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建设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全面培养的重要保障。建设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与海外高等学校的抗衡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海外高校对我国优质人才的竞争导致我国高校教育形成倒逼式改革的现状,以此来加强对人才的竞争能力。建立实践教学体系,能有效推进实踐教学的展开,确保学校准确了解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定位,并从中发现教学体系以及教育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制订针对性的改善方案,使教育发展方向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实现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能够有效实现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对高品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当代高校的重点教学目标。在教学体系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基本知识教学的第一平台;网上在线课程是拓展学生知识的第二平台;而实践教学是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运用相互结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的第三平台。由此可见,要想实现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高校必须不断完善以上三个教学平台,只有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全面融入实践教学,才能使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得到全方位的展开。
(三)保证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外高等学校间的竞争已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因此,大学生的就业率直接影响着各大高校的发展。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进行强化培养,为学生提供给更多社会实践平台,能够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带来更多的机会。[1]
二、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极具复杂的过程,需要高校在和社会企业达成合作的同时,还要保证二者之间的配合度和协调度。在现阶段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实践体系完善的问题,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开放性
要全面实现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加强对思想教育的重视,并针对实际建设需求,建立相关的完整配套体系。在现阶段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教学体系“学校本位”的情况严重,这种情况导致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开放性。比如:在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进行时,为实现学校指定的教学目标,学校通过利用与实践相关单位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在实践单位中的任务。根据实习基地建设过程具有程式化的特点,高校各个专业的教学部门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实践基地,并和相关实践单位取得联系,在对所有主客观影响因素加以考虑后,和实践单位达成合作意识,并签订合作协议。在协议规定的有效期限内,学校安排学生前往实践基地完成相关的学业任务。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实践基地都具有单一性和程式化的特点,也就是说,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与实践单位的实习或顶岗实习目标是难以实现完全一致的。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来看,高校对教学体系的改革,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实践单位和学生的利益所求,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中“关起门来办学”的情况严重缺乏开放性,这样的情况与当代社会发展所提倡的实践理念相对立。[2]
(二)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创新性
目前,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活动是围绕大学生实训竞赛和实践创新项目为中心来展开,这种模式距离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在高校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同专业之间的活动开展难易程度均不同,实践教学活动的展开形式也各有不同。比如会计、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这些专业的使用价值性更强,更容易与社会和市场形成相互融合,并能在短时间内产生经济效益,在实现社会效用的同时,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的专业开展创新工作。当前许多高校教师依旧围绕课堂教学展开实践活动,因此,在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还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工作不仅需要创新理念的引导,还需要在科学政策的支持下,充分调动体系中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并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全面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三)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协调性
目前,我国高校实践教学体系还是以实习制度为重点,将教学规范改革和实践竞赛用作于辅助教育。多数高校在社会实践制度上的安排,通常是将大一作为社会实践认知阶段,大二、大三为专业见习阶段,大四为岗位实践阶段。在社会经济飞快发展的环境下,导致社会的流动程度不断加大,对学生的实践活动造成了诸多方面的影响,从而使学校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情况难以实现有效监控。实习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导致高校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监控不能全面展开,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就业创业的目标难以得到实现,这些情况致使实践教学体系的协调性不足。由此可见,现阶段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工作急需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改善,以此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协调性。
三、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发展
为增强发展新动力和打造经济新引擎,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高校只有不断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一)建立以双赢为目标的实训合作机构
目前,在高校实习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存在合作双方契合点不准确的情况,从而导致合作关系得不到深入化的发展。在实习基地进行的人才培育工作,应根据与学生专业相符合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来开展,以此达到实践目标和教学质量的双赢。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训的过程中,学校的教师和教育部门必须共同努力,为人才培养工作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通过与实践单位的合作交流,增強学生对社会业界的了解,从而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使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工作得到有力的推进。比如:学校可以邀请合作企业机构中的资深人士定期到学校进行交流,以此促进合作双方的深度合作。
(二)构建多方主体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机制
现阶段,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教育模式是以实习制度为重点,对学生的专业性及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力度远远不够,导致实践教学体系的发挥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要想改善这种现象,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多方主体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机制
构建多方主体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机制,能够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得到全面提高。高校在注重教学部门和就业部门对学生实习就业方面的作用发挥时,也应该充分发挥团委和院系等多个部门在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效用,从而使各类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在形成规模效应的同时,建立起具有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我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的规定:自2016年起所有高等学校都要设置关于创新创业的教育课程,并将其纳入学分的管理中。由此可见,该政策的颁布,为高校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工作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2.教师群体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发挥
只有确保教师群体在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加强鼓励教师将实践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才能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创新。但教师群体参与到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工作中,需要得到高校提供相关的机制保障。
3.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在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应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构建创新创业的学分累计以及学分转换制度,将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实践任务和报告论文的完成度转换到学分记载中。比如浙江省在全省高校中建立创业学院,将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所有表现归入学分管理中,并从日常的课堂建设、学分积累等多方面对学生创业提供大力支持。
(三)加强对高校创新创业的保障
地方教育部门和政府的支持对我国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效用通过以下四点呈现:(1)对地方创新创业的品牌塑造带来了有力的支持,从而实现创新创业常态化;(2)使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开放性;(3)大力推进高校对创业园的建设,并为高校教师团队和学生在创业园的登记注册提供了优惠政策;(4)全面发挥全国性创新创业赛事在学生实践教学中的效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是促进我国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发展的最佳有效途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必须做到教育创新化,全面实施人才制度改革,实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同时,要确保学校内外部分之间公共关系协调,提倡开放式教学,从而有效加强社会和学校之间的互动性。只有将高校中师生员工的智慧集中于一体,才能有效实现发展共享,使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在满足人民和社会要求的前提下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明,李妙然.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学,2016(16):96-99.
[2]韩娣,田立国.系统论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28-29.
[3]肖四喜,蔡琼.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创新创业教育研究,2017(9):7-8.
责任编辑: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