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美术课程单元化作业的实践研究

2018-08-31龙渊洲

艺术评鉴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小学美术

龙渊洲

摘要:新课改实施后,对于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有一些变化,要求教师教学要符合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原则,不仅要在授课模式上进行改变,而且在课程的安排上也要有所改变,所以将课程“单元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有效性开展,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日后成长至关重要。这种新型的作业模式是需要不断实践研究的,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也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安全等因素,对于如何更好的进行“单元化作业”的研究与学习,本文就这一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程单元化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0-0140-02

美术既可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又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所以在枯燥无趣的学习生活中,美术成了学生们放松的方式。美术可能是一些学生放松或者发泄的方式,放松在学习中绷紧的神经,美术也有可能是一些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是因为喜欢而喜欢,并不是为了逃避什么。有些学生有美术方面的天赋,而有些学生对美术并不了解。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学生而言,美术不仅仅局限于对事物的临摹,或是进行一些技巧的训练,其中更重要的是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其不仅是学习绘画的技巧更是拥有创作和设计的才能。

一、课程单元化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所谓的“课程单元化”,简单来分析就是“将内容相近的作为一个课时进行讲解,作业上也做到单元化练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在教学研究中形成了许多成功的教学模式,学讲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学讲模式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当发现问题时勇于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解决课堂气氛沉闷,不同学生掌握知识快慢的差异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美术知识的问题,而且有利于课程单元化的实施,是教学中应该重视的方法。

二、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本身的制约

在小学,学生本身的年龄就比较小,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在美术知识点的讲解上应该尽可能的简单、明了,而且在讲解课程时应该将相识的知识点放到一个课时中进行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学习,并且知识点的连贯性也很好,对于美术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

(二)师资力量的薄弱

现在的教学水平逐渐提高了,各个地区的学生受教育的普及程度也大大提高,这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有的学生地区较偏远,交通条件、生活条件不便利,福利条件不能满足生活需求,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意到这些地方来教学。现在国家大力支持扶贫教育,自然工资待遇也会有所提高,这样便会吸引更多的教师前来,对于学生的教育事业也会有所提高。

(三)语言问题

在教学中,语言是教师授课的第一种工具。在教学大纲中,要求教师进行普通话授课,但是有的老师却不能很好的執行,这就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也有大部分的学生说的不是普通话,而是家乡话,不同的方言对于美术课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容易带来偏差,这样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讲课内容,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也是一个问题。

(四)教学设备的缺乏

美术是一门既需要练习又需要有一些天赋的科目,那么练习就需要有专门的画室和一些绘图工具,所以有一定的硬件设备是学好美术的关键一点。所以在教学上,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理论知识,还要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实际操作,锻炼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么,学校的硬件设备就必须达到标准,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

三、应用“课程单元化作业”的方法和策略应用

(一)制定合理、合适的目标

在教师备课时,要联系社会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接受,要把学习的重难点强调出来,学生也能更好地学习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课程单元化,更加容易讲解和理解,能给学生在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明白其重要性,例如:可以将《剪纹样》《剪纸人物》作为一个剪纸单元进行授课,就可以营造一个问题情景。新课导入,在课前,利用五到十分钟,运用微课的教学模式--教师用准备好的课件进行演示,播放动画版本的视频,让学生形成一种问题情境的心理,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向同学们展示剪纸,问大家为什么纸可以在剪刀下剪出美丽的图像?然后拿出一些糖果问谁想吃?就有5颗,怎么办?然后向同学讲解本节课要学习剪纸,需要大家认识,了解其结构。老师用实物模型,进行提问,对于回答完整清晰地可以奖励一颗糖果,对于回答紧张的,教师要多多鼓励和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回答的乐趣,让学生勇于讲出来,既要会学,又要会讲,“课程单元化”不仅仅针对于教师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好处的。这样的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对线条的学习有一个小小的了解,学习也比较系统,从而进行更好的美术教学,让学生更好的记忆与学习。

(二)全方位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有一句谚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也能映射出学习激情的重要,如果对于某个学科并不感兴趣,那么学习起来不仅吃力,还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反而会产生厌恶感,所以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有生机。为了让学生能深入了解科学这门学科,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画展,亲身体会美术的奥妙,让他们产生问题,这对于课堂上的教学是有一定用处的,学生会为了解决问题去仔细学习,变得有激情和目的性,所以激发学生的激情需要问题情境来辅佐,两者应该有机结合。例如《春天来了》这节课,将本节课的“主问题”告诉大家,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各种春天的相关的视频,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在课堂上还可以运用一些画作,让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楚天都有什么特点呢?这一课中,作者用的什么绘画技巧呢”?让学生们进行讨论,看看他们眼中的春天都有哪些,让他们相互之间讲一讲、学生只要能够张得开嘴,就能够通过交流学到一些自己不了解的知识,发现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样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也不会走神,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鼓励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学生思考能力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班里的学习氛围,会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发表意见,进行讲解,这样讲,可以很好的反馈学生学习的程度。可是学生毕竟知识面比较窄,在回答时也很容易产生紧张的心理,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是会存在缺陷的。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在回答完问题时,可以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这样学生提出的意见会更加全面,与老师进行的教学思路会更接近,方便老师进行下一步的讲解。在学习完这节课时,老师可以留时间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辩论,当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对上节课掌握不牢固的知识,他们就需要去翻书回忆老师讲课的过程,这样对学生来说又是一次很好的温习过程。

例如:在学习《色彩风景》和《奇妙的新画笔》时,就可以将两课并为一课,老师可以提出:什么是三原色呢?三件色的调配方式有哪些?让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对间色调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三原色认识更深刻。在这种鼓舞学生交流、积极学习知识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会更加有兴趣。在学习完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学生的反馈情况布置作业进行巩固,也要在课下进行练习。

四、“课程单元化”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在美术的学习中,教师应用“课程单元化”进行教学,不再是单纯地学习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能只听,在其他学科上也是一样,既要专心的学,又要有一个学习方法,可以将不懂的、有疑惑的大胆地提出来,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体会质疑的乐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观的树立既是指路明灯,也是学习的动力,激励学生前进,发挥更大的潜能。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太一样,知识点比较宽泛和散碎,跨度也比较大,如果学生对于美术课程没有兴趣,那么再好的老师讲课也是白搭。所以教师应该在课程讲解上多多用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美术的奥妙。美术与大自然的联系也很是密切,所以可以组织学生郊游,外出写生,既放松身心,又能学到知识。

五、结语

美术课需要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他们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让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學习兴趣。相信学生在“课程单元化作业”模式下,学到的知识会更多更广。

参考文献:

[1]许雯.浅谈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0):56-99.

[2]赵丽霞.新课标下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5):25-37.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小学美术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