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伴奏在小学合唱中的运用
2018-08-31陈元
陈元
摘要:本课题研究的是钢琴伴奏在小学合唱中的运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增快,水平日渐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地提升改善,人们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享受,在精神层面也有了更大的需求,音乐则是文化精神生活中供人们享受的载体之一。说起音乐不得不提到声乐与器乐,三百多年的历史沉淀将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本课题便是在合唱与钢琴伴奏的三个方面关系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育 儿童合唱 伴奏织体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0-0120-02
在音乐历史的长河中,合唱作为一颗闪烁的明星熠熠生辉,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优异成果。钢琴,家喻户晓的乐器之王,300多载的积淀发展至今,各种姿态的艺术表演形式屡见不鲜,两者相结合迸发出的火花,技巧的摩擦,旋律的交织,无不为广大民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它们构成一个相互共存的整体,合唱是钢琴演奏的一个平台,钢琴伴奏是合唱的骨干与灵魂。
一、和声织体在合唱歌曲不同位置中的运用
一首歌曲,通常分为主歌与副歌,不同的部分拥有不同的旋律线条走向,不同的情感,因而使用不同的伴奏方法以及和声框架。以童声合唱《茉莉花》为例:主歌部分,旋律轻巧,配上女生齐唱的细线条,整体旋律的构成婉转轻巧,俏皮灵动。钢琴伴奏的使用要求旋律流动,伴奏织体多以音阶上下行流动为主,和声方面则使用传统五声调式为基础而构建,伴奏要求弹奏者左右手连接顺畅,相互配合的音阶连接流动灵巧。歌曲演唱中“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此句采用重复慢唱的形式,两次相同的旋律同样的歌词,伴奏者需要从中区分,由简而难,但一定要注意旋律不可太突兀抢了演唱者的主要地位,此处可以先单音以及音程和弦的伴奏配合第一句,第二句则使用流动上下行的音阶来配合,将强拍的和弦音与歌词的开始句相契合。
副歌部分,男女生齐唱气势增加,多个声部相互融合,合唱整体旋律层次加厚,此时的伴奏需要运用柱式和弦来增强和声的体现。此时要求弹奏者,左手运用大量的三和弦七和弦来强化和声的属性声音,右手则可以运用柱式和弦与分解和弦的交替使用,遇到需要强调歌曲旋律的部分时,伴奏也可加入主旋律的弹奏。同时钢琴伴奏需要注意在副歌两句之间,形成旋律长音或者休止的时候,加入必要“花”来连接两句,这点尤其重要,补足合唱长音演唱的空白期。
主歌再现,合唱采用轮唱的演唱形式时,交替的两个声部前后出现,钢琴伴奏需要抓住和弦连接为重点,和弦的切换以及左右手的连接尤为重要,左右手可以分别服务两个声部,弹奏方法可以以主旋律弹奏衔接主和弦结束的方式来使用。当然,复调的使用可以令反复出现的相同旋律厚度增加,呼应主旋律,从而使得合唱的形式与效果得到丰富与提升。左手服务一个声部到终止音时,可以使用柱式和弦加踏板,右手紧接着重复弹奏另一个声部的旋律,这样和声的大环境才不会与歌曲旋律相冲突,使得伴奏与合唱更加相得益彰。
二、伴奏织体在不同种类合唱中的运用
不同的歌曲往往拥有不同的思想情感以及旋律风格,无论是柔情的抒情曲亦或是铿锵有力的进行曲,无不各具特色,从歌词、旋律,演唱者出并不能完全展现出来,此时合唱的伴奏显得尤为重要,它勾勒着乐曲的情感以及演唱趋向。
以《保卫黄河》与《茉莉花》为例作对比,一首是江南民歌改变的温婉歌曲,一首是同仇敌忾,抗战时期的气势战歌,两种截然不同的歌曲拥有着截然不同的曲式风格,伴奏的织体以及和声的运用自然相差很多。《茉莉花》整首歌曲温婉流长,使用流动的织体更为恰当,例如音阶上下行,和弦分解等技法,然后《保卫黄河》中“风在吼,马在叫……”歌词对仗工整,旋律采用重复并且上扬的趋势,男声齐唱的气势更加是将进行曲的风格展露无遗。此时此刻,需要我们伴奏者加入大量的柱式和弦,以此来丰富歌曲,加大厚度。整首歌曲歌词两句一组,工整性不言而喻,此时伴奏也许要在伴奏织体上有所讲究,该对齐的要对齐节奏。另外,此类合唱中,整体歌曲旋律上扬的时候,伴奏尽量避免反向进行,因为反向的使用会导致歌曲气势推动不足,影响合唱的整体性。
不同歌曲的演唱形式不同,伴奏侧重点也不同。《保卫黄河》这首歌曲在轮唱上与《茉莉花》不同,《茉莉花》主在帮助演唱者找准旋律以及和声环境,而《保卫黄河》中“风在吼,(风在吼),马在叫,(马在叫)……”,旋律简短易唱。此时伴奏的重心则放在节奏的打击上,左手短促反复的柱式和弦,右手的音程分解,都在给演唱填入一个“无声”的打击乐,使得演唱起来的时候,演唱者能够朗朗上口,把稳节奏,将更多重心放到例如感情抒发,气势培养上去,这无不体现了钢琴伴奏对合唱的促进与衬托的作用,也体现了钢琴伴者对不同乐曲伴奏的独到理解与剖析。
三、伴奏织体应对不同年龄段演唱者的运用
现代社会,合唱已成为适应年龄跨度范围极大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小到初入学的小孩子,大到迟暮年龄的老年人,合唱比赛、合唱表演屡见不鲜,比较常见的是学校内的合唱学习。就以小学与初中的合唱作对比进行分析,小学合唱中很多的歌曲由音乐课本改编而来,旋律大多简单,节奏变化不大,因为演唱者年龄比较小,音乐知识比较欠缺,旋律性不是很明白,所以要求伴奏者在伴奏时多多加入主旋律的线条,以此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演唱歌曲,把握好音乐的旋律节奏。以歌曲《小小少年》为例,较多的八分音符,以及弱起的演唱方式是整首乐曲的重点,由于对弱起节奏把握不准,所以在伴奏中,伴奏者需要通过合适的和声环境对弱起的空白进行音符补充,以此来让演唱者了解到节拍需要留白多少,并且大致了解接下来从哪个旋律音进入从而演唱。由于对音乐演唱不能深入了解,所以合唱伴奏中的前奏,可以从演唱部分的主旋律进行前置来处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准演唱的开头旋律,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整体合唱的音高的记忆。
进入中学阶段,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旋律的把握以及节奏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锻炼,可以参与一些难度较高的合唱表演。此时的伴奏就可以在小学合唱伴奏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伴奏的织体以及和声的转换就可以加大表演时所需要的技巧性。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例,较之小学合唱乐曲,歌曲难度加大,三拍子的乐曲强弱的对比与控制比较二拍子有所提升,一字多音等技巧屡见不鲜。此时的伴奏可以加大表演性,歌曲前奏可以从歌曲副歌旋律着手,进行节奏变换,一来可以加深学生对旋律的记忆,二来也可以使得整体歌曲的几个主和弦背景强化于学生脑海。演唱过程中,大跨度的音阶音程和弦分解可以使用,离调的经过性和弦还是少用,以防学生脑海中的和声大环境被破坏,伴奏循序渐进。在一些较难的较复杂的旋律节奏处,弹奏必要的主旋律也是很重要的。由于此時期学生多半处于变声期,对于乐谱的必要的转调也是伴奏者需要勤加练习的,另外一些歌曲的最高音处,伴奏者需要注意对高音的强化,伴奏中一定要出现,以此强化学生对音高的认识,演唱中伴奏给出旋律音可以无形中给变声期的学生予以鼓励与支持,使得演唱的整体准确性得到确保。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重要功能与作用。这些功能与作用不仅仅丰富了合唱内在外在的表现力,同时也使得合唱的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合唱的适龄段得到扩大。现如今,合唱进入到了中小学的课堂之中,不同类型的合唱数不胜数。在旋律变化发展的同时,钢琴伴奏的织体和声以及演奏手法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部部经典的合唱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合唱的成功不仅仅是对演唱者的肯定,也提高了钢琴在合唱中的地位,丰富了合唱的艺术表现力。这就促使我们要在合唱创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通过各种手段来丰富合唱艺术的表现力,充分发挥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功能与作用,不仅仅局限在现行的中小学合唱教育中,钢琴伴奏的感染力、创造力还有待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工作者们探索与发现,为针对不同类型,乐曲不同部分,不同年龄段演唱者等不同的要求来对合唱伴奏的巨大工程添砖加瓦。笔者相信乐器之王将永远活跃在世界各地,现在和未来的各大合唱舞台上,合唱的钢琴伴奏艺术也终将会推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