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画中装饰的形式
2018-08-31谯梁
谯梁
摘要:“装饰”二字,“装”是行为,“饰”是目的,从字面意思来讲是指通过美化的行为让对象变得更美观。人类的装饰行为是以美的形式法则为基本准则的,如:对称均衡、对比调和、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同时人类的装饰行为还要符合一定的目的性,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日益发展,精神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對于装饰艺术的发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本文从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形式来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现代装饰形式,得出画面中最重要的是形式美的观点。
关键词:装饰艺术 现代装饰 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J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0-0041-02
一、装饰艺术的特征
装饰狭义的字面意思是指加在物品表面的装扮,如图案、纹样、服饰等,目的在于美化事物。在日常观念里装饰艺术经常被归类于纯艺术,即一些以观赏性为主的艺术,例如绘画、摄像、大型雕塑等。
人类的装饰行为是一种天性,爱美的天性决定了装饰的表现性,它以美的形式法则满足视觉享受。但是装饰艺术不是毫无规则与目的的装饰,是在本身具有实用价值的事物上进行的附加的“文采”,因此,应该说人类对于实用和审美的双重需要使得装饰的产生。随着人类的物质文明的日益发展,精神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装饰艺术的发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在这一点上来看装饰艺术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功能意义”“符号意义”和“审美意义”。
首先,最早期的装饰是从实用功能转化而来的,例如制作陶器时为了使成品更加坚固,会在制作是依次拍打或手捏,而形成的痕迹带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后发展成为就有装饰感的纹样。其次,装饰艺术一般具有隐喻、暗喻的特点,因为装饰艺术的内容一般具有抽象的象征性,而符号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也具有隐喻的作用。例如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饕餮纹,用饕餮的形象来突出一种幻想中的神秘力量,就是典型的标志性符号。最后,装饰艺术存在的原因就是在于人类审美水平的不断发展,因此追求视觉上的美感。例如瓷器上面的青花瓷纹样,如果没有纹样,我们照样可以用这些器物来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由于人类文明的发展,精神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于是出现了具有装饰性的纹样。
二、传统装饰的形式
以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为例,从远古图腾到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无不充满了一种原始力量的质朴的美,而这种美正是形式所带来的。
在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经清晰度的可以看出,它们是从写实的动物形象逐渐抽象化、符号化的处理,逐渐提炼、沉淀出来的形式美。李泽厚在《美的历程》艺术在书中例举了鱼纹和鸟纹从写实到写意的变化。鱼的形式从写实开始,逐渐走向写意并且几何化,变的是其形式,不变的是内容。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内容与形式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比、节奏、韵律的处理,形成了原始的形式的美感。中国自古以来的艺术中,其特点和美感都不在于写实和再现,而是在于形式所带来的的美感。例如卷轴画的形式在于二维平面所带来的时间上的延伸性,书法的形式美在于线条的一波三折和抑扬顿挫。
中国传统艺术中,汉代瓦当和民间剪纸算是非常具有装饰性的艺术了。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部分,其纹饰的造型是相当出彩的。中国古代瓦当一般都是半圆形和圆形,因其瓦当本身形体的限制所以其图形的设计在一定范围内尽量体现形体的伸展力度。这样的限制反而使得瓦当的图形被适度夸张,张弛有度,神态性格明显,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概括性。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的艺术,以纸为对象,以刀为工具进行创作。民间剪纸通常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的联想,再加上提炼、概括自然形态,经过一系列艺术处理,将一张纸构成美丽的图案。其造型一般简单大方,由极强的韵律感和装饰性给人带来形式上的审美感受。民间剪纸所描绘的大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事物,对美好生活的祈愿等,所以在给人的感受上是幸福和美满的。因此,在不同的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装饰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并且不同的艺术种类有其不同的艺术感受。
三、现代装饰艺术的形式
现代的装饰,不仅是图案上的装饰,绘画上的装饰,更结合设计学、色彩学等方面科技成果,对传统的几何、动物纹样重新解读,结合新材料、新工艺、新题材综合的装饰性。但是不变的是其形式上的美感。装饰艺术之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主体是人,因而装饰艺术的制造和受用的对象都是围绕着人来进行的。
在日常观念里装饰艺术经常被归类于纯艺术,即一些以观赏性为主的艺术,例如绘画、摄像、大型雕塑等,而我们常说的视觉传达设计,虽然它属于设计,但是它是为了视觉服务的,为了审美的感官体验而设计的。这就注定它不得不遵从形式美的法则,根据需要去创造一种具有装饰美感的形式,来引起人们的审美感情,调动起人们的艺术情感。例如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而且是使用了创意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通过设计让形式具有美感,图案具有装饰性,并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味蕴含其中,让人铭记在心。
四、绘画创作中装饰手法的运用
形式的语言有很多种,而在平面的绘画作品中,构图作为形式语言至关重要,也是创作者构思画面的第一步和情感得以表达的最关键一步。装饰画的装饰性风格决定于它的基本空间意识,它的平面性的画面处理,以及根本无法表现具有视觉真实性的三维空间的特点。
由于空间布局上的极大自由,所以装饰性的画面可以将不同时间、地点的事物组合在画面上,利用超越透视的空间表现,将想象与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不仅第一眼看上去具有装饰性,并且仔细品味发现兼具趣味性。因此在大多数的装饰绘画的创作中,多运用散点透视,将物体的大小、疏密、穿插等构图基本法则在二维的平面空间中进行表现,用错位空间组织给人带来不同的透视感受,这使作者更自由的去创造意境美,能够使得创作出来的装饰画给人一种亲近自然,体会自然的感觉,做到可观可游可居。
苏轼对画面曾提出过“舍形求画”的观点,本文非常赞同这一说法。画面形象要在似与不似之间,要变形,但是要求形似,我们需要追求的是那一股画味。对于形象的塑造,要先畫形,再画像,重要的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感觉。画面不应该去写实,因为写实是物理性的概念,那是达芬奇他们做的事情。而作为装饰性绘画,我们需要的是用画面里的艺术符号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要让物体的形状、设计、颜色跟着画面的需要走,这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笔者认为一种最自在的玩的状态。
中国自古以来有借景抒情这个说法。“借”字用得很好,因为景本无情,有情的是人,所以不管是诗人还是画家,都喜欢借景,借对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装饰画的创作中,我们所要描绘的客观主体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形象。在画面处理中,艺术家需要表达自己独特的视角感受和内心情绪,因此不同的艺术家对于不同的物象有着不同的塑造方式。例如克里姆特其作品中,对树的形状的抽象化处理上,采用了将其平面化的处理方法,摒弃了透视原理,将树的枝干做几何化处理,充满了大小不一的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甚至是各种异形。这些几何符号根据画面需要互相重叠、排列、构成。
装饰绘画的色彩与写生绘画有很大的差异。写生的色彩来源于对自然形体、空间及其色彩关系的直接描绘,有些画家通过写生的方式进行绘画,所画的色彩往往是对自然形态空间及其色光关系直接描述和再现。而装饰画中色彩与真实的色彩有着很大的差异的,是主观的创造的,具有主观随意性。在装饰画中,色彩不再是一个个真实的颜色,而是利用人们对色彩心理反应和文化习惯来构成画面,通过这种画面感的色彩表达感受。在很多装饰性非常强烈的画面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不依赖现实的颜色,他们都试图用极漂亮且有象征性的色彩来搭配,力求鲜艳、饱满、强烈,大量的做平面化的处理,用不同颜色来组合使图像具有形式的美感。装饰色彩是主观的色彩,它具有象征性、理想性、符号性和情绪性等特点。对于颜色的运用,是带有象征性和自我性的,很多艺术家作品上的颜色大多数都是作者本身喜欢的颜色,是极具个人性的,例如大卫霍克尼、草间弥生、中国的王玉平和夏俊娜等。
装饰性的画面对于画面处理一般都具有“夸张变形”的特点,因为以装饰画家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去发现存在于现实对象中的美感、对象的特征及节奏规律。然后再进行概括和归纳,省去不必要的细节,将对象的主要特征提炼出来并加以夸张变形的处理,使对象的特点和画家的感受更加突出。
例如毕加索、马蒂斯、莫迪利阿尼和林风眠,他们都画过女人,不同画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处理的方式和变形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共同点是,这四位画家画的是特征很强的女人。在不同画家笔下,女人的基本造型特点及形态的节奏感都得到了适度的夸张,并且使观者体会到了画家所传达出来的不同感受。因此,就本文观点而言,绘画的美感来源于形式。画面的形式源自艺术家本身对对象的一个感受,这种感受的呈现方式是极具装饰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