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和谐发展
2018-08-31张雪丹
张雪丹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金融管制的放松,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我国的虚拟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虚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我国的虚拟经济起步比较晚,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实体经济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协调,双方的不协调发展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泡沫,促使各类经济实体受到破坏,更为严重,可能会引起经济危机。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本文将重点研究促进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和谐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065-02
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绝对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能够进一步的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如果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存在失调,那么会促使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由此会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秩序的稳定。
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虚拟经济的发展都对于实体经济存在明显的支持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虚拟资本理论,宏观上,经济的虚拟化能够促使各类虚拟资本得以有效流动,虚拟资本的流动促进了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进一步调整实体经济的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之上,实体产业的实际经济效益就能够进一步得到提高。而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帶动了金融工具的进步,也促使了金融工具不断的进行变革,不断进行创新,由此也就促使人们的投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持有虚拟资产也成为人们主要的投资方式之一,由此也就促进了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的表现在资金的融通、财富的效应,以及资源的配置等等方面。一方面,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当的资金,而且虚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将社会当中分散的资金聚集在一起,大量资金聚集在一起,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相对于实体资本而言,虚拟资本拥有较强的流动性,由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虚拟资本能够突破实体经济的限制,更多地流向一些高收入的行业,由此也就能够实现有限资本的合理优化配置,促使资金的利用效率得以最大化。
二、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状况分析
(一)我国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协调状况分析
中国的金融市场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相当的差距。在此基础之上,要分析我国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不协调状况,则需要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来进行分析。金融资产流量指标是基于金融资产成交额,通过金融资产成交额与国内的生产总值的比率,衡量金融资产规模的指标。根据相关统计资料,近十年来我国股票成交额与GDP的比率存在比较明显的波动。在1999年比率仅仅只有27.9%,在2000年上升到61.3%,2005年之后,开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2006年到2007年,中国的股票形势一片大好,成交额呈现大规模的增长,在2007年,股票的成交额达到173.3%,2017年维持在120.3%左右,从2007年到2017年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状态。由此可以看出,股票市场在近些年来的发展极其迅猛,而且市场波动也比较明显。与此相关的,像中国的期货市场,在2010年之后出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与GDP的比例高达763.1%,期货市场的发展也尤为迅猛。而证券和投资基金的成交额与GDP的比例,始终是稳定在3%左右,出现的波动则相对比较小。
如果上述的数据从真实的角度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进一步地比较我国金融市场的交易量与GDP的增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性。而且近些年来,波动的幅度更为明显,二者的协调状态并不是十分理想,但从指标上来看,不能够实现资产交易量与GDP增速的同步,二者还不能够处于一个完全的协调状态。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与实体经济协调状况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速度相对比较快,房地产的过度开发,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由此也就促使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虚化”。
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可以结合房地产市场的平均房价来进行研究。简而言之,如果房地产的房价是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很好地与当前的实体经济相协调。反之,如果房价处于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那么房价就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之外,房地产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协调状态就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所以从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以实体经济来衡量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是最为科学的。房价的收入指标等于住宅的总价与有效购买力的比值。房价的收入采用的是国际通用指标为3到6之间,一般来说,该指标超过6已经可以被看作到达泡沫区,整个国家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规模不合理,与实体经济存在明显的不协调。结合2010年到2017年中国房价收入的变化趋势发现,我国的房价收入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自1992年启动房地产改革以来,住房公积金制度得以全面的铺开,在此基础之上,人们对于房地产的预期发生了变化,非理性的炒房促使房价始终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在2012年,中国的房价收入比例就达到了7.6,2017年有所下跌,维持在6.9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个时期,房价收入是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虽然比例有所回落,但是仍然维持在相对比较高的水平,房地产市场经济与整个实体经济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协调。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协调的问题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呈现出一定层次的不协调性。
第一,从虚拟资产的交易情况来看,我国的虚拟资产规模,从中国构建市场经济制度之后就一直处于一个逐步增加的状态,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我国虚拟经济的规模开始进一步膨胀,交易量进一步扩大,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速率存在明显的不一致。
第二,从经济发展的虚拟化程度来看,当前我国的虚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态,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过多的资本被投入到虚拟经济当中,而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导致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的流转率有所下降。资金在进入虚拟市场之后,始终在虚拟市场系统内部进行循环,很多投资并没有落实到实体经济上。
第三,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开发过热,将中国的房价推到了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多方因素促使我国的房价长期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将炒房当作自己的职业,将房产作为自己的投资。从而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不是十分的匹配。
三、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通过上文当中,对于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不协调现状的分析,发现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协调状况有待进一步的调整。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使二者和谐发展,进而避免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所引起的诸多问题,具体来说,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扎实发展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并不是需要去弱化虚拟经济,使其来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促使二者能够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在规范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进一步地扎实发展实体经济,来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可以尝试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进一步优化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进一步丰富实体经济的融资来源以及融资渠道,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使用相应的财税手段,促使虚拟经济当中的资金得以流入到实体经济当中,给实体经济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条件,通过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促使更多的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第二,要尝试进一步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发展实体经济的过程当中,应当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为虚拟经济的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需要不断巩固提高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结构,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产业,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和引导,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对于传统产业进行进一步的改造,积极培育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适当淘汰一些落后的产业,落后的产能,进而不断提高消费,提高投资的水平,推动实体经济的有效发展。
(二)完善虚拟经济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首先需要对于虚拟经济的发展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了解到经济市场发展的规律,因而才能够实现对于虚拟经济的有效合理引导。其次是需要尝试对于我国的金融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革,通过结构性调整来实现资金的流向倾斜。目前我国实体经济的融资仍然是以传统的银行贷款融资为主,融资的渠道相对比较单一,融资的效率也并不是很高。而且银行的融资从本质上来看是属于间接融资过程,由此也就导致实体经济的直接融资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从而导致了整个金融结构并不是十分的稳固,而且间接融资的成本相对比较高,企业在运用间接融资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较高的运作成本。同时商业银行更加愿意贷款给一些大中型的国有企业,这也使得小微企業贷款难的问题无法得以解决,小微企业更多的只能通过民间融资的形式来获得发展的资本,但是风险比较大,成本更加高,这样一来,也就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促使企业投资实业的动力进一步缩减,恶性的循环也导致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针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就需要尝试发展直接融资项目,一些新的融资模式,比如众筹等等,这些融资模式可以进一步加以扶持,以代替传统银行的资产业务。这样的融资方式,融资的效率更高,而且融资的成本更低。国家还应当为中小企业开辟一个新的融资渠道,通过适当的资质以及诚信审核,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到我国的虚拟金融市场当中进行融资,由此才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还能促使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结语
从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是处于辩证统一的状态,二者共同作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协调。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就需要扎实地发展实体经济,来为虚拟经济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规范我国的虚拟经济市场,引导虚拟经济更多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从而促使二者得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西.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16(6):5-11.
[2]杜厚文.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重的几个问题[J].世界经济,2016(7):74-79.
[3]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23-28.
[4]王千.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6(1):22-24.
[5]毕杰,徐爱田.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途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7(11):14-16.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