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护理管理对淋巴瘤患者PICC护理效果分析

2018-08-31栾新宇邓颖哲李萍

医学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淋巴瘤

栾新宇 邓颖哲 李萍

摘 要:目的 分析PDCA护理管理在淋巴瘤患者PICC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60例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PICC,A组行PDCA护理管理,B组行常规护理。观察A、B两组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A组置管时间、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置管并发症率6.70%,低于B组3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可延长PICC置管时间,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PDCA;淋巴瘤;PICC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0.059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10-0169-03

Effect of PDCA Nursing Management on PICC Care of Patients with Lymphoma

LUAN Xin-yu,DENG Ying-zhe,LI Ping

(Department of Blood Rheumatology,Hanzhong Central Hospital,Hanzhong 723000,Shaa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PDCA nursing management in PICC nursing of lymphoma patients.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7,60 patients with lymphoma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 and B,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Both groups received PICC,group A received PDCA care,and group B received routine care.Observed group A,B in the two groups of catheterization time,complication rate,nursing quality and care satisfaction rate.Results The time of placement,quality of care,and satisfaction rate of care in group A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catheterization in group A was 6.70%,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33.3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PDCA nursing management can prolong PICC catheterization time,reduce complications,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Key words:PDCA;Lymphoma;PICC nursing

化療是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反复静脉穿刺和化疗药物刺激会损害患者血管,一旦出现药物外渗会带来极大的不良后果[1]。PICC 置管具有维护简单、安全性高的特点,但在长期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导管脱出、静脉炎、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且患者的配合度也是影响置管计划的重要因素[2]。PDCA 循环的科学化管理程序,在多个领域中被应用,也被我国应用于护理领域的各个学科中,几十年来运用PDCA 方法在护理管理、护理专科、护理质量等多方面都起到改善和提升作用[3]。本研究拟探讨PDCA护理管理对淋巴瘤患者PICC护理的影响,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60例留置PICC的淋巴瘤患者60例,本次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数字抽签法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 18~62 岁,平均年龄(45.40±7.41)岁;B组男性21例、女性 9 例,年龄18~65 岁,平均年龄(46.13±7.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A组采用PDCA循环法,护理管理过程中包括P阶段(Plan,计划)、D阶段(Do,实施)、C阶段(Check,检查)以及A阶段(Action,处理)。①P阶段:由高年资护士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其他护士共同参与护理,管理小组结合实际临床工作制定 PICC 置管管理的计划。管理小组开展科内PDCA护理管理模式培训,明确 PDCA 循环管理的意义及方法,确保顺利实施。管理小组监督管理护士的PICC护理措情况和PDCA 管理计划。②D阶段:按照置管前、中、后的不同护理需求进行管理。置管前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宣教,详细说明PICC导管的优势、穿刺过程及穿刺过程可能发生的不适、导管留置过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减少患者的心理抵触情绪及因过分紧张引起的生理反应。发放宣传手册,并积极引导患者与穿刺完成患者进行交流。置管中则安抚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工作,填写PICC 记录单,详细记录患者的穿刺情况。置管后每周定期进行导管常规护理并检查,观察管道穿刺位置是否正确及静脉有无红肿,伴有不明原因发热、脱管或导管堵塞患者停用导管并讨论分析原因。同时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观察得要点,手臂运动、捏球等锻炼要点,减少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③C阶段:由护士长每周、每月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主要检查 PICC置管患者的情况及维护和健康教育情况等;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检查日常护理、询问患者的主诉、观察穿刺管周围的情况及并发症的指导等。对 PICC 置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全体护理质控会上进行讨论,制定改进计划。④A阶段:对于反馈的各种检查结果及信息,护士长带领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召开全体护士质控会进行反馈,通过分析与总结,讨论寻找主要问题,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制定计划及改进措施,对于特殊情况应当要求限期内完成,典型案例应当进行讨论并将改进措施加入管理制度,对于未能在一个循环内解决的问题应当记录并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1.2.2 B组仍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患沟通、健康宣教、导管护理四项,每项均以百分制计分,每项取平均分。患者满意度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以非常满意+满意统计总体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置管时间比较 A组PICC导管平均留置时间(145.00±38.50)d,B组导管平均留置(116.00±22.40)d,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2,P=0.014<0.05)。

2.2两组并发症的比较 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护理质量的比较 A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护患沟通、健康宣教、导管护理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B组的7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PDCA管理循环,由日本的高管们在1950年日本科学家和工程师联盟研讨班上学到的戴明环改造而成,最先是由休哈特博士提出來的,由戴明把PDCA发扬光大,并且用到质量领域,故称为质量环和戴明环[4]。它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的工作方法,这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四个循环阶段环环相扣、周而复始、紧密连接[5]。临床上广泛应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管理[6],不但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和依从性,而且增加了患者的配合度和舒适感,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减少了护理工作中的意外风险。

化学药物治疗方法常被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而长期的输注化学药物,又使得患者血管壁承受着化学性损伤及渗透性损伤,导致多数接受化疗患者均患上了外周静脉炎,进一步的威胁了患者的健康。PICC置管技术在现代临床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近年来虽然临床对PICC导管的护理经验逐渐丰富,但是PICC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8]。多项研究表明,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能够提高PICC导管护理质量,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9,10]。

淋巴瘤患者化疗疗程长,使PICC置管的淋巴瘤患者均避免了血管的多次穿刺及化疗药物对血管及局部皮肤的损伤风险,本研究在对淋巴瘤患者PICC导管的护理过程中分别采用PDCA模式、常规模式进行护理管理,结果发现,采用PDCA护理模式可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采用PDCA护理模式后可降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采用PDCA护理模式,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PDCA 护理管理模式在PICC 置管的淋巴瘤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利大于弊,效果显著,接受度逐渐上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程苏晶,李长艳,张立宏.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吉林医学,2016,37(6):1492-1494.

[2]陈雪玲.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 PICC 护理效果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7):216-217.

[3]李俊花.PDCA 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2017,25(1):91-93.

[4]汤林峰.如何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放射科“危急值”的管理[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4(5):368-369.

[5]刘冬琴,刘璐,申婧.PDCA循环在护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中医学报,2014(B07):486-486.

[6]杨素容.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综述[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8):192-193.

[7]何续逊,孙雪琴,夏月琴,等.肿瘤内科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4):436-438.

[8]李利霞,王磊.品管圈活动对PICC导管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2):31-32.

[9]张仑,向艳,战秀华.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PICC置管并发症影响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5):707-709.

[10]徐琳洁.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PICC留置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3):403-405.

收稿日期:2017-11-20;修回日期:2017-12-7

编辑/雷华

猜你喜欢

淋巴瘤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以肺内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多层螺旋CT与PET/CT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