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18-08-31
中国20%的知名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如何突破藩篱、如何做大做强甚至走出国门、如何成为前20%的品牌,是中国品牌发展的核心议题。
点评: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
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很多领域产出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客观地看,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的品质差距在缩小,一些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甚至可以与国际一流企业比肩,但品牌短板严重制约其影响力则是不争的事实。
20%的知名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这条在各个行业通用的“二八定律”的背后,是占据品牌建设制高点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产业链,这为中国品牌如何抢占前20%赋予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以中国中铁股份为例,作为国家基本建设,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过去大型工程中使用的盾构机长期依赖进口,超过95%以上的设备来自海外品牌。被誉为“世界工程机械之王”的盾构机,一方面采购花费巨大,从德国进口一台设备需耗资3亿人民币;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硬岩掘进机品牌和核心技术,中铁装备曾为此丧失了国外一个总额达数10亿元的订单。因此,自2001年起,中铁励志要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2008年,中国首台自主研制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下线,开启了盾构国产化进程。2011年,马来西亚是中铁设备走出去的第一站,2014年,中铁设备还出口至意大利。如今,中铁不但研制了“世界最大断面矩形盾构”“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等机型,形成了品类齐全的盾构/TBM家族,还将订单拓展到了海外16个国家地区和国内40多个城市。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7年国内第一,已經成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名片之一。
另一则案例来自吉利汽车,从1997年的拆车模仿起步,到2010年收购沃尔沃,再到2017年成为自主品牌销量冠军,这家此前完全没有造车基础的民营企业,20多年来在坚持自主突破创新的同时,也不断融合全球智慧、掌控核心技术,最终促进全方位体系竞争力的提升。
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理念后,中国就一直在寻求供给侧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这代表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