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乡村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2018-08-31徐海峰曾亿青

智能城市 2018年14期
关键词:乡镇企业进程城镇化

徐海峰 曾亿青

六安环保局,安徽六安 237000

自十九大以来,我国明确提出了乡村发展战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自此提上议程;基于此,我国农村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力度,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绿色化,生产生活规范化;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利用各项措施,达到习总书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经济要求,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图1 污染源示意图

1 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细节问题简析

1.1 生产生活污水、垃圾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人们对日常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城镇化正好能够满足人们这一需求,与此同时,城镇化也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调查显示,我国人口结构中,城镇人口逐步增多,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发展至今,这一趋势仍在加强。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急剧增多,城市发展也面临着巨大压力,而且,我国最新的城市建设中并没有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城市污水直接排放到农田中,对农田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除此之外,城镇化进程中的垃圾处理也缺乏系统性,大部分生产生活垃圾直接露天摆放,对周围土地、水源、空气等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影响到新城市的整体形象。

1.2 树木砍伐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在我国,水土流失一直都是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这主要是由于树木砍伐较多、国家在水土流失问题上的治理力度不够的缘故,当然,不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也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进程与水土流失问题之间是有着直接联系的。我们农村迅速发展的同时,土地大范围改造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安全;在进行建设时,人们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大量树木、植被等绿色植物遭到破坏,因此造成地表水土大量流失,进而直接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问题出现。

1.3 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染严重

城乡一体化促进了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在城市周边,许多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凛然林立,将以往农村分散养殖的养殖模式转变成为集中式的养殖模式。在乡村养殖业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污染问题也日趋显露出来,在一系列污染问题中,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染问题是最为严重的,当然,这些粪便中的一小部分会被土地吸收,作为养分,但是,大部分都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对粪便周围的水源、土地、空气等都造成了污染,进而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当前技术还不能对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进行有效利用,在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1.4 各种乡镇企业生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逐步落户农村,有的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支柱性产业,而这些乡镇企业往往规划不合理、生产规模小、经营方式粗放,再加上资金匮乏、技术落后等因素, 导致生产设备落后,企业在生产中无法有效利用原材料,容易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污染;此外,落户于乡镇的各大企业管理者环保意识较差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这些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只着眼于当前利益,无法看到长远利益,只知道顾好眼前的蝇头小利,对未来完全不放在心上;也正因如此,乡镇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污染物处理相关规定,随意排污,致使乡镇企业污染成为影响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毒瘤;根据相关数据,我国乡镇企业单单就污水排放这一项,每5年就会增加一倍的污水排放量,对于生态环境的发展来说,这是极其不利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到了整个生态环境的发展。

2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的系列原因分析

2.1 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在笔者看来,人们的环保意识直接决定着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简单来说,现在大多数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们环保意识低下造成的,许多企业管理者只顾当前利益,从来不考虑长期发展,再加上治理污染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这些管理者就直接放弃了污染治理,导致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污染物直接排放,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灾难。

2.2 尚未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

我国目前还没有较为健全的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随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没有依法惩处的法律依据,即使有些国家性或地方性的政策性文件,也多以导向为主,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施细则,许多环境保护制度并没有落到实处,而且,对于政策性文件的不同解读,也成为一些企业规避处罚风险的工具。

3 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3.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构建完善的环保体系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总会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约束,而最有力的约束莫过于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奖惩;具体而言,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针对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自习法律的形式要求各方在自己所在区域内开展针对环境污染政治的活动,将污染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对于环境问题的整治,应当以防范为主,治理为辅,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防范、事中治理,进行统一规划,制定“谁污染谁治理” 的防范原则;若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污染问题出现,必须对相关产业加强惩处力度,对一些已经发生污染的行为,必须加大打击力度;除此之外,应当责令各地区政府监督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努力平衡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使二者和谐共处,共同进步;要做到这一点,国家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将各地区政府框定在法律范围内,提出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处理措施,进而填补国家法律中存在的漏洞,构建完善的环保体系,不仅乡镇企业治污能力全面增长,也以此来促进城镇化建设良好发展。

3.2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生态农业建设

对于环境保护问题,产业结构优化是能够有效解决的。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一般都是进行生态农业建设,这不仅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还能有效解决环境与资源、人口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的矛盾;生态农业是在遵循生态经济学、生物学等学科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科技,进行现代农业作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它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问题,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是对农业发展规模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它能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更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在具体实施中,各地区政府应当鼓励人们尽量使用有机肥进行农业生产,以减少对土地污染。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确实产生了许多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导致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地区所面临着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不一样,使得这一问题具有复杂性,在具体解决时,需要根据各个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解决方案;一般而言,必须结合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标准既能够保证城镇化建设进程不被减缓,也能够保证城镇化建设质量不会下降,进而实现全面保护生态环境的总目标。

猜你喜欢

乡镇企业进程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新时代乡镇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浅谈《乡镇企业法》废止的理由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家乡的城镇化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分析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