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2018-08-31
● 2018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全运营管理标准化、智能化论坛暨《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维护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2018年1月24日-25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协会主办的“2018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全运营管理标准化、智能化论坛暨《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维护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发布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单位和有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代表近200人出席了论坛,新加坡有关企业的代表也出席了论坛。
目前,我国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已在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167个城市中建设或投入运行,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规范综合管廊的运行与维护,尤其是如何保障其安全运行。论坛上,演讲嘉宾就国内、台湾地区和新加坡、日本的综合管廊运维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管廊智能化监控和未来智慧化管控方案等发表了演讲和交流。
本次论坛上发布了《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维护技术规程》团体标准,该技术规程由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协会会同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编制。是全国首个以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为对象的标准,包括入廊管线、管廊结构、附属设施的运行维护,安全运行及应急管理等主要技术内容,可为管廊的运行维护提供指导和实施依据。
(本刊记者 吕瑞瑞)
● “新时代人民防空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国家人防办“新时代人民防空创新发展研讨活动”会议精神,丰富“新时代人民防空”理论体系内涵,推动新时期人民防空事业创新发展,2018年1月18日,北京杰防城市安全防护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发起并主办了“新时代人民防空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陆军指挥学院、陆军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人防与地下空间分会、江苏省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等国内15家人防领域科研院所的24位专家学者,多角度、全方位地研讨新时代人民防空建设、训练、行动等相关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整合军地多方科研力量,吸收其他行业领域先进科学技术,形成人防系统科研队伍的军民融合,共同交流研讨,对新时代人民防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民防空事业困难与方法并存,挑战与机遇并存,新时代人防科技工作者应有时不我待、主动作为的担当,为新时代人民防空事业建言献策、添砖加瓦!
(通讯员 童矗)
● 第三届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大会在京召开
1月26日,2018第三届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加快构建新时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为主题。重点总结全行业运行情况、展望未来走势、解读相关行业政策和国家重点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会长王旭东、常务副会长曲维枝等出席并讲话,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会长兼秘书长周子学发布了“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中国财经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员王兰军博士解读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北师大“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胡必亮做了新时代“一带一路”发展及其商机与前景的报告;工信部办公厅、电子司、信软司、直属单位等相关领导,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行业重点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和新闻媒体300余人参会。
(本刊记者 吕瑞瑞)
● ISO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试点启动并发布成都共识
近日,ISO智慧城市国际标准(中国区)首批试点工作会在成都举行。会议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承办,成都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与成都标准化研究院协办。会议举行ISO智慧城市国际标准首批率先启动试点城市授牌仪式,并发布《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试点成都共识》。
本次会议是ISO/TC 268/SC 1/TG2(国际标准化组织/社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委员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计量分技术委员会标准试点测试任务组)在中国召开的工作会议。主要通报2017年10月在墨西哥召开的ISO/TC 268/SC1全会有关ISO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试点决议,并对此前试点测试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会议还邀请专家对ISO主要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会议举行ISO智慧城市国际标准试点授牌仪式,四川成都和广东佛山南海区成为全球首批率先启动试点。
(本刊记者 陈桂龙)
● 智慧城市未来发展沙龙在京举行
2月9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2017年工作总结会暨智慧城市未来发展沙龙在京举行。此次会议以“开拓、创新、进取”为主题,对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2017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部署了2018年工作计划。
会上,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万碧玉从多个领域介绍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国际领域,发达国家趋向于优化、提升城市服务水平,自下而上的智慧城市建设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并用;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到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当中。国内领域,中国城市已经兴起了第二轮的智慧城市建设与顶规设计,发展更加注重实效,不同规模的城市相继加入智慧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的标志性、标杆性城市出现。产业方面,逐渐从“占地盘模式”转变为“精耕细作模式”。学术上,出现了一系列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实验室表示,2018年将重点完成管理制度与保障体系建设、智慧城市国际国内标准、国家重大专项国际联合课题研究、专家智库、实验室企业业务支撑、城市服务工作、实验室自身能力建设7项工作计划,推动未来智慧城市更好发展。
(通讯员 苏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