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派民居在余杭地区的传承、发展和实践
2018-08-31姚建顺
姚建顺
(杭州余杭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00)
自唐宋以来,杭州的传统民居就在江南地区乃至全国有着重要地位[1]。杭派民居作为江南水乡民居的一支流派,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除了传统民居注重外貌特征外,杭州余杭地区的杭派民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传承和发展,更注重与当地的地貌地形相结合,追求现代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1 核心与特征:杭派民居在余杭地区的传承
1.1 内在核心
杭派民居的内在核心是院落。院落是由传统村落中的天井演变而来,其平面位置由民居组合中心迁移至大门外入口正中,同时也是现代农村生活迫切回归的居住需求;现代院落的布置接近自然,与景相关,同时不同尺度的院落使建筑具有可识别的空间环境。并且,在传统村落中村民日常生活和生产功能可以与其并置和混合,所以院落的布置及更新发展符合村民当代生活的客观要求。见图1。
图1 组团院落
1.2 外部核心
杭派民居的外部核心特征是与地形地貌自然和谐融合,多山地的村庄,将充分利用山坡地的独特地形地貌,形成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建筑景观,这是依势山居型;多河流水网的村庄,将保护水系水网,塑造临水而居、“小桥流水人家”式的江南水乡独特人居环境,这是杭韵水乡型;周边多农田的,围绕田园条状布局,形成农村住宅建筑与农田及田园风光交相呼应的乡村风貌,这是诗意田园型;在城市周围已经集聚城镇的,注重与城镇整体布局的衔接,在满足居住安置需求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展示经济繁荣、大气开放、杭味浓郁的新型城镇风采,这是城市风雅型。
1.3 空间特征
杭派民居的空间特征是开放交流的公共空间以及具备现代生活方式的公共资源配置。传统民居的公共空间即“天井”,因防盗、防入侵及隐私原因,其空间往往具有私密性及排他性。而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正常社会法律秩序的建立,公共信息的快速发展及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需求迫切需要把传统民居的公共空间“天井”与外界打通,演变发展成现代杭派民居的院落,见图2。现代院落除了种植花草树木及蔬菜外,成了邻居及外界交流沟通的开敞空间,现代院落通风、开敞、通透、阳光充足,便于晾晒衣服、棉被及农作物。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公园、健身场、休息廊、茶室、凉亭等居民休闲沟通的公共大空间,是现代杭派民居空间的一大特征之一。而公共绿化、道路、步行道、自来水、市政排污、垃圾收集处理、电视、电话、网络等现代设施及规划空间的科学性与现代化资源在杭派民居中的配置利用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存环境,提升了人们生活的品质,形成了现代民居特色。民居的天井与自然地形的和谐融合,现代公共空间的建立及现代资源的配置利用,成为杭派民居特有的一道靓丽风景。
图2 围墙院落
2 功能与风格:杭派民居在余杭地区的发展
2.1 选址规划
“前临河,后靠山”是余杭先民民居选址优先考虑的前提条件,这是在当时客观自然条件下确定的基本原则,也符合当代建筑规划的设计原理。河流首先是满足饮用和洗涤、货物运输、田地灌溉,山地势高,柴树可满足先民生火做饭、挡风避灾,并具有良好的天然基础,建造成本低。从人类生存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文化基础出发,余杭先民在建房选址时,尽量选择有山临河的地方,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时代发展到今天,河流的作用已大为减少,船被车替代,洗涤、饮用采用直供水,很多地方为了交通方便填河成了路,煤气替代了柴,牲畜家养也基本取消,百姓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生活生存方式的改变就迫使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在传承历史民居的基础上有所继承,有所摒弃,更要有所创新。现阶段余杭地区的杭派民居选址规划分为三大类:
1)山地坡地建筑。径山镇及瓶窑镇等余杭部分地区的山地坡地建筑,在注重防洪滑坡的同时,尽量依据现状地理环境或依山而建、或依坡而建、或依溪而建,外形风格可以台地式、台阶式、地下室依山而建,单面进出,以节省投资成本。
2)江南水乡建筑。塘栖镇及仁和镇、运河镇、五常街道局部地区,地处京杭运河流域,充分利用现状水乡河网,尽量保持原有河道畅通,对局部河流进行有效整治,民居风格仍保持江南水乡民居特色。
3)平原地区建筑。余杭的平原地区,地处主城及副城周边,其建筑风格是将优秀外来文化与本地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民居建筑风格。
2.2 功能布局
1)农村土地征用、整体拆迁。这部分大多位于临平副城及组团周围,由于地处城镇周边,拥有大量出租人群,应建造具有出租与自住双重功能的民居,车库尽量采用半地下室,应采取措施避免破墙开店影响村容、村貌。
2)局部土地征用。这部分村落应考虑农用家具的存放及自家内院的设置。因旅游资源开发而征迁改造的村庄应注重消防与交通组织的设计,考虑住宿、餐饮、商业、农家乐的功能需求,并做到人车分流。
2.3 建筑风格
经过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杭派民居在余杭地区适合本土气候及文化的建筑风格逐步确立,从空间上体现为内天井、防火墙、小花园;从构造上体现为露檀条、牛腿柱、马头墙;从屋顶处理上体现为硬山顶、人字线、直压脊;从装修上体现为披檐窗、石库门、粉黛色等[2]。
对于传统民居聚落的风貌形态、空间构成要素、建筑处理手法等方面的理解和运作,通过具体的项目实施、理性解析、合理汲取、辩证判读,以实际营建操作和具体形态设计为主要手段,无疑是当代建筑师应采取的一项根本方法。回归传统意向的现代建筑设计作为一种良性的尝试,在传统形态基础上向现代演进,并应用现代技术和材料,通过与现代结构体系的有机结合,运用符合传统民居形态的现代化处理手法,创造出既符合传统民居的材料、结构、空间等模式,又能满足现代居住功能及审美观的杭派民居。
3 丁山河村:杭派民居在余杭地区的实践
3.1 基本概况
丁山河村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是杭州市第一批杭派民居7个重点示范村之一,北靠江南水乡塘栖古镇,南倚“十里梅花香雪海”超山风景名胜区及丁山河畔,是江南“鱼米之乡”的完整缩影。西邻秋石高架,南依张柴线村道,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网络发达,交通便利,规划一期占地0.05 km2,二期占地0.17 km2。一期地块内现存鱼塘约14个,特种鱼塘(黑鱼)约13 333.3 m2,其他鱼塘约4666.7 m2,农田18 666.7 m2,旱地约13 333.3 m2;一期规划农户80户,总建筑面积31 300 m2,容积率0.67,建筑密度23%,该规划区由80幢住宅楼及公共活动配套用房组成。
3.2 总体构思
传承传统民居的建筑风貌与布局,打破传统兵营式布置的拆迁安置小区模式(两户联体),采用杭派民居中院落式的空间布局,营造丰富连续的空间层次,由居住区开放空间(小区公共活动场所)、半开放空间(组团公共院落)、半私密空间(室内前后院)和私密空间(户内空间)组成。以院落设计为重点,打破传统民居中“天井”概念,院落既是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居民生活迫切回归的居住状态,现代院落的布置接近自然,与景对接,同时不同尺度的院落使建筑具有可识别的空间环境,改变传统民居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总体设计符合现代农村民居发展规划,同时又能确保村落内在价值的延续性,强化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对家园的认同感。
3.3 设计理念
规划设计方案在尊重当地文化民俗的基础上,结合自然地形地貌,保留百年老池塘及树木,突破常规安置建设的模式(两户联体),整体布局体现院落式杭派民居设计理念。
1)错落有致。组团院落式布置使每个组团的院落空间、巷道、街景以及景观节点都更具识别性,多联及双联户型布置于组团院落中,增强院落的组合感与整体性,建筑布局前后错落有致,梯次明显。
2)人车分流。以院落组合为纽带,实行院内院外人车分流,机动车通过小区主次环路进入屋前或屋后车库内停放,以减少汽车噪声对院落内环境的干扰。组团院落内采用人流慢行系统,实行人车分流,增强居住区生活的安全性,体现了人性化需求的设计理念。
3)动静分区。以院落为组合单元,院外道路属动区,院内由多户村民组成的院落为静区,是老、幼群体在院落中休憩玩耍,村民们茶余饭后沟通交流的场所,增强村民邻居的亲情意识。公共院落理念设计弥补了以往传统民居及现代多高层住宅缺乏邻里沟通交流的一大遗憾,成为杭派民居的创新点。
4)公共空间。以体现杭派民居院落式的空间布置原则,村民除了自己的小院落外,小组团组合成大院落构成了一个村民活动休憩的室外场所,村民文化大礼堂集村民休闲、健身、集会于一体构成了室内活动场所,此外地块内还规划了室外公共健身场所,利用自然水系构筑滨水公共空间,便于村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对家园的归属感。
5)地方材料及新能源的应用。余杭地区拥有丰富的地方原生态建筑材料,如木材、毛竹、石料、砖瓦等,本规划设计除了房屋用料外,道路交通标识、标志、围墙艺术装饰、窗框花格、休闲座椅等用料均为就地取材。每户屋顶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与瓦屋面构成整体,节能效果良好,立面清淡素雅,白墙、黑瓦、灰砖,搭配深红色的硬木作为室外的雕饰,互相衬托,与自然风貌构成和谐节奏,给建筑外观带来韵律之美。见图3。
图3 院落墙门
3.4 平面布局
1)一中心。结合主入口广场及公共配套用房展开的主景观带,从主要入口一直延伸到地块中心的滨水景观,沿着这条景观带构成了整个小区居民中心公共活动空间。
2)二水塘。区块内保留下来的两个百年水塘景观带,沿着这两条景观带形成了居民的公共带形活动空间。
3)多院落。在小区的整体结构层面上通过景观带和主环路,将整个小区在片的基础上系统地划分出若干独立组团院落。
3.5 规划特点
总体规划结构上体现了三大特点:布局围合有序,突出中心景观,强化组团空间。总体布局上采用杭派民居组团院落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充分考虑建筑和景观的融合,保证中心院落的品质及各组团景观的独特性。
1)行进的乐趣——主入口广场及组团院落景观。地块南侧公建结合入口广场及公共水域布置,形成对景的主入口空间。与内部景观空间之间形成自然的过渡体系,内部的庭院将自然空间的收放变化与景观小品结合,使院落空间具有层次感。见图4。
图4 院落巷道
2)辐射的网络——景观渗透进每个角落。主体景观带同各组团之间景观及组团院落景观形成网络体系,以主景观带作为辐射源,让景观渗透进每个组团院落,从而使所有住户都能感受到多层次景观带来的丰富景色。
3)内外的呼应——景观带和城市绿化景观相互融合。主景观网络体系通过往南和往西延伸的景观轴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相互呼应,达到了内外景观的自然渗透与巧妙融合。
4)变化的统一——丰富的视觉效果。整个小区在设计和营造过程中,着力进行视觉上的控制,对多种可能性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对杭派民居建筑元素的提取,同时注重建筑形体的变化,使得每个面,每个角度,每幢房子,几栋建筑以及几组景观组团空间的感官变化,都有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并且整体又能呈现出水乡特色的建筑风格。
4 结 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迫切要求当代建筑师对传统民居的规划布局、建筑风格、材料应用以及新工艺新能源的推广作出新的思考与规划,特别是邻里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为逐步解决传统民居存在的以上问题余杭地区的杭派民居在遵循余杭风土人情、自然地形地貌、古树、古池塘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院落这个传统民居中的天井沟通了邻里之间的交流,既传承了传统民居中的建筑文脉,又结合时代发展特征给予了继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