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字诀” 做实乡村振兴“大文章”—看山东省潍坊市畜牧业如何打造乡村振兴重要力量
2018-08-31陈同义牛建平山东省潍坊市畜牧兽医局
文│陈同义 牛建平(山东省潍坊市畜牧兽医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生态宜居是根本。山东省潍坊市是畜牧业大市,是全国知名的畜产品加工出口大市,畜牧业品种全、产业化程度高、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畜牧产业应走在前列,成为产业兴旺的重要力量、生态宜居的重要支撑、生活富裕的重要来源。
一、用好“强”字诀,培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整体提质增效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龙头企业以规模大、技术优、创新强、效益好、带动广、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等优势,在整个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畜牧业是一个链条式产业,龙头企业是上下游产业链条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链条。从潍坊市畜牧业发展现状来看,哪个品种的龙头企业强,哪个品种的畜产品规模就大、效益就好、发展就可持续。因此,振兴畜牧业首先要振兴龙头企业。
格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栋现代化鸡舍内同时养殖35万只蛋鸡,仅用4名工人就管理得井井有条,年销售收入过亿元。
格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贝培昭介绍说:“因为水、料、温、光、风,包括清粪、集蛋、送料,都是全自动化,所以1个鸡舍有1名管理人员就够了,也就是1个人管理10万只蛋鸡。”
格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现代化鸡舍采用的是层叠式蛋鸡高端笼养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易于消毒防疫、便于鸡群管理等优点,1个1000多平方米的鸡舍可饲养10万只蛋鸡。
据贝培昭介绍,散养因为环境无法封闭,而且鸡与鸡粪无法第一时间分离,容易引发寄生虫、鸡虱螨病等,需要喷洒抗菌药,对品质造成一定影响。公司采用的这种现代化鸡舍,鸡粪被自动清理,有效解决了鸡与鸡粪接触的问题;同时,整个鸡舍完全封闭,温度等因素都由电脑控制,更适合鸡的生产,保证了产出来的鸡蛋更健康。
2017年,格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生态鸡蛋通过了农业部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目前,公司主打的“柴沟五龙河”无公害生态鲜鸡蛋,深受消费者认可,远销深圳、珠海等地的高端市场。
产业薄弱,一直是广大农村的“软肋”,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丰产不丰收等问题一直存在。就畜牧业而言,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与供给不足并存。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破解丰产不丰收难题,已成为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对症下药,加快振兴,潍坊市畜牧业始终把“率先发展、走在前列”作为长期坚持的目标定位和根本要求,加快构建质量兴牧、绿色发展、效益优先的产业布局,加快完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
实现这些目标,落实这些措施,达到实际效果,离不开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和畜牧业“新六产”综合体的辐射带动与品牌影响。
潍坊市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指导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要求,大力培育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扶持发展一批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和畜牧业“新六产”综合体,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标准化、智能化、规模化养殖,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嫁接改造传统畜牧业,加快推进畜牧产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畜牧产业+互联网、+旅游、+品牌、+能源生产、+有机肥生产、+装备制造,推进畜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跨界发展,打造畜牧业“新六产”。
充沛的资金是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保障。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市畜牧部门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财政、金控、银行、基金、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联合体,落实风险共担机制,为畜牧企业解决贷款无抵押物、质押物的问题。
稳定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针对企业人才技术缺乏问题,市畜牧部门当好桥梁纽带,充分发挥各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优势,建立校企结合、产教融合、共建共享共赢合作新机制;通过在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在龙头企业建立学生实训基地、教学科研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等措施,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推动畜牧业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人才集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引领作用。潍坊市通过订单合同、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和组织方式,积极构建畜牧产业共同体,实现小农户与现代畜牧业的有机衔接,为带动畜牧业整体提质增效、加快农民增收,提供了充足的动力。2017年,潍坊市肉蛋奶总产量180.14万吨、下降0.53%,畜牧业总产值却增长了3.2%,达到124.43亿元。
同等重要的作用还体现在大力实施畜牧业“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上。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创建,着力加强畜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潍坊市畜牧业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增添了更强的活力。
当前,潍坊市畜牧兽医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畜禽良种繁育、牧草种植、智能化养殖、繁养加治全产业一体化、新技术新设备研发生产、畜禽废弃物集中处理利用、“新六产”综合体等新项目、好项目,目前在建在引项目已达24个、总投资61.08亿元。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培育30家全产业链条畜牧业龙头企业、100处畜牧业“新六产”示范园区、500个绿色美丽牧场。
二、用好“绿”字诀,打造生态产业链条,促生产模式更新变革
新时代、新发展,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在要求,绿色成为普遍形态。无论是解决畜牧业比较效益低、资源环境约束紧等老问题,还是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融合度不高、绿色发展动力不足等新问题,都必须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更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手段,加快绿色发展,做到区域协调、产业融合、规模适度、农牧结合、利益共享。
提起羊舍,人们总会联想到“脏乱差”。但走进潍坊市的盛德牧业有限公司,看到的是,1万多只湖羊在干净整洁的标准化羊舍里悠闲地吃着饲料,只只膘肥体壮。
作为潍坊市肉羊养殖业的龙头企业,盛德牧业有限公司主打“生态牌”。盛德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刚介绍说,除采用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外,还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用羊粪作庄稼的肥料,再用玉米秸、花生蔓等作羊的饲料原材,实现养羊与种植的良性循环。
落实生态宜居要求,实现生态振兴。潍坊市畜牧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推动保供给与保生态的有机统一,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大力推行畜牧业绿色发展方式,探索建立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的畜禽废弃物集中处理体系,促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畜禽粪污治理是连通上下、对接左右的关键环节。通过实施“五大工程”,潍坊市加快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走绿色生产道路,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通过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等措施,打造了现代农牧结合、产加销治全产业链融合的生态发展新业态。
大力实施养殖场标准化提升工程。按照农业部《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规范(试行)》要求,每年改造提升一批标准化养殖场,确保如期完成设施配建任务。
大力实施种养结合一体化推进工程。探索建立“以地定养、以畜定种、以肥养地、种养结合”模式,每年培育50个“种植业(饲料、秸秆)—畜禽养殖—粪肥(沼渣/沼液)—种植业”种养循环发展示范基地,实现畜禽粪污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
大力实施有机肥加工工程。在养殖密集区,通过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探索建立10处区域性有机肥加工中心,培育有机肥加工、销售、利用新产业链。鼓励养殖企业就地自主生产有机肥。
大力实施沼气项目建设工程。组织大型养殖场每年规划建设沼气工程示范项目50个,生产沼气发电,打造能源化利用示范基地。
目前,潍坊市共划定禁养区230个、总面积2404.66平方千米,关停搬迁养殖场(小区)645个、养殖专业户5352个。全市规模养殖场共4967个,配建粪污处理设施的养殖场4676个,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为94.14%。
三、用好“优”字诀,突出品牌优势,加快实现畜牧产品优质优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畜产品消费结构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仅在于纯粹的数量保障,还在于畜产品供给能否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生活质量提高和健康生活的需要。从单纯追求数量的动力机制,过渡到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
这是实现畜牧业产业兴旺的重要体现。潍坊市主动适应这一转变,加快畜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全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品质跨越。
品牌是质量的保证、市场的卖点,是实现高品质的重要抓手。潍坊市大力实施优势区域公用品牌、品牌引领企业和“三品一标”创建行动,着力培育“潍坊肉鸡”“潍坊肉鸭”2个优势区域公用品牌、创建100个“畜牧品牌引领企业”、每年认证80个以上“三品一标”品牌。
组建区域公用品牌产业联盟,设计区域公用品牌商标,制定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加强质量监管、诚信监管,开展品牌包装策划推介活动,大幅提升“潍坊肉鸡”“潍坊肉鸭”的市场美誉度,逐步将“潍坊肉鸡”“潍坊肉鸭”打造成知名度较高的潍坊市畜牧业品牌。
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加强指导,扶持引导,每年认证一批畜禽产地或畜产品,不断提升潍坊市畜牧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潍坊市畜牧业“走在前列”的核心竞争力。
2017年,潍坊市新增“‘食安山东’畜牧业品牌引领示范企业”5家、总数达123家;新增“三品一标”认证畜产品67个、总数达361个,居全省前列。
始终把“舌尖上的安全”作为畜牧业发展的生命线。潍坊市牢牢抓住“养殖、屠宰、投入品生产经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四个关键环节,坚持依法监管、随机抽检、公开公正的原则,做到检查人员随机派、监管对象随机定、被检样品随机抽、检查结果及时公开,全面提高问题发现率和违法案件查处率。
认真落实《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方案》,深化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防疫协管员招聘、网格化监管体系建立、政策性保险落实的实施;加强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为市场提供放心肉产品;开展“非法添加”专项整治行动发生,净化畜产品市场;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标准化建设,强化流通环节监管,严防逃漏检行为;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政策性保险联动机制,推动形成“场户送交、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全程监管、保险联动”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运行模式。
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消费市场更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发展趋势。需要深入推进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消费供应链模式,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供应体系。
潍坊市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加强电商销售、中央厨房等新销售模式建设,创新直供直销模式,通过在超市设立专柜、在社区设立畜产品便利店等形式,保证优质畜产品的新鲜销售。
人们对生态、休闲、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为畜牧业发挥独特优势和加快生态发展、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畜牧业被赋予了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更多功能和期待。一方面,畜牧业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全覆盖和以畜禽粪污治理为主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拓宽了增值空间。另一方面,在确保畜产品高质量供给的前提下,畜牧业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康养健身等方面横向拓展,丰富了畜牧业的非生产功能,提高了全产业链收益。
畜牧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安全畜产品的美好生活需求和放心满意畜产品的心理需求,已成为潍坊畜牧人共同的工作追求和奋斗目标。
他们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目的,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推动“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提升优质安全放心畜产品供给能力、良好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加快推进潍坊市由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转变。
他们以提高畜牧产业质量效益为核心,以全产业链新旧动能转换为主攻方向,围绕“保供给、保健康、保质量、保生态”,积极推进标准规模、三产融合、生态循环、改革创新、安全健康“五个发展”,加快建设安全、科技、绿色、品牌、国际“五个畜牧”,继续在畜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