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度泛函理论的OsSn(n=1~7)团簇结构与稳定性

2018-08-31李世彦陈兆权胡业林

关键词:键长基态对称性

李世彦,陈兆权,胡业林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掺杂团簇由于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丰富多样性,极大的扩展了单质团簇的性能,通过掺杂可以得到或加强团簇的某些特性,成为团簇科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1-6]。贵金属掺杂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催化性能、气敏性能和反应活性,近年来已成为常用的掺杂物质[7-11]。金属硫化物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呈现出优良的光、电、磁、催化等性能,在半导体、生物医学、光致发光、太阳能电池、红外检测、光纤维通讯、颜料、润滑剂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者已对金属硫化物团簇进行了大量研究[12-17]。但是对于贵金属锇掺杂硫团簇的研究却未见报道, 而锇掺杂硫团簇也具有特殊的光、电、磁、催化等性能,从理论上探讨锇掺杂硫团簇的结构及其稳定性是十分有意义的尝试。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OsSn(n=1~7)团簇的结构和稳定性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以期为半导体电子材料合成提供优选方案。

1 方法

首先采用Gaussview5.0软件对OsSn(n=1~7)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结构设计和点群确定。再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B3LYP方法,在Lanl2dz水平上对高对称性结构进行优化,并以频率为正的结构作为稳定结构,频率为负的结构进行调整再优化,直到得到稳定结构;其次,对所有优化后的稳定结构进行能量比较,将能量最低的稳定结构确定为基态结构。

2 结果

2.1 OsSn(n=1~7)团簇基态结构

图1所示为OsSn(n=1~7)团簇的基态结构,其中黑色大球表示Os原子,白色的小球表示S原子,实线表示成键,虚线表示弱成键。OsS基态结构是一个具有C∝对称性的双原子分子,Os-S键长为2.18Å,电子组态为5-SG,自旋多重度为5。多重度为3的亚稳态结构,能量比基态能量高0.587 8eV。

OsS2团簇被设计成直线型、三角形以及折线三种结构,在不同对称性和多重度下进行优化,能量最低的稳定结构为C2v的折线型,S-Os-S键角为142°,多重度为3,Os-S键长为2.17Å。亚稳态结构是多重度为5的折线型,能量稍高0.046 2eV。Os取代了中间的S子后,夹角和键长都有所增大。与OsS相比,增加一个S原子后,Os-S之间的键长缩短。

图1 OsSn(n=1~7)团簇基态结构

在OsS3各种异构体中,对直线型、四面体、二面体、四边形以及Y形等构型进行优化,其中基态结构为D3h的平面Y型,Os-S键长为2.14Å,多重度为1。优化中发现,无论是四边形、四面体结构或者二面体结构作为初始构型,在对称性松弛的情况下,得到的稳定结构都是不同对称性和不同多重度的Y型。同样说明Y型是OsS3的最稳定构型。从键长上看,OsS3中的Os-S键长比OsS2的更短,说明在OsS2的基础上添加一个S原子使得结构的稳定性加强。

OsS4团簇的基态结构是在OsS3团簇的基态结构上加一个S原子而成。随着S原子的增加,原来的团簇的对称性有D3h变为D2d,键长也由原来的2.14Å增加到2.19Å。对于OsS5团簇,优化了三棱柱、环形、四棱锥、八面体结构和平面结构等多种结构。在比较稳定结构的能量后,将图1中OsS5结构作为基态结构。OsS5团簇基态结构是在OsS4团簇的基态结构基础上添加一个S原子形成,具有对称性降低,底部的四个S原子与Os原子之间的键长增大,而顶部的S原子与Os原子之间的键长缩短。

OsS6和OsS7团簇的基态结构形成方式比较类似。OsS6团簇基态结构为C2对称性,自旋多重度为1,是以OsS4团簇基态结构为基础结构,另外2个S原子与基础结构的两个S原子以二配位方式形成一个附件环状结构。OsS7团簇的基态结构以OsS6团簇基态结构为基础,在附件环中再插入一个S原子,形成一个更大的附加环。由于S原子成键范围为1.8~2.6Å(弱成键范围为2.28 ~2.40Å)。

综上所述,当n≤5时,所有的S原子形成单配位,并以Os为中心形成发散状。当5

2.2 能量与稳定性

Δ2E是表征团簇稳定性的重要物理参数,Δ2E越大,团簇的稳定性越好。定义为

Δ2En=En+1+En-1-2En

式中:En+1,En-1,En分别表示OsSn+1,OsSn-1,OsSn等基态结构的总能量。由表1可知,团簇的Δ2E呈奇偶震荡分布。n=3时,Δ2E最大,结构相对最稳定,与上述结论一致。

表1 OsSn(n=1~7)团簇基态结构的能量参数

Ed可探究团簇的稳定性,定义如下

Ed=E(OsSn-1)+E(S)-E(OsSn)

上式代表了OsSn团簇分裂一个S原子的难易程度,可用来表征团簇的稳定性。由表1可知,随着团簇尺寸增大,团簇的Ed先增大后减小,表明分裂一个S原子的难度先增大后降低。Ed在n=3时有极大值,表明OsS3分裂一个S原子最困难,因而具有最高的稳定性。

Eg可用来衡量分子体系的化学稳定性。Eg定义为

Eg=E(LUMO)-E(HOMO)

式中:HOMO表示最高占据轨道,LUMO表示最低空轨道。Eg反映电子从占据轨道跃迁到空轨道的能力,Eg越大化学稳定性越好。从表1中可知,随着团簇尺寸增加,能隙先增大后减小,n=3时最大, OsS3的化学稳定性最强。

NBO算法可探究OsSn(n=1~7)团簇的成键性质,团簇的Wiberg键级(WBI)反映了团簇中相邻原子之间化学作用的强弱,两个原子之间WBI越大表示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

表2 OsSn(n=1~7)团簇基态结构各原子间键级和平均键级

由表2可见,随着OsSn(n=1~7)团簇尺寸的增加,平均键级先增大后减小(n=3时,达到最大值,表明OsS3的化学键最稳定)。而且,平均键级强度Os-S比S-S大,Os-S平均键级强度的变化趋势与前面各能量参数变化趋势一致,因此Os-S键对团簇的稳定性起主导作用。从键级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前面分析的结果一致,在所有团簇中,OsS3团簇结构最稳定。

3 结论

(1)从结构上看,n≤5时,团簇的基态结构都以Os为中心成发散状结构;n>5后,则以OsS4基态结构为基础,其余S原子则以附加环的形式存在,并有脱离基础结构的趋势。

(2)平均结合能、二阶差分能、离解能和能隙等能量参数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团簇的稳定性随着S原子个数增加先是加强后减弱,在n=3时,各能量参数达到最大,OsS3团簇具有最稳定结构。

(3)从成键性质上看,Os-S、S-S之间平均键级的趋势都是先增大后慢慢减小,并在n=3处达到最大值。且Os-S平均键级强度明显大于S-S平均键级强度,Os-S强离子键对团簇的稳定性起着主导作用。

猜你喜欢

键长基态对称性
一种改进的多时相卫星影像金字塔模型及组织方法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Au2Ag和AuAg2团簇对CO催化氧化反应的理论研究
横向不调伴TMD患者髁突位置及对称性
团簇Co2Mo2P3成键及热力学稳定性分析
全空间上一类Kirchhoff型问题正基态解的存在性
高温下季戊四醇结构和导热率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平行四边形”知识梳理
巧用对称性解题
浅议键能与键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