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教于学
2018-08-30薛兰
薛兰
摘 要:通常我们认为,教师有有才而不善教的,少有善教而没有才的。作为劳技学科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处理好教材、教学和反思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据于学生的“学”提升自身的“教”,优化课程教学的“学科施教素养”,发展学生、成长自我。
关键词:劳技学科;施教素养;据“学”进“教”
中图分类号:G633.93;G6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07
作者简介:薛 兰(1981—)女,江苏苏州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劳技教学。
劳技教学活动是学生形成参与劳动的意识后,通过参与劳动得到劳动所需的技术及对应的技术学习能力,这一过程的发生与发展,取决于劳技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生成能力。换言之,课程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相应的,作为学科教师同样需要实现课程教学的“学科施教素养”,而劳技课程实现教学的“学科施教素养”又有别于一般文化课程。
一、驾驭教材,宜尽于 “能”而适于“度”
对教材的运用,可以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教师的教材与学生的课本有差异,而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根据个人能力的高低,决定做出的“作品”,以及使用哪些“工具”,从中可以看出教师是否可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利用。
1. 教学内容处理,能接地气、适生活
活用教材的运用,是从中选择适合本区的教学内容。比如某地区如果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大量的民间工艺,可以把这一艺术特色作为内容选择的核心,选择内容、组织活动;若是一个地区盛产竹子,可围绕竹文化,以及竹制品的制作进行研究;如果是产粮大区,可用田地中的麦秆、稻草等作画,制作工艺品;山区中,可利用山區中天然的石头、木材,进行雕刻方面的学习;城市中,搜集废旧物品,对废旧物品进行二次利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中学所在的地区是江南古镇,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小镇上有大量明清时期留下的古建筑,基于此,我把苏式建筑的文化探索、制作模型作为主要内容,选择建筑中的漏窗,引导学生了解漏窗文化,用新的思路设计漏窗,完成雕刻,实现居住地文化的认可,而这也取得了好的效果。
2. 教学方法运用,能扣主题、达效应
教学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互动,基于某项任务双方合作,共同完成,但每位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方式,会因为个性的差异,选择相应的模式完成教、学。我在实践中,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具体方案是设定主题“走进工艺制品世界”,要求学生把家中收集的工艺品带到课堂上,模仿博物馆展品陈列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另外也会把学生带到工艺美术工厂、展览馆内,让其了解有哪些类型的工艺品。
在教学中,我还对一个项目进行内容形式多样化的发散式尝试。比如,选择雕刻作为项目,即确定作品的体裁与雕刻的方法,运用圆雕或浮雕的手法,或是在不同材料上雕刻会发生哪些变化,以及初一课程中的“编扎”,在课前与学生一起,准备所有可编扎的材料,在课上试验,有的学生会用打包带编出花篮,有些会用绳子编出中国结,而一些学生会用草绳编制草鞋。虽然这个阶段只进行了编扎这一项任务,但也实现了学生的“一学多习”、深度感悟,而获益良多。
3. 教学成果外延,能重人本、助个性
在劳技课的教学中还要注重项目实践后个人潜在素养的培养,以及能力的提升,包括对心理变化、意志、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与优势。
明确教材内的因素,确定最佳的教学时机,在教学中加入德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劳动意识,在适当的时间为其提供思想教育,是劳技教学的题中之义。比如以花卉与盆景的课程为例,笔者讲解这节课时,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了劳动过程中行动与最后结果的“美”,帮助学生充实劳动观念的正能量。经过实践证明,教学中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让其热爱劳动,有巨大的后续价值。随后,笔者又询问了一些学生对劳动课的看法,大部分学生都说他们喜欢劳动课,原因是课上不仅可以学会做人的道理,也会掌握一项技能,在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始终有充沛的精力。
二、实施教学,宜应于“需”而达于“得”
古云“学而时习之”,堪称我们劳技教育的“真经”。劳技教学围绕“学”而展开,经由“习”而达成目标,劳技教师要深度关注这两个方面。
1. 问题情境设置 ,需发其疑、增其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巧妙的情境创设,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各类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自发进行思考,更加注重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让学生自己对事物产生新鲜感和兴趣。通过和教师的互动了解,来对学生的需要进行发现和满足,这对学生性格培养等方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这样才能有助于提升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一根绳子的意义》的教学中,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一瓶水,以及编制中国结的一根线,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会用哪种方法快速拎起装有550毫升水的瓶子?”用问题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后,纷纷给出了答案。接着,再次提出问题:“你们可不可以用一根线把装满水的瓶子拎起?”这在学生中间引发了强烈的讨论,一些学生会用手中的工具尝试,检验自己的想法。再如学生学习“六桶吊索结”时,教师提出了问题:“为什么用一根绳子固定六瓶水并拿起后,水瓶会散掉?”这个问题提出后,引发了学生间热烈的讨论,不论处于哪一层次的学生都发动思维积极思考,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此,是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方式,让所有学生积极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2. 实践能力锤炼,需训其技、增其能
(1)做中学。初中劳技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其真正动手“做”,借由实践分析并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将有别于其他考试科目,学生会倍感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实验材料,其中结构材料的使用,可强化学生对材料的认知,让其自主探究、发展,激发出学习兴趣,引发好奇心,用各个感官了解事物,加深印象。比如以《衍纸贺卡的制作》为例,为激发出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和学生一起准备了大小不一的衍纸条,使用模板、笔、乳胶等材料,这些材料具有结构性的特征,保证了学生探究活动有充足的材料。学生根据这些材料,会在脑中构想出衍纸的基本图形,通过卷制衍纸条,让它作为图形的一部分并使用,所有部分全部制作后,根据整体的造型的分布,合理安排各部分对应的衍纸,实现贺卡的美化。此处提及的材料虽有颜色、大小的差异,数量较多,但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不会局限于现有的思维,而是从多个材料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灵活使用,完成贺卡的美化设计。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比较、概括等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提升了个人的综合实践能力。
(2)做中教。所谓“做”,陶先生强调“注重实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在做中教 :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亲手制作教学用具、课件、实验,设计好教案等都需要我们教师在“做”上教,我们的“做”可以是示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讲又做,学生就有根据地学,做起來也就轻松了。在课上教师要有好的板书设计,边讲边板书,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有利于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教学《叠衣服》那一课时,关于快速叠衣法中“三点法”的设计,视频播放速度很快,学生较难看清并掌握,教师就采用了图示法,能使学生理解和记忆。也就是说,实现“在做上教”,是用不同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新的环境与学习途径,从课本中脱离出来,进入生活,从生活中得到经验。总之,在完成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需加强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由教师给出启发式的评价,学生思考后归纳并把知识内化;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内在需求,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内与课外教学资源的整合,创新自主学习的模式。只有如此,才会增加学生参与实践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素养。
3. 教学评价反馈,需助“自明”、生“长情”
教学评价,不仅在于评价的结果,更在于其所起的反馈作用,使学生从中获得自我认识,明了自己的学习状态、素养层次,进而保持兴趣的长久情感倾向。由于劳技学科以操作性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势必要运用多元、灵活的评价方法,促使学生参与劳技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一节课结束后,学生除了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延续劳技课的学习兴趣,因此课上的作品评价环节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项目来设计不同的评价内容,充分利用学生间的互相评价,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比如《陶泥漏窗的雕刻》这节课,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在班级内组织小型的作品展览,运用小组内的互相评价、学生自评等给出评价,让学生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深化,取长补短。再让学生写下自己在实践中的制作心得。然后教师进行总评,根据作品完成的整体情况,把作品划分到不同的层次中,给予肯定,认可学生的积极性,并以此鼓励其进行其他尝试。
三、反思教学,宜据于“学”而进于“教”
课堂教学是以教学方案为基础,自动生成过程,故教师课前备课中,需根据自身对教案的理解,以及对学生的了解,结合以往课上的进行过程与结果,合理设计过程。如果过程在实践中出现与计划不一致的地方,出现意外或引发矛盾等,教师要在课后及时做好记录,根据学生的“学”,深度分析教学过程与结果的若干切面,以便于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这也有益于今后自身的业务发展,使“教学相长”落到实处。
总之,作为劳技教师,我们要紧紧围绕新课标理念,不断修炼内功,提升自身的“学科施教素养”,处理好教材、教学和反思三个方面及其关系,让劳技课堂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让自身获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初中劳动与技术教学参考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