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创新大未来

2018-08-30宋佳

商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动能文旅旅游业

宋佳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互动共进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国家机构改革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进行行政职能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文旅从此是一家,两者深度融合的背后折射出文化与旅游之间密不可分的孪生关系:相辅相成,互融共生。文化为旅游赋予深刻的内涵,旅游为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置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去关照,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小马拉大车”的破冰

面对逐渐形成的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传统的“小”旅游管理面对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条块分割的旅游管理体制,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能侧重于行业管理,而在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的方面相对较弱,“小马拉大车”的困境成为旅游管理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矛盾尴尬的现实写照。

文旅融合,绝非是景点和故事的简单叠加。如何科学有效地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创新文化旅游内容以及全方位满足游客需求则是文旅深度融合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日后研究拟定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措施,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维护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方面而言,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无疑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案和平台。

事实上,目前的旅游業早已打破以往“大交通+食宿+门票”的简单粗暴的概念,衍生出许多符合消费者精神需求的休闲娱乐新生态链的产品,如嘉年华、演艺、文创衍生品等。不难看出,这些衍生的新生态链的归口管理部门是文化部,因此,新成立的“文化和旅游部”将更加直观全面地向职能部门展示文旅业态的布局、运营等特点,也将有利于其更加精细地掌握文旅项目的具体数据,为未来的文旅投资政策指导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互动共进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于山东省而言,传统旅游业打好“文化牌”,不仅可以有力助推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更能助力实现山东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因此,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是一个重要着力点。《2016~2022年中国文化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为41.2亿人次,偏好文化体验游的人群已经达到50.7%。从消费需求来看,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新时尚,经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后的旅游资源再呈现,将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以展示自然资源为主的传统观光旅游,需要更多地被体验式旅游和互动式旅游所替代。

赋能“旅游IP综合体”

随着国民消费升级步伐的加快,传统的“打卡式”观光游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日渐式微,“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宣传语已无法打动新生消费人群。2018年央视春晚举办地之一的泰安分会场首次亮相荧屏,震撼的舞台表演让全世界观众近距离感受到泰安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更为泰安的旅游业带来了火爆的人气。振奋人心的“封禅大典”更是进发出持续稳定的客流增长,“后春晚”效应不断发酵。注入浓郁的“文化基因”与“国泰民安”美好寓意的传统景区再次迎来旅游高峰,进山、进景点游客量激增,呈现出游客火爆的壮观景象。

当前,旅游业处于井喷式和分层式发展时期,文化旅游作为一项具有潜力的智慧产业,以资本、创意和科技为驱动,刷新着消费者对旅游业的“刻板成见”。“十三五”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文旅产业的结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要求,到“十三五”末,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

在政策的带动下,文旅产业发展的势头强劲,IP首当其冲地为旅游业提供转型新动能,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旅游休闲需要的康庄大道上持续发力。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各类文旅基金数量达到100余家,规模上百亿的已经超过10家,文化旅游产业已逐步演变为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性大产业。“美景+美宿+美食+品牌+渠道+资本”正在释放出以“旅游IP综合体”为核心的强大感召力,上海迪士尼的IP、方特的“熊出没”、宋城的“千古情”以及华夏文旅的传奇系列演艺均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同。此外,随着特色小镇、研学旅游、中医药旅游、文博文创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成熟,注入“文化基因”的传统旅游产业正在形成强有力的市场动能,无时不刻地验证着其作为战略型支柱产业地位地逐渐稳固。同时,这种整合也是呼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为市场良性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旅游作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在社会发展和未来产业格局中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对于行政格局中的地位的提升、产业地位的升级和事业属性彰显而言是秉要执本,对于国家和企业现有的资源配置与管理、旅游资源与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升级、文化根脉和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而言更是意义深远。

中国新时代的到来离不开文化发展全新空间,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建构中国话语的好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的好载体、完善中国形象的国际化舞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增强和彰显我国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国家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更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文化是旅游的新动能

改革开放40年来,旅游业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产业到前沿产业,逐步担当起战略性支柱产业“当家小花旦”的重任。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柱,旅游业以其自身绿色幸福产业的特点拉动着经济的稳增长,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吹响的进军的号角。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中,“文化”一词共出现93次,“旅游”一词共出现64次,可见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文化旅游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城市是旅游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城市形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成为扩大对外交往、促进经济发展、吸引投资者与游客的“金字招牌”。未来旅游业实现腾笼换鸟和凤凰涅槃,关键是要充分利用山东省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国际、国内资本聚焦山东的重大机遇的历史契机,迅速形成一批文化内涵深刻、山东特色鲜明、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大项目和好项目,优化升级大项目的布局,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重要支撑。

青岛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产业促进处处长宋宗涛认为,文旅融合对于赋予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而言,将更好地得到保护性开发和利用,并形成良好的产业效应。同时,对于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打造而言,也将增加其文化的熏染和色彩,从而推动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随着产业升级,国内的文旅项目风起云涌,概算总投资规模已达数万亿元之巨。大型文旅项目将有归口业务指导单位,一系列扶持文旅融合业态的利好政策也将涌现,国家级的文旅产业基金会或在未来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共同探索出改变现有文化与旅游扶持政策互相割裂局而的“最优解”。

跳出文旅看文旅,业态调整改造的背后,更深刻的含义是社会变革。游客需求层次的提升,更需要文旅业态的同步提升。“美好生活”已经成为当下及未来最大的刚需,追求更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幸福感、获得感、体验感已逐步取代过往对物质的需求,旅游刚需时代即将全面拉开序幕。

猜你喜欢

动能文旅旅游业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文旅照明的兴起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业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