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

2018-08-30李丽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思考

李丽

【摘 要】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因此,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關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考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循序渐进,尊重差异。乌申斯基在《论习惯的培养》一文中说:“起先应当让孩子习惯于服从2~3项容易达到的要求,别因要求太多和难度太大而限制他的独立性;这样,你才会有把握地相信,孩子会更容易服从你的新的决定。如果一下子用大量的规则去要求孩子,那你就是迫使他去违反它们中间的这一个或那一个规则,因而你想使他养成的习惯也就不可能在他身上扎下根来……”因此,在一个时期内,只能重点培养1~2个习惯。培养习惯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甲的主要问题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当务之急是培养他“当天任务,当天完成”的好习惯;学生乙的主要问题是不能改正作业和卷面上的错误,那么培养他“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习惯,这样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以情育人,教育人必先感动人。学生是养成习惯的主体,没有主体的热情和主动性,习惯很难养成。培养习惯不能排除提高学生对习惯的认知水平,一定的认知水平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和动力。

教师最好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通俗易懂、具体生动地向学生或孩子讲述什么是习惯,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可以通过讲科学家、艺术家、模范人物、先进工作者等人的故事,讲清好习惯与事业有成、工作出色的关系,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和主动性。

(三)在练习与实践中培养。“习惯是人经过长期练习和反复实践而养成的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乌申斯基说:“我们应当对这种行为方式经过周密的思考,并把它用简单明了而又尽可能扼要的规则表达出来,然后要求学生坚定不移地去执行这些规则。”一般而言,一个习惯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一连串的动作,从而构成一个特定的行为方式。因此,学生要经过长期练习和反复实践才能熟练和养成。

(四)培养与矫正相结合。乌申斯基说:“教育者不仅常常有必要使一些习惯牢固地扎下根来,而且也常常有必要去根除一些已经形成的习惯。”“它的根除或者是由于缺乏养料,即不再进行这一习惯所引起的那些活动;或者是由于形成了另一种与之相对立的习惯。”

二、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消除原因。即找到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把这个原因消除,不良行为习惯就可以逐渐消退。如,某学生有特别爱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其重要原因是家长给他的零花钱过多,如果家长不给或很少给零花钱,不良习惯将逐渐改正。

(二)以优替差。即培养一个与之对立的良好习惯,替代一个不良习惯。如,某学生有张口骂人的不良习惯,就培养他使用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用良好习惯替代不良习惯。

(三)区别强化。有些不良习惯很难一下子改过来,如果要求过急,容易引起儿童的消极反应,如抵触、对抗等。教育者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范围内“容忍”儿童的不适宜行为,但要求他逐步减少这一不适宜行为,最终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如,某儿童特别贪玩,一天要玩3小时,教育者可要求他:第一周玩2.5小时,第二周玩2小时,第三周玩1.5小时,第四周控制在1小时内。以上的“2”、“3”方法,在矫正过程中,也可使用“代币制”。

(四)贵在预防。即敏锐地发现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进行教育,不容其向不良习惯发展,这就是“防微杜渐”。这就要狠抓不良行为的“第一次”,如第一次撒谎、第一次不完成作业、第一次考试作弊等。

(五)培养良好习惯或矫正不良习惯,教师与家长的密切合作至关重要。儿童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养成的。儿童的行为习惯如何,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面镜子。因此,无论是培养良好习惯还是矫正不良习惯,没有教师与家长的密切合作都是不可能的。

首先,教师和家长在行为习惯上要以身作则,给儿童树立一个好榜样,要求儿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教师和家长都要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培养儿童习惯的最好的教育资源。当然,教师和家长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他们的身上也会有这样或那样不适宜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修养,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与儿童同进步共成长。

其次,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一起了解、分析、认识儿童的现状,一起制定教育培养的策略和方法。在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氛围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用家校的“教育合力”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三,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和家长都要加强对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学习。在这一学习上,学校应该起主导作用和指导作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建立“家长学校”,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分类指导、办家教报,建家教网等方式,组织家长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能力,增强教育效果。这也是广大家长的愿望和需求。

总而言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应当作为一项长期的常规工作来抓,它也需要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小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关鸿羽.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问答[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思考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