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探究

2018-08-30赵泽礼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综合素质小学科学

赵泽礼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成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探究能力的重要平台。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贴近生活,并动手完成各种科学实验,这对于学生耐心、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完善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系统探究了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总结、反思提出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习习惯;综合素质

一、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形式单一

我国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注重对于知识的灌输,从而极大的影响了学生自主能力以及主动性的发挥。科学本身就是一门注重实践性以及科研型的学科,所以,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科学教学的发展要求。

(二)教师专业素质欠缺

当前,很多学校对于科学学科缺少正确的认知,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专业化的科学教师比较欠缺,科学教师缺少足够的科学知识,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都相对较差,很多科学教师对于自身的科学知识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很难接受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方法。教师缺少科学意识,课堂教学中容易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所传统的知识也具有相对较强的局限性,学生缺少全面的科学知识,很难满足科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要求。

(三)教学观念落后

很多小学在科学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没有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处于主导位置。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过分关注对于教材中规定的重点内容的讲解力度,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小学科学学科被束之高阁,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质量和效率都比较差。

(四)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学生对于科学这门学科缺少足够的认知,将语文、数学以及英语作为了主要的学科,对于科学这类副科缺少足够的重视,使得课堂参与度较差,有的学生还会在科学课堂上学习其他的学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单单是学生主观原因导致的,还有很多来自家庭以及学校的客观原因。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强化学生观察能力

小学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以及学习欲望都比较强烈,在生活当中通过模仿以及观察来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好奇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好奇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观察则需要后期培养,教师需要在教学的时候使用学科特征以及学生好奇心培养其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确立对所有事物的观察能力,提升学生耐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的一点在于,观察力不单单局限于看,还需要在看的同时引导学生探寻事物本质,从而引发对于事情的思考。为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需要教导学生在观察的时候要将客观事物作为基础,认真观察细节,阐述客观的现象,只有这樣才可以确保在今后的工作当中秉承严谨的工作态度。第二,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持久力的培养,很多科学实验并非一次就能够完成的,需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才能够获得成功,这就需要观察者具有良好的耐心。比如,放大镜聚光燃烧的教学中,因为实验结果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会产生,教师需要在实验的进程中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实验,并且组织学生讨论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

(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因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影响,导致了很多教师过分关注学生动手能力,忽视了科学学科的实际意义,没有能够利用教学内容传授学生动手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的习惯。教师在进行某项科学实验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动手的同时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也拓展了思维模式,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现象发现其本质。比如,在讲解水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不同的液体,将其放置在不透明的袋子当中,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口袋不打开的情况下,如何能够猜测出口袋里面的液体。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液体的气味以及形状来分辨不同的液体,使得学生可以对事物本身的结构有足够的了解,在学生触摸物体的时候,也能够提升其分辨能力。这种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并产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注重总结与反思

小学科学实验需要反复做很多次才能够成功,这就需要学生具备总结以及反思的能力。在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在一次实验失败以后就马上指出其问题所在,这样无法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教师需要在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面对挫折与失败,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这样才能够不断吸取教训,并最终获得成功。例如在小灯泡发光的教学中,教师课上需要讲解小灯泡发光的原理,然后学生按照操作的流程完成实验。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会出现操作顺序不当以及电源接触不良的情况,教师此时要给予学生鼓励,引导学生总结失败的原因,检查每个环节,最终发现问题所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求知欲望,还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反思等多种行为习惯。这些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加强对于小学科学课堂的重视程度,并以此为平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仁田.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9):00286-00286.

[2]李彬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248-248.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综合素质小学科学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