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

2018-08-30陈曦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艺术教育

陈曦

【摘 要】任何艺术的存在都是因为“美”,绘画的美是通过不同的色彩来呈现,音乐是通过歌手不同音色的歌声来呈现,而舞蹈则是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呈现的。“美感”作为舞蹈训练的一部分,是对形体表现力的训练,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舞蹈是一门表演艺术,其主要的表演载体就是人体,通过人的形象、动作、线条以及人的姿态等来展现,是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的艺术写照。这几年,随着国家重视素质教育,学习舞蹈的人越来越多,美感训练作为舞蹈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结合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分析如何训练学生的舞蹈美感,以供同行教师参考。

【关键词】舞蹈教学;美感训练;艺术教育

一、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肢体表现能力

舞蹈基本功训练是使舞者通过科学系统规范的训练教学,不仅能使舞者在训练过程中使肢体的表达能力更加协调灵活,还能使舞者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提高审美修养,并使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向更全面、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下面是笔者谈谈在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苦练舞蹈基本功的必要性

舞蹈基本功训练是任何舞蹈教育的教学重点,也是所有舞者的必修课,只有成体系的科学训练才能提高舞蹈演员的基本功,进而向更高难度的舞蹈表达方向发展。学生通过日常的基本训练能够亲身参与到舞蹈之中的深入体验,还能够掌握舞蹈艺术与人生情感的对应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二)舞蹈基本功训练要求的专业素质

首先,力量。这里指的是舞蹈演员必须具备的肌肉爆发力、控制力和速度,能够通过舞者肌肉的舒张和收缩进行有效的表达和控制,这种能力主要是在舞蹈技艺中展示美的概念。

其次,柔韧性。主要指的是舞者活动的幅度,柔韧性好的舞者能够使形体更加优雅,这种能力是在舞姿中展示美的概念,增强观众的愉悦性和角色的情感表达能力。

再次,稳定性与控制力。控制力集中要求舞者应具备控制舞蹈动作平衡的能力;稳定力则更多地体现在舞蹈演员对表演的控制和稳定的能力上,同时这种能力是在舞蹈整体上保持美的能力,更好适用于团体表演。

最后,灵活性与协调性。灵活性要求舞者在表演过程中由于某些高难度动作或突发状况的要求能在短时间内瞬间改变肢体的方向和身体位置;协调性则指演员身体各部位互相协调合作的能力。

二、着手舞蹈动作的精细训练,增强舞蹈动作律动性

作为反映人们情感生活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具有律动性的舞蹈动作是呈现或诠释舞蹈动作背后真善美的有效载体。舞蹈动作的节奏连贯和动作的流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些动作所具美感的体悟和把握。所以,分析、把握和反复训练的过程也就是感悟、体验和呈现美感的过程。鉴于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舞蹈美感培养训练时,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结合自身体验与情感的动作来体验肢体语言间的各种联系,并展示和呈现这些动作、这些联系里所具有的深刻内涵,使它们的艺术性充分得以呈现,进而帮助学生提升舞蹈素养,增强体验舞蹈美感的能力。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从分解动作开始教授,或是从中抽取片段进行训练,让学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而教师则在一旁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是否连贯和流畅,让他们在反复训练中熟悉每一个动作,进而达到精细化的程度,使他们的动作与旋律、节奏更加连贯、更加流畅。

三、强化各舞种的学习,在学习中培养美感

舞蹈根据不同的风格、特点分为古典舞、芭蕾舞、民间舞和现代舞等舞种。不同的舞种在风格、气质和表现形式上各有差异,舞蹈老师要准确掌握各种舞蹈的风格特征,正确指导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中潜心体味和领悟各舞种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对各舞种美感的表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用准确、到位的示范激发学生学习和展示舞蹈美的愿望,让其主动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肢体语言对情感的表现和展示中,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提高舞蹈美感的意识。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风格的把握是决定训练效果的核心。面对每一个舞种,不是简单地教会一些动作,而是同时要使学生了解该舞种的精神气质、民族性格、地区特色、时代特征以及动作的性能和内涵。如汉族舞的灵活矫健、蒙古族舞的豪迈剽悍、藏族舞的雄浑潇洒、维吾尔族舞的热情诙谐、朝鲜族舞的稳重含蓄等,把不同的气质特性灌注到具体的舞蹈动作中,同时培养学生对舞蹈作品的表现意识,在这类训练中还要着力注重高低、轻重、刚柔、动静的起伏对比和变化。舞蹈的很多动作组合都是靠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对比和变化来产生特殊美感的,只有强调其过程的精细才能真正把握其獨特的风格韵味,从而达到尽善尽美的艺术效果。

四、舞蹈课和艺术实践相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标准

强大的舞蹈表现能力不是通过一节舞蹈课就能形成的,而需要长期舞蹈课的积累。为使舞蹈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加强对基本功和舞蹈技巧的训练,还要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的舞蹈实践活动,通过更多的舞蹈表现机会将课上所学实际运用起来,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不足并找到表达技巧。要求学生在学习、应用舞蹈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创造和欣赏舞蹈表演,强调将课上所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不仅仅是对课上所学内容应用和延伸,更是学生舞蹈课上学习效果最有效的检验方式。

五、结语

通过舞蹈教学过程中的美感训练,既可以使学生逐步具备较理想的体态美和舞蹈基本素质,获得身体动作基本的协调能力,更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艺术美感培养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领悟了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规律和内涵,逐步培养了运用身体语言和舞蹈形式来抒发艺术美感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美好的生活希望和信心。我们应该把美感训练落实到教学的实践中去,不断提高学生认识、理解和表达美的能力。只有认识到美感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对美感意识的开发,才能使舞蹈的课堂教学更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为将来培育出既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又有强烈审美趣味的全面发展的舞蹈人才。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艺术教育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